繪畫延伸的聲音維度:評吳燦政個展《靜物》
Author: 鄺鉅裁, 2023年05月23日 00時15分
評論的展演: 吳燦政個展《靜物》
繪畫延伸的聲音維度:評吳燦政個展《靜物》
當我們談及一個地方,通常以視覺的角度描述,如談及它的風景、城市景觀等,很少會談及其聲音,縱使聲音無處不在,暗中塑造我們對地方的認知和記憶。吳燦政於2011年至2021年執行「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環島超過二百次,收集台灣各地的聲音,透過建立檔案庫,展現地方不一樣的面貌。在紀錄之後,吳燦政在其它作品運用錄音素材,加入影像、裝置等元素,繼續探問聲音、感知經驗和對地方記憶的各種可能性。
大未來林舍畫廊正舉行吳燦政個展《靜物》,延續藝術家以往的創作脈絡,以聲音為主軸,把切入角度從環境轉移到具普遍意義的靜物,作為這次個展的定位。《靜物》展出了吳燦政多年前的繪畫作品,與其他聲音影像裝置並存,帶出藝術家對繪畫的思考。「靜物」作為繪畫的母題,源於17世紀荷蘭黃金時期,存在了數百年,靜物一直為畫家凝視和描繪的對像。吳燦政從聲音的角度解構靜物,靜物不僅是靜止(still)之物,亦是靜默(silent)之物,探討聲音、物體和視覺之間的灰色地帶,打開靜物不一樣的維度。本文將從繪畫的角度切入這次展覽,透過作品分析,說明吳燦政如何交互視覺和聽覺,沿襲同時突破傳統意義上的靜物。
【圖1】 吳燦政,《灰色繪畫》。2017,壓克力顏料、畫布,50x50cm,大未來林舍畫廊。圖片來源:鄺鉅裁拍攝。
單色畫:聲音與基底隱喻
踏進大未來林舍畫廊,《台灣聲音地圖計劃》以聲音影像裝置的形式呈現,螢幕放映著近乎漆黑的畫面,一行細小、模糊的文字標示時間和地點,同時播放微弱的環境聲音,如白色嘈音一樣包圍著整個展覽空間。正式進入畫廊的內部展覽空間前,首先迎接觀眾的是畫作《灰色繪畫》,顧名思義,整個畫面就只有灰色壓克力顏料,近看則會發現當中暗藏了如裂紋般的基理。這不禁令筆者聯想到葛哈・利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灰色」(Garu)系列繪畫[1],同樣以灰色顏料塗滿成畫面為操作。灰色是1960年代晚期到70年代單色畫最常用的色調,代表藝術家有利希特和艾倫·查爾頓(Alan Charlton),他們使用灰色減少顏色的象徵性,以及繪畫的再現成分。自現代主義繪畫開始,純粹的精神性為藝術家所追求,反對傳統繪畫作為三度空間的錯覺,淪為再現物質世界的工具,試圖超越可見之物。畫家從對主體的描繪轉移到基底,讓觀者重新感受繪畫的物質性,如顏料和筆觸等。《灰色繪畫》引用了單色畫的脈絡,把它放置在當代的位置,為展覽提供了觀看的切入點:主體和基底(ground)的關係。在往後的作品中,非再現性、注重基底的意圖反覆出現,隱喻聲源的缺席,以及聽覺的無意識狀態。
【圖2】 吳燦政,《城市聲音軌跡 01》。2023,壓克力顏料、畫布,80x80cm,大未來林舍畫廊。圖片來源:鄺鉅裁拍攝。
「Line」系列在灰色的基底上,加入規律的銀色線條,線與線之間有平均的空格,使人聯想起聲音的平穩頻率和節奏。對比《灰色繪畫》的平塗畫法,吳燦政在此加入身體性的成分,線條不僅是視覺引發的節奏感,更是繪畫過程中,手作為行動的介入。《城市聲音軌跡 01》更將身體性推進,藝術家用製圓鉛筆描製單色畫,遠看如沒有再現成分的紋路,近看則發現顛簸的線條中隱含了風景的碎片,隨著觀眾的視域而變動,彼此纏繞交錯。風景擷取自不同的現實空間,卻同時存在於統一的畫面,沒有違和感。
這種圖像的閱讀體驗是共時性(synchronic)和歷時性(diachronic)並存的,前者發生於遠看的時候,所有城市的碎片融為一體,如多種聲音同時被聽見,互相交疊,變成感知的基底;而後者則指,近看時能指認出描述的主體,如閱讀漫畫、連環圖時的視覺經驗。製圖鉛筆自身帶有草圖、臨時性的意味,能與視域的變動作類比。擷取和描繪城市風景的碎片,與收集、記錄環境聲音是類近的,記錄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在眾多聲音中進行擷取,在播放和重新聆聽的時候能仔細閱讀、解構,最後重構在記憶中的形象,讓聲音脫離混沌無明的狀態,亦即嘗圖離開基底的狀態,轉化為可見之物。
在這次展覽中,吳燦政不僅把不可見轉化為可見,同時把過程逆轉。「無題——未明的時間」系列在紙基相紙上呈現出如污跡的基理,沿媒材的方向思考,這和攝影、顯影的操作手法有關。紙基相紙用於底片沖洗,透過光與化學藥劑的反應,在表面沖洗出影像。沖洗、顯影都是具時間性的動作,而類比(analog)攝影更涉及光學無意識,亦即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影像的擷取完全奠基於機械,無法如繪畫一般介入、掌控圖像的生成。從《無題——未明的時間(為林舍畫廊而顯現)》這標題推測,這系列的圖像在產生過程中,有明確的被顯現的主體(地點),而通過相紙,主體從可被指認變成只能被感受的,符號缺席的狀態。
靜物:聲音缺席和填補
「缺席」是展覽中一個不能被忽視的面向,吳燦政的創作一直圍繞著記錄聲音,但在這次展覽中所出現的主體則是靜默之物,它們無法自行發出任何聲音,這意味著聲音的缺席。透過周遭環境的聲音與靜物圖像拼貼、錯置,吳燦政以缺席的狀態,讓觀眾重新感知、審視靜物在聲音維度中的存在。
【圖3】 吳燦政,《空》。2022-2023,聲音影像裝置,大未來林舍畫廊。圖片來源:鄺鉅裁拍攝。
《空》是聲音影像裝置,依照展覽的觀看動線,亦是第一件結合聲音、繪畫和錄像的作品,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是兩幅並列的繪畫,在空白的畫布中央是分別是兩朵雲,一白一黑。第二部分則是投映和聲音,牆壁上投映著沒有雲的天空,呈現正方形的淡藍色塊,回到單色畫的形式,但色調的變化,影像的剪接和晃動暗示這為錄像,同時播放環境的聲音,能辨別出蟲叫聲、風吹過樹葉的聲音等。表面上,聲音、繪畫和錄像三者毫無內在關連,但實際上同時指涉天空這個符號。
認知在此被分割成三個層次,首先是視域的切割:錄像的構圖中只有天空,底下的環境被排除在外。第二是投映的、物理上的切割:以「L」字形的方式投映在角落,牆壁擋住一部分的影像,形成梯形和正方形。最後是影像和聲音、主體和基底的切割:觀者只能聽見環境的聲音,但看不見發聲的主體。透過這巧妙的三重分割,藝術家刻意製造出主體缺席的狀態,再以主體外的枝微末節,填充早已安排好的空白。
【圖4】(局部) 吳燦政,《空》。2022-2023,壓克力顏料、畫布,30x30cm,大未來林舍畫廊。圖片來源:鄺鉅裁拍攝。
與之並置的繪畫,則是具指涉功能的裝置(device),投映的錄像是單純的色塊,而畫作中的雲正道出了背後的寓言,建立關聯性。觀眾先看見畫作,再看見投映,聽見聲音,這次序的意圖是先召喚天空作為符號的存在,確立後才能引發想像:天空底下活動的、發聲的主體。《空》的英文翻名為「Null」,其拉丁文字源為「nullus」,是無(none)的意思,作品的標題不僅指天空,更暗示空無、缺席的狀態。天空作為自然中的龐大之物,每天在我們的頭頂上靜默地飄過,在聲音維度上的存在只能透過底下的事物凸顯。此處的「空」帶有多重寓意,對應中文詞語的「天空」如何形塑我們對天空的認知,同時透過畫作中天空的形象,召喚視覺經驗殘留下來的聽覺記憶。
從凝視到聆聽:翻轉傳統靜物畫的主客體位階
身體性、感知經驗、時間感等關鍵字反覆出現在藝術家自述[2]和展覽論述[3]中,無論是影像或聲音,都得透過視覺和聽覺才能被感知,吳燦政提出了一個哲學命題:因能被感知而存在。身體現象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著作《眼與心》中,對畫家如何感知世界,繪畫在認知層面上的意義有深刻討論:
「梵樂希(Paul Valéry)說:畫家『提供出他的身體』。事實上,我們也看不出『心靈』(esprit)要如何作畫。透過把他的身體借給世界,畫家才把世界改變為繪畫。要理解這些全質變化(transubstantiations),必須回到實際運作中的身體,它不是一塊空間或一簇功能,而是視覺和運動的交纏。」[4]
雖然梅洛龐蒂討論的是繪畫,但筆者認為,這亦適用於解讀吳燦政的作品。在「台灣聲音地圖計畫」,藝術家借出他的身體,穿梭各地記錄環境聲音,同時明確地標記錄音的時間、地點,甚至用了什麼錄音設備。雖然錄音以檔案庫(archive)的形式保存,但事實上,在被記錄下來的那一刻就不是全然客觀。錄音設備決定了聲音的質量,通過電腦轉化為音檔,由揚聲器播放,當我們聽見聲音時,它已經過多重轉譯,而關鍵是,聲音觸發感官經驗留下來的記憶,讓我們重新想像、思考聲音的來源,以至發現記憶中的空白處,反思對世界的認知。這次展覽則指直指靜物的空白處,從繪畫延伸聲音的維度,使視覺、聽覺和記憶呈現交纏的狀態。
【圖5、6】 吳燦政,《時間流 02》。2022-2023,聲音影像裝置,大未來林舍畫廊。圖片來源:鄺鉅裁拍攝。
在吳燦政的作品中,事物的理型(Forms)並不存在,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在時間、空間和感官狀態的條件下一直變動,即使是靜寂之物亦不是全然沉默,周遭的背景聲暗中形塑我們對它的認知。聲音影像裝置《時間流 002》、《森》和《背景3-時態》一再顛覆我們對花、樹木和光這些自然之物的聲音屬性。花作為傳統靜物畫中常見的主題,隱含著畫家對其靜止的凝視,透過繪畫讓花永遠凝結在畫作之中,如時間的標本。吳燦政則鬆動了這圖像的制式,透過錄像記錄花枯萎的過程,以模糊化、溶解、切割等剪接效果,同時配上合成過的環境聲,彷彿花在發聲,以聲音的形成反過來包圍、凝視觀眾,翻轉傳統靜物畫的主客體位階。
最後,展覽以《平行的世界-畫外音 2》作結,畫面中有一隻巨大的人臉蜘蛛,表面佈滿刮痕,如蜘蛛織出來的網。這是吳燦政對認知世界的寓言,刮痕象徵著聲音、時間的痕跡,與蜘蛛的圖像並置,彼此交纏難解,正如視覺、聽覺和記憶之間的關係。筆者認為,《靜物》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跨感官,而不只是為影像配音,呈現有聲有色、膚淺的感官刺激,而是透過平淡的日常切入,正面迎向並鬆動視聽兩者之間的節點,使人重新思考習慣當中的歧義。吳燦政從以往對環境的探討聚焦到靜物,範圍從大到小,從特定的地點到具有匿名特質的物體,環境並沒有就此消失,反而被物體的靜默凸顯出來,產生強大的張力。傳統靜物畫所忽略的背景、環境,吳燦政以聲音作填補,在「靜物」的概念下走出新的歧路。
[1] Gerhard Richter,〈GREY PAINTINGS〉,《GERHARD RICHTER》,網址: <https://gerhard-richter.com/en/art/paintings/abstracts/grey-paintings-13?sp=all> (2023 年 5 月 20 日檢索)
[2] 吳燦政,〈藝術家自述|靜物 – 靜寂的物體:在靜默的物件與寂靜的空想物質之際〉,《大未來林舍畫廊》,網址: <https://www.trueart.com/news/620844.html> (2023 年 5 月 20 日檢索)
[3]〈【靜物】吳燦政個展〉,《大未來林舍畫廊》,網址: <https://artemperor.tw/tidbits/14515> (2023 年 5 月 20 日檢索)
[4] 梅洛龐蒂,《眼與心》(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7),頁80。
-
關於作者:
鄺鉅裁,香港人,出生於1995年。畢業自中文系,現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作品多以繪畫和裝置為創作框架,從個人聯想的角度出發,在當代圖像的大敘事中,發現集體和個人解讀之間的裂縫,提煉出私密的視覺語言。主要展覽包括:個展《事後》、聯展《持景行走》,《一次算不得數》。個人作品網站:https://www.kwongkuicho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