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淺評故宮特展「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上)
分享 | 瀏覽數: 194

淺評故宮特展「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上)

Author: 阮婕容, 2023年06月09日 20時47分

評論的展演: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淺評故宮特展「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上)

    今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於3/11到7/16舉辦了「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與「明清宮廷藏書」兩項展覽,是故宮首次同時展出過去中國與西方所流傳下的珍貴典籍,於103展廳的「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依時序展出了梵蒂岡宗座圖書館自建立以來至今藏入的圖籍文物,於104展廳的「明清宮廷藏書」則展出明清兩代具代表性的古籍珍本,觀者可藉由觀看此兩項展覽,比較在相近的時空下東西方在收藏、編篡典籍時所呈現出的各種特色,同時藉由在不同時期藏入的典籍了解為何這些典籍足以被收藏及流傳。在觀看過此二項展覽後,我想從展覽的主題設計、展品挑選與呈現、展場氛圍等角度來簡單評論此次的故宮特展,並分上下兩篇個別書寫「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明清宮廷藏書」二展所帶給我的感受。

    這兩項展覽在展廳入口處都同樣有在地上標明觀展方向,在進入「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後便可依照觀展方向依序觀看照著時間演進所陳列出的典籍,沿著展櫃觀看已翻開在某頁的典籍並閱讀一旁的導覽文字,對不熟悉西方珍稀藏書的讀者可以迅速得知該時代書籍的特色。梵蒂岡座圖書館是由教宗尼閣五世(Nicholas V, r. 1447-1455)於十五世紀中葉所建立的,收集了當時所知的世界各地的各類抄本,期以建立一座收藏各學科典籍的圖書館。此展的第一部份便展出了創建時至尼閣五世過世後教宗西斯篤四世繼位期間的重要抄本。提及展內的典籍,有些典籍是以原稿展出,有些則是現代以影像輸出的方式呈現,雖然皆隔著玻璃櫥窗觀看展件,跟影像輸出的展件比較下,看到原件還是較能引起懷古的情緒,從書頁斑駁、泛黃的狀況可以看出歷史的痕跡,也能看到插圖繪製、文字印刷的材質質地,例如從「亞略巴古的丟尼修神學文集盎博羅削拉丁文譯本」中不僅可以看到當時書頁的排版、版面設計,也可以清楚看到他描繪細緻的邊框,金箔材質至今仍閃閃發亮,這是影像輸出版本的展件所無法呈現出的,考量到可能是部分原件不便展陳,因此用影像輸出的方式,依舊將當時的重要典籍呈現給觀眾。

這些存於存於宗座圖書館的典籍,從物件的性質來看,他們作為歷史文物呈現了當時的各種圖像風格、字體風格、版面設計以及當時所使用在書籍上的各種材質,他們的存在也是一個受到文明保護而流傳下來的歷史,隨著宗座圖書館經歷過許多教宗的輪替,以及規模的擴編,從何處得到書籍也成為歷史的一部份,有來自他人進獻或教宗購入等,從典籍的流動方向可以看出一些當時的時代背景;從書籍的角度來看,這些典籍中所記載的內容包羅萬象,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著作、有精美的聖經抄本,留下的不僅是知識傳遞,那些精細的書頁插圖、封面等都堪稱是傑出藝術作品,例如克里斯托弗.威松(1500-1571)的「藥方全書」,為了讓觀者可同時觀看到書中內容及書籍封面,在打開的書下方擺了一面鏡子反射出封面的全貌,其封面華麗非常,連書籍的側邊還有金底、紅綠色花紋、圖騰的淺浮雕裝飾,讓人不禁讚嘆當時書籍設計多麼精細奢華。

整體的觀展體驗下,作為從未接觸過這方面的觀者來說,此展讓觀者可以一邊觀看實物或影像輸出畫面一邊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在當今印刷頻繁的社會,能看到一些用過去的技術產出的抄本、書籍,不禁感嘆有過去這些珍貴技術的產物才讓現今科技的使用如此方便。且除了書籍以外,錢幣、版畫藝術作品、樂譜等亦在十八世紀被編入宗座圖書館的收藏中並有部分於此次展覽中呈現,不過在錢幣展示陳列上,雖然故宮用鏡子反射的方式讓觀者可以同時看到錢幣的兩面,但因為老問題,展場燈光太弱,其實看不太清楚鏡中反射的錢幣另一面,要不然覺得使用鏡子反射的方式讓觀者可以看到展品的各個面向是個很好的方法。總體而言,「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充分讓觀者認識到過去西方文明具代表性的圖書館及其典籍,值得一觀。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