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台灣紅: 張炳堂紀念展」
分享 | 瀏覽數: 119

「台灣紅: 張炳堂紀念展」

Author: 陳芊與, 2023年06月19日 22時34分

評論的展演: 「台灣紅: 張炳堂紀念展」

 「台灣紅: 張炳堂紀念展」

張炳堂(1928-2013)台南市人,是廖繼春、郭柏川之後典型野獸派畫家,他運用紅黃藍綠等原色,以及自由的線條,完成台南府城景點與古蹟,這些呈現台灣文化的作品,同時具有地域性的色彩:台灣紅。

 例如台南強烈的陽光,在張炳堂眼裡浮出紅色的和諧。他敏銳的呈現廟宇被香的煙霧所蒙上的色彩,被豐富的情感所牽引的線條,燃燒的色盤,佈滿台灣本色。從1904-1907年馬諦斯起,到日本,再到台灣,野獸派曾經狂野、溫和、再奔放,張炳堂為這段歷程寫下典型。他從台灣風景的觀照,走向捕捉陽光下的瞬間之美,他站在近現代之間,主觀的揮出狂野又帶著詩意的畫筆。台灣紅、海島藍、陽光綠、大地黃,恰好是野獸派色彩在台灣本土落地生根。

回顧歷史,張炳堂1941年入選台陽展第七屆,1942年入選台展第五屆,1952年與郭柏川創辦南美會並獲終身成就獎,他的創作跨越20世紀上半葉到21世紀初。廖繼春之後,我們只有張炳堂。「台灣紅:張炳堂紀念展」在南畫廊,讓我們向台灣最後一位前輩畫家致敬。
 

在張炳堂的作品中,孔廟禮門展現了他獨特的空間表現方式。從主觀角度出發,我將以創作媒體、色彩和其他繪畫技巧來分析這幅畫作的畫面,同時以畫家的歷史背景延伸其作品意念。

首先,作品的創作媒體為平面繪畫,具有扁平的特性。這種平面的呈現方式使畫面看起來沒有明顯的透視感和立體感,藉此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空間感。張炳堂捨棄了傳統的透視法,將物體呈現在平面上,並且使用非物體固有色來表現物體,突出了色彩在畫面中的重要性。這種繪畫方式讓觀者感受到顏色與顏色的並置,進一步加強了空間感的呈現。

在色彩的運用上,張炳堂使用了大膽鮮明的顏色,並且不強調光影明暗的表現方式。他選擇了非物體固有色來塑造物體,使其呈現出一種平面且扁平的質感。這種色彩運用使畫面充滿活力且具有視覺節奏上的趣味。

此外,張炳堂在畫面中巧妙地運用了門神、廟門、牌樓等具有半穿透性和象徵意義的物體,創造了掩蔽與穿透交疊的空間感。這些元素在畫面中形成區隔空間,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裝飾風情。藉由這些物體的安排和組合,觀者可以感受到從廟宇室內到廟埕的過渡空間,以及從靈性信仰空間到世俗空間的轉換。

將畫家的歷史背景延伸至作品的意念,張炳堂對地方的情感和在地廟宇建築特色的文化底蘊豐富了作品的人文關懷與思考。他以自己獨特的視點和感受,通過創作媒體、色彩運用和空間表現方式,將這種情感融入作品中,呈現了他對廟宇文化和信仰空間的特殊關注。

總的來說,孔廟禮門展示了張炳堂獨特的空間表現方式,通過創作媒體、色彩運用和其他繪畫技巧,創造出扁平而特殊的空間感。同時,藉由畫家的歷史背景和對地方文化的情感,作品蘊含著人文關懷和思考。觀者在欣賞這幅作品時,可以感受到藝術家獨特的視角和對空間的詮釋,並且思考著文化、信仰和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