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文字》丹麥藝術家卡斯帕爾・波恩個展
Author: 宋天麗, 2023年06月20日 13時11分
《這不是文字》是丹麥著名當代藝術家卡斯帕爾・波恩(Kaspar Kaum Bonnén),2022年12-2月在NuNu畫廊的展覽,展出他最新的9幅繪畫,跟幾幅小型的速寫小品與日記。
斯帕爾・波恩是丹麥的當代藝術家,創作類型包括繪畫、雕塑、裝置、速寫、攝影、小說和現代詩。形式多變,創作多在探討空間,挖掘其中的情感和帶來的感受。繪畫多描繪童年的空間和曾經居住過的住所,透過反覆的繪畫這些私密空間,一次次的重返當時的時空,給出新的詮釋。
此次展覽,《這不是文字》的展名讓人聯想到瑪格麗特的《這不是煙斗》一畫,兩者一樣在探討著文字跟畫面的關係,卻是皆然不同的想像。
ㄧ走進畫廊,純淨的白盒子的空間中掛著一幅幅畫,整齊的排列著,色調是明亮且有多處留白,與以往藝術家的畫作不同,以往都是用色偏重的複雜多層次的空間堆疊整個畫面。第一個吸引我的畫作就是,《我從來沒有做過》(Jeg har aldrig gjort det)一幅130*100的油畫,遠看的第一眼會看到一張餐桌在窗戶還是玻璃門的後面,這個飯廳以多個視角描繪堆疊在一起,畫面中有椅子,桌上有一些食物,背景好像還有冰箱,筆觸的直覺性,瀟灑潦草的畫在純白的畫布上,有疏有密,使畫面有一種空氣流動的感覺,但潦草的筆觸又被厚重的顏料壓住,呈現一個堅定的狀態,畫面被定格在一個當下,仔細定睛一看就會發現在這個複雜的多角度的生活空間中參雜著字母,當文字慢慢的浮現,它們好似空間結構的一部分,又好像是在背景前的主角,似乎可以辨識出R,A,G⋯等英文字母,但連在一起又難以識別,只知道不是英語或是我能理解的文字。它們在畫面中就好像是符號般的存在,直到看了中文翻譯,「我從來沒做過」一句,又重新在腦中徘徊,在這空間中作者沒做過什麼?又做了什麼?這個空間中發生了什麼?給觀眾留下一個想像的空間。文字跟畫面奇妙的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點。再接下來幾幅畫中有時空間的描繪好像佔了畫面重點,但在一些角度中文字又佔了上風,文字與繪畫平衡的更處在畫面與空間中。
(《我從來沒有做過》(Jeg har aldrig gjort det)100*130cm 卡斯帕爾・波恩 拍攝於展場)
穿插在大圖中的小幅速寫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存在,這些速寫用墨水畫在打印出來的文字上面,畫面一樣是居家的空間,塗在文字的上帝,畫面好像是附屬於文字的,但這些居家的空間,因為中性的黑白色調所以,本身沒有什麼太多的情緒,但因為閱讀了文字,而後看這些居家空間就會隨著文字而產生了情緒與色彩,文字是藝術家的隨筆與日記,有些像詩一般的存在,有些是內心的感受,我最喜歡這一篇是藝術家2022/5/21的隨筆,
:「對我耳語,在我們上床睡覺之前
耳語一些關於你抓到一隻蝴蝶那時的事情
耳語一些關於你腦海中的事情,在你的頭腦發生變化之前
對我耳語一些關於重力關於我的身體落入時間。
對我耳語關於那個看著相機虛構之眼的女人 •
耳語讓我能感到興奮,並且能夠像是一種宗教般感受你的身體。
whisper something to me, before we go to bed whisper something about the time you caught a butterfly whisper something about something on your mind, before it changes in your head
whisper to me something about gravity about my body falling into time,
whisper to me about the woman looking at the camera's fictional eyes,
whisper so I get excited and can feel your body like it's a religion.」
藝術家對於跟親密的人才會有的耳語與關係的描述,非常的浪漫與精闢。
這場展覽觀看下來,在這些真誠的文字與空間中,除了感受到藝術家對於文字與空間的豐富情感外,也讓對它們有了新的見解與洞察,究竟文字跟繪畫是什麼關係?文字存在在繪畫中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嗎?如何在重新詮釋一個大家有既定認知的東西呢?如何取得一個平衡呢?這些問題值得我們看完展後反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