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花園:王煜松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92

花園:王煜松個展

Author: 陳葑, 2023年06月20日 14時26分

評論的展演: 花園–王煜松個展

王煜松,出⽣於花蓮,曾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版畫組,畢業於台南藝術⼤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曾以作品《花蓮白燈塔》獲選為「2017臺北美術獎」的首獎。王煜松的作品多以複合媒材為主,透過⾃⾝的⽣命經驗及個⼈觀察,在⽣活中探索各種創作的可能。

同為花蓮人,有同樣的生活環境,更能感同身受作品對於環境的懷想與期待。同樣的思考點,他近期的作品更聚焦於探索空間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事件。透過想像⼒和拼湊閱讀,他將個⼈的⽣活經驗擴展到社會意識和群體關係的層⾯,試圖探索虛構和真實之間的曖昧地帶。透過物件、影像和空間本⾝,他創造出故事性的場域,引導觀眾進入其中,並透過各種感官感受、閱讀和想像。這種互動式的藝術體驗讓觀眾成為創作者之⼀,與作品共同意義。

王煜松展覽標題以波赫⼠的《⼩徑分岐的花園》為靈感,敘述波赫⼠想像出⼀個由迷宮組成的迷宮,⼀個錯綜複雜、⽣⽣不息的迷宮,包羅過去和將來,在某種意義上甚⾄牽涉到別的星球。

王煜松的《花園》展覽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展開,讓觀眾置⾝於⼀個神秘且充滿可能性的藝術空間中。藝術家融合了⾃⾝的遊走經驗與考古概念,更是⼀個富有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藝術體驗。

王煜松的個展《花園》呈現了⼀種懷舊卻始終未了彼刻的中介狀態,調查淡⽔河沿岸過去的遺址, 講述淡⽔河與考古之間的概念⽽⽣。王煜松透過實地遊走,發掘各種對於時間和空間地理的感受, 那些「曾經存在」可能沒被我們發現的物件。⽽此展覽試圖回應他在踏查遺址時的⼼境,藉由閱讀史料並拼湊過去的線索,以實物佐證努⼒想像過去發⽣的事情。在《花園》展覽中,王煜松透過機械和⼒學建構了⼀個專屬於展場場域的模型裝置,形成⼀個⾃主、獨立運作的系統。藝術家將物體的存在與個體的時間感結合,創造了⼀種節奏的變化,球體透過地⼼引⼒的作⽤,在展間上⽅的軌道上滾動,時⽽快速,時⽽緩慢,甚⾄靜⽌,在空曠⽽幽暗的展間中,感官也隨之放⼤,不規律的聲響,配合光與影的變化,觀眾置⾝於其中,彷彿也被拉進了不同時空。展場中的球體由不同材質組成,如⾙殼、玻璃、紅磚、⽯頭……等異材質,⽽王煜松將這些物件重新拼湊與整理,送進展場裡的花園中。觀眾在展間徘徊時,彷彿置⾝於想像的場景中,在似⾒與不可⾒、可辨與不可辨的界線以及感知和認知間的模糊邊界遊走,配合著球體滾動的聲響,產⽣節奏的變化與時間感的結合, 使觀眾在展覽中產⽣了⼀種既親近⼜陌⽣的感受,仿佛置⾝於⼀個迷宮般的「花園」中,⽽此時觀眾似乎不再是被動的觀看者,更成為了參與者和創造者。王煜松的《花園》將觀眾帶入⼀個充滿詩意的空間,讓我們在思考和感受的過程中獲得啟發和共鳴。

⽽後,王煜松更以此展覽為基礎,於花蓮發展了⼀件新的作品《花園–花蓮》,思考離開故鄉後, 反覆省思對於「花蓮」的情感與狀態。王煜松的創作不僅展⽰了他對空間和時間的探索,也彰顯了他對藝術創作的獨到⾒解和熱愛。他的作品融合了機械和藝術,考察與紀錄,呈現出⼀種獨特的美學觀點。

藉由這場展覽,觀眾可以感受到獲得更多的感官饗宴與獨特的省思經驗,並從中獲得對藝術與⼈⽣的更深層次思考。總結來說,這場展覽通過複雜的裝置和細膩的創作,展⽰了王煜松獨有浪漫與⽇常⽣活思考與省思,讓觀者置⾝於⼀個充滿神秘與可能性的空間,探索時空的交錯和認知的模糊邊界。觀眾在其中獲得對藝術與⽣活的深層思考,王煜松的個展–《花園》帶領我們走進⼀個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藝術花園,非常值得⼀看。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