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在夾縫中行走》
分享 | 瀏覽數: 95

《在夾縫中行走》

Author: 陳葑, 2023年06月20日 14時32分

評論的展演: 《在夾縫中行走》

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二樓展出,由館內策展⼈張芳薇所策劃,搜集了28組臺灣與國際藝術家的作品,是在疫情過後,一個很難得的展覽。展覽的主題:「行走」被視作為⼀種起點,是策展人在疫情期間,不斷走路,也許是抒發心情,也許是鍛鍊身體,也許只是為了走,從一個點開始走路出發,而發展出各種思考。而「夾縫」則暗示了當代生存狀態中複雜且艱難的挑戰: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與人應保持哪些道德上的限度,這些行走在理智、法律邊緣的人與行為,讓人感受其中的壓力與壓力的宣洩。策展人期望透過作品尋找「夾縫」中解決之道的可能性。「行」不僅僅是指步行,還包含了行動、行事的意義,通過這種方式,⼈們將城市與歷史文化交織在⼀起,形成了糾結複雜的紋理。行走將我們帶入真實、虛幻和夢境之間。在萬物的縫隙中,存在著無盡的可能性。

展覽中的「夾縫」一詞具有雙重意義,不僅指步行的空間體驗,還具有壓迫性、困難重重卻不得不選擇繼續前行的含義。選擇在夾縫中生存,也是一種壓迫與無奈。行走是一種不斷接近與離開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因為接近、離開而形成夾縫,讓人有各種的情緒。同時,夾縫也提醒著⼈們始終行走在事物「之間」,在這種狀態下產生的無形「距離」,可以促使我們前行、溝通、聯繫和互動。這暗示著面對困境時,我們需要創新思維並尋找突破的可能性。

這個展覽中的作品呈現了對於行走和夾縫主題的多樣詮釋。藝術家們通過不同的媒介和形式,如:行為表演、錄像、電影、裝置、文獻等等,以表達對於現實生活中的障礙、壓力和限制的感知與反思。藝術家們以獨特而富有表現力的方式將這種體驗呈現給觀眾。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時,被引導進入⼀種思考和感受的狀態,與藝術家共同探索行走和夾縫的意義。像是白雙全的作品《台北手記: 2011.11.19-2011.11.28》,藝術家利用卡點西德環繞牆面和地面展場中的牆壁⾓落,有著⼀長串、不間斷關於「行走」、「縫隙」的文字敘述,在觀看其他作品時,目光也會不自主地被吸引而去⼀⼀閱讀。

透過這種展覽經驗,觀眾不僅可以感受到藝術作品帶來的視覺和感官上的震撼,更得以反思⾃⾝對於行走和夾縫二詞的理解與感受。透過藝術家們的作品觀者得以意識到觀看方式的多樣性,並開始思考自身的觀看習慣如何影響對藝術作品的詮釋。於此同時,觀看者透過拍攝者的視角看到他們想要展示給我們的事物和事件。

奧瑪·菲斯特(Omer Fast)《連續性》這件作品是⼀件長達40分鐘的電影,而我坐在展場中卻觀看了不止40分鐘, 因為試圖揣摩、猜測作品中的內容,如:角色的對話、肢體表達、場景的⼀再出現,呈現出「重複卻又不重複」的敘述, 在《連續性》裡,既沒有刻畫深刻的角色個性,更沒有精彩絕倫且曲折離奇的劇情,而是樸實的敘述母親於每個片段從營地接送不同樣貌的男子,說著同樣的台詞、過著相同的日常,卻帶給觀者詭譎的氣氛,隱隱闡述戰爭記憶帶來的痛苦。所謂見微知著,從⼀個點,我們可以想像推論出⼀個世界。影像可以讓我們置身在創作者所創造的情境之中,從導演之視線看見一個他想給我們看的事 物、事件。而這件作品也成功地傳達了戰爭所帶給⼈們的恐懼與不安,透過破碎卻又不間斷的輪迴故事,走進無法逃離的恐懼迴圈之中。

《在夾縫中行走》這個展覽以「行走」和「夾縫」為核⼼主題,藉由藝術家們所開創、創造的世 界,觀者得以多樣的⾓度探討當今彼此的生存狀態中,所面對的困境,並且反思可能的解決之道。透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反思,得以探索行走和夾縫的多重層次意義,並對影像和繪畫的解讀方式進行思考。這樣的體驗使觀眾更加敏感於生活中的細微狀態,並對面對困難時的創新思維和可能性保持開放。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