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2020 數位.空罐-陳為榛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131

2020 數位.空罐-陳為榛個展

Author: Claire, 2023年06月24日 05時39分

 

藝術家陳為榛2020在「絕對空間」的個展「數位.空罐」,從生活物質為出發點,延伸到自我經驗、文化認同和環境意識,她將材料以不同於日常的功能和意義重新轉譯,” 以物質材料,對虛擬圖像經驗提出反向的操作與實踐,透過材質的反串、平面性視角、變形與複製、品味追隨,對於扁平的模仿「高雅品味」絲毫不感到汗顏的民族精神 (創作自述)”。整個展場如同大型景觀雕塑,亦像室內設計場景,再現藝術家對台灣建築審美的觀點,其中的不協調感正是作品用意之一。

走進展場中首先會看到作品《昍牆》,一大片由木板搭建的牆面,畫上模擬磁磚的數位網格,從遠處觀看就是真實的磁磚牆,一旦拉近距離卻可以發現木板的厚度和油漆的質感,與先前的視覺經驗產生矛盾,這當中也出現常見的數位技能,例如 “ 變形 ”、”複製’’、”貼上”,營造虛實交錯的視覺感;從另一方面來看,藝術家將原本的數位網格仿造成一塊塊木製、有凹凸、立體質感的磁磚,平面和立體之間的過渡增加實體的趣味性,並製造二為三維空間的混淆,產生空間變異,作品是真實存在的,卻令人直質疑磚牆的真實性。

而右手邊由幾何木塊堆疊成的木製蘇鐵作品《樹位》同樣充滿數位感,作品名稱亦取自’’數位’’諧音,蘇鐵在早期是日本人為打造台灣熱帶想像而大量複製貼上的行道樹景觀,置身在遊戲般幾何化打造的造景裡多少會對眼前的影像遲疑,整個展間因為理性的線條顯得被規劃且有條理,只有一旁小小的鐵製空罐是唯一人性化的物件,沒來由地被遺棄在地面上,雖不起眼卻是最引人注目的。

陳為榛的作品中有著’’拼裝’’的手法,她將日常現成物拆解再拼裝,最後置入景觀,捨棄舊有物質性面貌,重新排列組合後打造全新的景觀。值得一提的是,在序列工整中的磚牆上卻可以看到不時滲透出的污漬,一種手做、人工的痕跡,以及這些模擬的造型上留下的手工質感,開始對於被數位化後的真實產生不信任,還有對物質的不易掌控及對抗。

 

作品一直都是再現的,而藝術家利用調度現實的方式讓觀者感受到現實,同時也會看起來不太合乎常理,意味著作品在表現現實之上多了一層作者的主觀意識,這樣的手法會比純粹的呈現眼前事物更吸引人。意即一件作品透過作者的安排可以產生共鳴,陳為榛轉換靜物在生活中的材質達到想要的效果,還有在造型上也會做些微的調整而不是完全參照生活中的物件呈現,除了有趣,還可以觸發人們對於物件的感知。

 

後方的空間放置著兩件巨大的雕塑作品《複製的科林斯與曲管》、《鍍鋅小圓科林斯》,陳為榛提及台灣過去在追求精緻文化挪用西方建築美學時,僅是在材料做表面上的模仿,並不是由內而外的學習,沒有全然吸收完整的西方文化及工法,反而發展出屬於台灣的特有的景觀。這兩件作品複製古典希臘柱式造型,以波浪板凹凸似鐵皮屋的紋路模擬其中的相似性,並指向八零年代台灣的工業發展,以廉價的材料複製西方建築美學,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家選用日常的建築材料與不鏽鋼,形塑出既熟悉又陌生的雕塑作品,在造假與擬真中游移。其中的木板除了在大量的幾何形體中呈現稍有溫度的質感,也表現出未完成和不完整的台式拼裝風景。

 

最後的《曲面與美耐板》亦使用日常物件做材質轉換,刻意用真實的大理石去模仿廉價的美耐板,原先台灣裝潢工藝則是利用成本低廉的美耐板仿製昂貴的大理石質感,這樣費力的製作反而凸顯了台灣人的自我奢華及對自我文化的限制,也彰顯因大量複製的便捷性對勞力的尊崇。作品呈現錯位的立體造型,再次讓觀者對平面和立體產生混淆並提出質疑,調侃的同時也不得以接受我們熟悉的台式拼裝美學。

「數位.空罐」是藝術家對於自我文化認同的提問,這樣本土發長出來的景觀捨棄部分台灣傳統建築特色,結合西方形式上的美感,令人重新思考我是誰的提問,在結合數位文化的快速發展下,身處新世代的人們又該如何觀看?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