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空間成為了一種敘事 李傑個展《最後一片雲》
分享 | 瀏覽數: 85

空間成為了一種敘事 李傑個展《最後一片雲》

Author: 陳平, 2023年06月25日 14時51分

2023.02.11 - 2023.04.22 李傑在 TKG+《最後一片雲》個展中,借用投影機的媒介投射在場域牆面,或以現成物件遮擋投影機,使投射畫面產生折射,改變我們日常面對平面影像的習慣,影像搭配文字不間斷的敘述呈現於牆面上。在觀看過程中,難以將李傑的作品分類,是錄像還是裝置的型態,對於我來說,李傑更在意場域上給予觀眾身體感的體驗大於使用作品媒材上的選擇,像是在投影機前方放置水桶,投影機光源投射至水桶表面上,表面的色澤轉至牆面,形成清淡的淺藍色。原本空間的角色,在踏入展場那刻已轉變成李傑所賦予的角色,影像觸及在空間牆面上,作為空間上的質料,體現場域的敘事情境,與空間發生直接的交互關係,使空間轉換另一個敘事觀看。

走進空間,可以看到大片雲朵在牆面上重疊的投射影像,搭配著空間上的音樂聲,音量傳遞至展場周遭,給予觀眾以一種放鬆的心情進入李傑構想故事中的氛圍,在展場上也可以看到投影機直接擺在地上,以及器材、電線也是直接裸露出來,從這邊可以觀察到李傑很講究在空間上的部署,在看待投影機時只是作為一種功能,並非是針對投影機本身看,而最主要的是給我們看待所散發出的影像在空間上,影像帶有不確定的吸引力在空間上給予觀者觀看,反而將投影機藏匿,降低符號轉變成另一種語境去看待時,感覺更凸顯一種意圖在作品敘事上。

對於李傑的影像,是由現實生活上的觀察所取捨,經由媒介轉變成平面至牆面上,對投射至牆面上作為承載影像的基底,李傑的影像非是以往我們看待影像的比例,投射在不同表面、物件上,影像的邊界已形成散狀的表現,以及在觀察影像內部狀態,所拍攝的對象物並沒有改變它自身屬性,它依然以它在現實上的動作持續在影像內部展現,保留著影像單一對象物的持續畫面。面對投射至牆面上的影像,影像內的對象物並非受到改變,從立體轉至平面,所拍攝的對象物還能以對象物姿態去看待嗎,以及投影至物件上的影像,影像本身能否以物件姿態觀看。在媒介的轉換中,對於影像內部轉變的語境,是否能有不一樣的觀看狀態,在觀看李傑作品中,引發我去思考到的問題。

在影像中裡的文字,李傑擅長以散文或小說斷句的方式與影像結合,我們看似能獲得什麼,反而從文字中卻無法了解,影像內的文字像是抽離的狀態,包含投影機所投射的影像,似乎非是展現影像自身的獨立敘事,所強調的是跟空間、現成物件發生關係,從展場空間、地板、觀眾進入作品後,將會置身在影像的投射影像與投影機散發的光源所包圍的空間裡,影像朝向在展場空間中擴展開來,賦予情感的性質,給予當下展場中的觀者試圖去感受。

因此,在觀察李傑作品時,很明顯可以體會到他所使用的空間範圍是他製作作品、展覽的首要條件,藝術家沈浸在空間中試圖去感受當下,影響著展覽散發出不一樣的情境。使用影像在展場作為眾多媒材之一,影像的匯集、組、呈現,而產生符號、圖像、媒材的不同建構在空間上,納入個別影像的配置,成為在空間上完整性的表現形式,所提供的是一種完整而統一的觀看、以及敘事,而非是單獨觀看、個別的作品作為敘事,注重在「整體」空間、環境彼此的存在關係。 在朱莉安娜·布魯諾 ( Giuliana Bruno )《表面:美學、物質性和媒體問題》除理影像在空間上的表面分析時,談及到:「將物質(materials)作為一種表面的條件,物質性是由材料所在平面上的體現,影像的投射表現在平面上產生物質性的變化,被配置在空間上,影像不單是作為一項材料,且實質的改變整體空間」,作品傳達並非作品自身,而是它在空間所引發的迴響,李傑留給了觀眾在展場內感受,以及整體空間注重在與觀眾進行對話,一種難以言喻的去形容李傑對於展場的浪漫的部署,我想,在踏入展場的那刻,故事就已經開始了,是一種身體感所去面對空間朦朧氛圍的情境敘事。

 

 

 

參考書目:Giuliana Bruno , Surface: Matters of Aesthetics, Materiality , and Media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