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地行星-陳昱凱 2023 創作個展》
Author: 蘇上瑄, 2023年06月25日 17時56分
《類地行星-陳昱凱 2023 創作個展》
「類地行星」又稱地球型行星或岩石行星都是指以矽酸鹽岩石為主要成分的行星。這個項目的英文字根源自拉丁文的「Terra」,意思就是地球或土地。走進展場的瞬間,也彷彿進入了他創造出來的宇宙。在昱凱的作品裡,可以感受他看到萬事萬物時,原本無形無色的頻率,會經由眼睛傳入大腦,再轉換成有形有色的物質影像,把影像還有能量從手裡湧現而出。那是他心中充滿力量跟創造能量的世界。
在影像輸入眼睛前的萬事萬物,是能量形式,稱為客觀宇宙;眼睛看見後的萬事萬物,是物質影像,稱為主觀宇宙,是自己的宇宙,是自己創造的。
主觀與客觀的落差,通常都差距很大。人剛出生時的主觀宇宙是一片空白,人生是一場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也就是意識是藉由主觀宇宙不斷的添加,來逐漸接近客觀宇宙的一種成長過程,而成長過程中留下的紀錄,就稱為經驗值,每個人的經驗值都不一樣,得到的能量也都不盡相同。在這場展覽中,我看見了昱凱人生裡的主觀宇宙。他在繪畫過程從來不依賴照片、不會特別去找參考資料,而是直接把人生過程的影像再生。他用作品跟我們分享了只屬於自己的人生經驗值。那會永遠存在、並跟著靈魂一起走的經驗。
這場展覽的作品多數是非常巨幅的,遠遠看非常震撼,走進看更倍感精彩。可以看見他以隨機且直覺的筆觸,或大或小、或厚實或稀薄、層層疊疊的在處理畫面上的每一塊區域。細緻的漸層,把抽象的色塊出現了精緻的立體感、讓平面的筆觸出現有亮點有光暈的浪漫情懷……。
他說,在作畫的過程當中,每個痕跡都是珍貴的。那是他曾經的樣子,像是有疏有密的飛白、不同濃淡的滴流、看得見身體感的甩點等等,即使還只是打底階段,只要是不經意出現的美麗痕跡,他都會恰當保留下來。反之,要是覺得不適當,就算已經花了不少時間堆疊,也會毫不留情的壓掉痕跡。
畫面上出現了大量的液體,有大至整片的水面、小至濺起的浪花,這些都是他在衝浪時刻吸收到的能量。但他畫面裡並不是平靜的大海,而是像大片烏雲翻滾著,向海面直壓下來。海浪在狂風中吶喊著,號叫著。昱凱像是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著海面,他知道一場暴風就要來了。看著海浪似乎是終於等到這一天,將平日積攢的力量集中起來,向高空中衝去的樣子在作品裡紀錄下來。
陳昱凱以繪畫將各種造型以不同形式抽象化,用他自身對自然的感性觀察並融入其中的樣貌,讓展覽彷彿成為了一場歷險記。讓觀者在欣賞作品時,因為尺寸巨大,近距離要看完作品,必須以「經過」的方式走完。觀看每件作品時,就像是不斷切換的冒險場景,讓自身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為作品加入不同觀者的情緒,讓類地行星更加強大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