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記憶:國美三五典藏精選展 (上)
Author: 林冠廷, 2023年06月25日 23時49分
此展為慶祝國立臺灣美術館三十五週年所規劃的典藏展,是國美館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典藏展,其內容橫跨了自1988年開館以來,國美在不同時代中,陸續收藏的200組件典藏作品,從收藏堆疊的意義上來說,他們共同表述了國美在台灣不同歷史階段的藝術變遷中,所研究關注的美術取向、歷史記憶、展覽觀點、藝術革新等成線性發展之進程。
此展覽共分為四大部分,
「臺灣美術的溯源與變異」(3F 301展間)、
「臺灣現代藝術的實驗和創新」(3F 302展間)、
「當代藝術的宣告與議題」(2F 202展間)、
「從生活的呢喃到介入歷史」(1F 103~107,2F203~205展間)
四個主題系列,演繹臺灣藝術文化之風貌,舉凡經典臺府展、水墨藏品、國寶級溯源,乃至於現代主義藝術收藏、青年藝術典藏、數位科技藝術、計畫研究、議題等內容,都將整個展覽,聚焦於臺灣這塊土地上。
一.「臺灣美術的溯源與變異」
此展場在進入國美館後 需要走往最左邊,搭乘電梯或兩次手扶梯才會抵達,如果不太熟悉國美館展場結構,會需要注意一下展覽位置。
典藏藝術家:謝琯樵、石川欽一郎、須田安洲、蔡雪西、鹽月桃甫、木下靜涯、劉錦堂、陳澄波、余承堯、張秋梅、黃君璧、呂鐵州、張大千、郭柏川、李梅樹、郭雪湖、顏水龍、張穀年、陳慧坤、林玉山、陳進、楊三郎、李石樵、葉火城、傅狷夫、趙春翔、呂佛庭、洪瑞麟、陳永森、黃水文、鄭世璠、林之助、許深州、蔡草如、陳其寬、席德進、莊世和、夏一夫、黃登堂、劉國松、李義弘、袁旃、洪根深、羅青、李茂成、于彭、張永村、程代勒、林鉅、黃致陽、潘信華、吳繼濤、姚瑞中
這個主題展出了回歸至臺灣美術最初的主體性結構,進行的研究以《40年來臺灣地區美術發展研究展》、《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地域色彩》、《變異的摩登—從地域觀點呈現殖民的現代性》、《藝域長流—臺灣美術溯源》等一系列回顧展,作為探討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和轉變,在「紫色大稻埕」的年代,到大眾熟知的「臺展三少年」這些曾曾祖父輩的藝術家們透過中國傳統書畫、東洋膠彩畫、西洋油畫等媒材傳遞了當初受國際文化風格相互影響的過程,也在無形之中奠定了臺灣的文化價值。
這個展以及其研究內容相較於天馬行空的當代藝術展,屬實顯得枯燥乏味,無論展覽的形式還是作品本身賦予討論空間的延伸性,都常讓人語塞,徒留顏料、墨在紙本、絹、畫布上的美學概念,而其反覆出現在螢光幕前的頻率也讓人失去了新鮮感,以至降低了駐足觀賞的意願,隨著時間的擴延與流逝,我們與曾經的歷史遠離,當數位原生時代的觀者們嘗試與之交流,可能只剩下傳統、保守等淺薄的理解。
不過這也正是它們存在的必要性原因,它們對於臺灣這塊特殊的土地,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意義,尤其在水墨畫類別中特別顯著,它確實不僅意味著藝術的形式,在歷史及政治環境的因素下,它更是關乎於文化身分的傳承和政治局勢下臺灣所面臨的文化認同議題。雖然水墨畫源自於中國,但經由臺灣本土藝術家對創作的精神實踐,歷經多個歷史階段的淬鍊之後,以經漸漸獨立成為屬於臺灣獨異性的產物,而這一系列傳統媒材的傾訴與獨白,也為自身加具了堅毅的當代性格。
二. 「臺灣現代藝術的實驗和創新」
此展間在301展覽室出入口的正對面,與301展間一樣需要搭乘電梯或兩次手扶梯才會到達。
典藏藝術家:廖繼春、李仲生、陳庭詩、朱德群、趙無極、周瑛、席德進、莊世和、賴傳鑑、朱為白、郭東榮、李元佳、鄭瓊娟、何肇衢、陳銀輝、陳道明、夏陽、劉國松、秦松、林壽宇、霍剛、陳景容、莊喆、蕭勤、顧福生、廖修平、蕭明賢、李鍚奇、顧重光、葉竹盛、莊普、陳世明、盧明德、陳幸婉、曲德義、賴純純、張正仁、梅丁衍、胡坤榮、薛保瑕、張永村、陳慧嶠、洪藝真
觀眾的視角從開創臺灣藝術歷史的先驅者,隨著302展間,進入臺灣現代藝術的啟蒙時期,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萌芽期於50年代,有別於傳統國畫及日治時期的膠彩畫、油畫風格,這個時期的藝術家們,突破了過去藝術的造型及形式,在創作思維及技巧上達到自由精神和框架解放。
此展主要展出多為抽象繪畫藏品,也有幾件軟雕塑,以整體而言相較第一部分「臺灣美術的溯源與變異」多了許多對理性及感性更直接的表達,以林壽宇 白色系列之《第一個夏天1969年》為例,圖中純白色幾何長方形的條狀色塊,彼此間無分毫之差的相似性以矩狀式成水平排列,垂直疊起貫穿整個畫布,在畫面的邊界,卻又留出了灰白色系的底色,有意識的不讓矩形色塊稱心如意 佔滿整個畫面,而畫心中央的水平線,則以唯一深色的細線,誠如畫龍點睛般的切割或統整,達成極簡空間的統一。
又如夏陽的《凱蒂》在極盡寫實主義的背景中,選用灰色調帶出的寂靜與冷肅感 行扁平化的質地,將每處的細節精緻化於令人難以區分真偽,當這遑論是一幅毋庸置疑的寫實繪畫位於眼前時,已經下定論的觀者,才恍然大悟的被畫面中那虛實交錯而帶有速度感的抽象人物拉回現實…,夏陽所製造出的錯視效果,擺明是在抽離約定俗成的規矩,以不帶感情的線條與刻意模糊的筆觸找尋並開創現代繪畫的根基。
這類從抽象觀念來解構或重構媒材,以新的概念思考空間與物質的關係,此種超脫傳統的美學思維,促使藝術家們更勇於放膽的實驗多元的媒材與嘗試未開化的藝術形式,甚至形塑了後設的認知,將創作移出平面繪畫的框架之外,或透過行為實踐及立體裝置探討自身與環境場域的關係,強烈賦予了現代藝術提升至新的視野,也為藝術發展的下一個階段找到了可能性的鑰匙。
參考文獻:【時代記憶:國美三五典藏精選展】 簡介手冊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30045&utm_medium=qu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