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
分享 | 瀏覽數: 94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

Author: 蔡佩蓁, 2023年06月26日 00時00分

        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建築物中的可視區域逐漸變多,牆面換成樑柱、玻璃,空間的流動性提高了,身體上的界線與禁止降低,但同時也增加了空間的政治性——不可穿透的牆面比起玻璃多了一種隱私與安全的意味,將牆面換成樑柱或玻璃的做法使得人們的視線可以隨意穿透,如同Foucault在《監視與懲罰》提到的全景論所說:「因為永遠有人看著你,因為永遠被人看著,所以能夠使人保持紀律,永遠順服。」人們的行為將永遠在紀律之下;還有韓炳哲的《透明社會》:「人類的心靈顯然需要與自己獨處、不必遭遇他者目光的領域。不透性是心靈的要求之一。若是完全通透明亮,心靈會燃燒殆盡,引發一種特殊的『心靈過勞』。」過度的資訊交流將會使人失去「秘密」的權利恐怖的私人空間消亡

        在建築的領域之中,人們一直都是用「行走」來體驗街道、建築物,或是其他方式規劃的場所等空間,「空間的感知」基本上與「感受的行程」脫不了關係。該展覽「一百坪的散步練習」,則是希望以寬敞的空間與作品的擺放,讓觀者藉由行走來感知藝術家們拆解自己身體記憶後重組的作品,討論身體因慣性而產生的記憶與空間政治性的交互作用。

 

        到達鳳甲美術館處在的11樓後,打開電梯,位於電梯與櫃檯的中間、第一個在我們面前卻看不到的〈sandbox〉是藝術家鄭先喻的作品,該作品的形式是機器會攔截並轉紙觀眾的手機訊號,再傳簡訊至觀者的手機裡,內容大多關於「人們信但始終無法確認,卻又覺得存在的事物」,試圖引導觀者觀看被認為不在場的作品。這件作品大概是我一開始最疑惑的作品,瀏覽策展論述,該展覽給予我最直觀的關鍵字是「身體感知」,而這件作品沒有視覺上或身體上我們能獲得的任何訊息,我們要如何去用身體感知一個不存在現場的作品呢?雖然筆者本身並沒有收到簡訊,但透過展覽手冊想像這件作品的同時也讓我突然想通:在空白的場域中想像一件作品似乎也可以是一種感受,就像是瑜伽冥想(冥想很多種類別,筆者先概括地說),明明自己不在那個現場或擁有那個體驗,但透過想像身體也可以有極大的變化(肌肉放鬆、代謝、心臟跳動率、呼吸、血壓和大腦化學物質變化),或許這件作品只是把感受作品的方式從物理層面改變為想法層面。

        再來右轉進入展場,大大的螢幕播放孩童於幼兒園午睡的錄像,這是何彥諺的
〈睡眠大廈〉,這作品由兩個錄像與一個空間裝置組成,另外一個錄像在另外一個獨立的小房間中,記載人體腦波與潮汐的波圖,裝置則是在展場的最中央,由許多住家空間內局部傢俱或牆角組成。錄像拍攝孩童午睡的畫面,去幼兒園上學幾乎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第一個制度化的集體生活,集體的睡眠有種集體淺意識的意味,孩童呼吸的聲音與海浪有時同步,這就帶到了另外一個錄像。另外一個錄像記載人體腦波與潮汐的波圖,雖然我看不懂這張圖要如何解讀,但大致上判斷:上方為人體腦波,下方為大海的波,而透過查詢得知人體清醒與放鬆狀態的alpha波(8-12Hz)與大海聲波的頻率(大約12Hz)相似,因此人類聽海浪聲音容易感到平靜,而大海本身的頻率(非聲音)大約落在0.04-2Hz,則是與深層睡眠時的delta波(0.5-4Hz)相似,藝術家似乎想要將人體腦波比擬於海浪,想要試著用生物科學的方法去解讀大自然,抑或是用大自然的方法來解讀生物科學。再來看到展場中央的裝置,睡眠與空間,藝術家做的是夢遊時的身體感知,夢遊是一種生理行為先於大腦思維的現象,即使在失序的身體狀態下,孩童仍然可以憑著長久累積的身體記憶——也就是慣性,來行走於空間。因此沒有一個裝置呈現整個傢俱,都是傢俱或空間的局部,像是衣櫃打開的櫃門、上下舖的床的樓梯、一個牆的轉角,像是在說身體的感知裡,向前走三步便知道要轉彎,向右五步會有一張桌子。這裝置是筆者最喜歡的作品之一,簡單的擺放,大大的效果,但同時卻覺得這三件分散的錄像和裝置稍微分離:海洋、集體淺意識、失序的夢遊,似乎無法用一句簡單的話去概括藝術家想要傳達的內容。

        再來於何彥諺藝術家裝置旁邊的作品是鄺鎮禧的《虛構挪移》,在大大的、可移動的隔間玻璃上有著叉叉型狀的殘膠,這痕跡對於生長在副熱帶氣候的台灣人來說非常熟悉,在颱風侵襲前,民眾都會在窗戶玻璃上貼上大大的叉字號或米字號,用來減少颱風的損害,香港似乎也有這個習慣。而令人感到矛盾的是,這樣的殘膠會出現在「室內」與「室外」中間的玻璃上,位於建築的邊界,而這個隔間則是會出現在「室內」與「室內」的玻璃上,是空間中的區隔線,這曾經存在的膠帶也失去了功能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