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禎與他的志業》
分享 | 瀏覽數: 100

《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禎與他的志業》

Author: 羅芷婕, 2023年06月26日 23時47分

明代時期重要的史家與文學家王世禎,他熱愛藝文活動,幾乎參與了當時所有的文化領域活動,所以他擁有許多收藏,並對於造園、書畫、股及、陶瓷、緙繡到珍丸等,都有深入的涉略。透過此展覽可以展現出王世貞精彩的一生與他的志業,能夠探看其中晚明文化盛況的奧妙,更能認識當時充滿創意與多元競爭的文化生活。以及透過王世貞的史家之眼,透過繁華環境的文化底蘊。

  對於主導明代文壇二十年的王世禎,不但特別推崇晉唐法書、宋畫、宋瓷,並主張以圖像證明文史。王世貞提出了「畫史五變」的概念,清楚的指出風格的時代變化。對於當代的書法和工藝創作也有許多評論,特別推舉了「吳中三家」、辨析緙絲作偽現象和評論批評當時明官窯盛行是一種錯誤的情況,這些都顯示出了王世貞具備有敏銳的獨特眼光和不予俗同流合污的見解。他豐富的文彩加上具有史觀縱深的探討與評論,成為了文化品味認證的權威。並且再透過創製園林、鼓吹宗教信仰、發掘被忽視的紀實山水和並且倡導新風尚的紀遊圖繪等,更引起一片流行的新風潮,並展出被乾隆皇帝稱為『三希』的作品,一起放在養心殿的「三希堂」中,分別為東晉時期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東晉時期王羲之之子王獻之的<中秋帖>和東晉時期王珣<伯遠帖>,兼具了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為此展覽中主要的作品。

  此展覽以「全人養成與權威建立」、「收藏與典籍孕育出全方位的藝文史觀」、「階級與區域多重競爭的盛況」、「創領風潮定義繁華」、「王子復仇與創造歷史」等單元進行剖析王世貞的多重面向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此展覽的主角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行書楷的〈快雪時晴帖〉尺寸為縱23公分,橫14.8公分,此作品是被清代乾隆皇帝譽為「天下無雙,古今鮮對」,該帖原為王羲之尺牘的〈快雪時晴帖〉,因為真跡不傳,現存唐代精摹本如今列為國寶文物收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寫給張侯的信.記載的是王羲之在大雪之後向友人張侯問候的內容。

 

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行草書的<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尺寸為縱27公分,橫11.9公分。原本是有五行三十二字,但後來被割去了兩行,所以現在剩三行二十二個字。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此帖一般認為是宋朝米芾根據《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

<中秋帖>釋文曰: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款署,有明董其昌、項元汴,乾隆等人的鑑藏印跋。而<中秋帖>字形的大小正斜組合,行書和草書相雜其中,書法古厚的視覺享受,墨彩鮮潤,字跟字間劇佈置緊密,氣運運行的流利順暢,連續往復。整幅的字都守中線,行距間透氣,每行距間透氣和齊頭平腳,氣韻貫通,雄健而渾且奔放。

 

王珣<伯遠帖>

 王珣之行書的<伯遠帖>尺寸為縱25.1公分,橫17.2公分全文共五行四十七字寫成,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伯遠帖>是書法家王珣寫給親友,而書寫的一封信,因為首行有伯遠兩個字,取名成伯遠帖。

 王珣的<伯遠帖>是天下第四行書,此帖的筆畫俊逸流暢,字跟字之間結密,大小有參差,疏密有致,筆力遒勁,態度及氣勢蕭散,行筆峭勁秀麗,體現了晉朝行書的神韻,也就是標準典型的王氏書風。

 <伯遠帖>原文曰:「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王世貞認為「天地間無非史而已」,因此專注於蒐集、整理史料,具批判性有豐富的著述成後市撰修<明史>的基礎材料,也藉由他的史家之筆,擬盡世間繁華。透過全面觀察與評論各種藝文的發展,他為後世紀錄了大明盛極一時的文化盛況,而獨具的史家之眼,更進一步剖析出繁華之下的歷史文化脈絡。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