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I Feel the Sam(e) Way-林怡君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821

I Feel the Sam(e) Way-林怡君個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3年07月28日 03時03分

評論的展演: I Feel the Sam(e) Way-林怡君個展(本事藝術,2023.6.17-8.5)

林怡君  I feel the same way 2023 四頻道有聲錄像 31’ 29’’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7.22


氣味在林怡君的個展『I Feel the Sam(e) Way』裡像是一種觸媒,不僅能觸動個人的記憶片段,也能連接至集體的歷史意識之中。這兩者依靠的都是設身處地對氣味的想像,而前者永遠是想像的起點。「記憶潛行」(2023)包括了一件錄像以及一組鐵軌,而後者像鑰匙圈穿越、串連展場裡的其他作品。影片裡的場景與鐵軌周邊的物件來自於藝術家的個人記憶,不過他將大部分的個人意義留給自己,我們只能稍加猜測:影片裡是誰的菜園?這些3D列印出來的物件是什麼呢?放在小水池裡的鐵球,以及旁邊透明壓克力盒子裡的油液是什麼?我碰巧知道鐵球可以消除氣味,象徵記憶的消除,而盒子裡則是花生油,是藝術家的奶奶使用的油品,影片裡則是藝術家的爺爺的菜園--不過即使知道了這些,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

在這之外,還有許多得以尋繹的線索。影片裡,藝術家試圖用3D掃描技術來保存這片菜園與其他值得留念的地點,卻發現要能鉅細彌遺地複製這些場景需要嚴苛的光線安排與技術調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技術限制在藝術家的文字裡變成了抗拒:抗拒被記憶所辨識、登記,以及被存檔。然而是誰在抗拒呢?這些個人紀念物彷彿有了自外於作者的自我意識,而且對藝術家而言,在清楚的記憶提取與完全的遺忘之間,影片裡與物件的不完整形狀毋寧更接近這些由氣味勾起的回憶。

林怡君 潛行記憶 2023 單頻道有聲影像 尺寸依場 地而定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7.22

林怡君 潛行記憶 2023 單頻道有聲影像 尺寸依場 地而定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7.22


這些擬人法的字句並非單純的修辭,因為作為紀念物的事物也總是附加著人的意識。它開啟了人、物與氣味之間的交流。在另一件作品「I feel the same way」(2023)裡,五名表演者坐在椅子上伸展肢體,他們緩慢地摩挲雙手,動作像是引出、尋找氣味,也像是在表達接收氣味的感受。在另一幕裡,這些表演者互相談論令他們恐懼的氣味。這是從共通的情緒去談論氣味--腐臭的海洋生物屍體、太平間的味道、空曠無人之處聞到宮廟的香味、金屬生鏽的味道,以及樓下鄰居的屍臭味--各種不同的個人經歷成為了交流的基礎,藉此,氣味的範圍也不斷地被延伸、被伸展,成為肢體表演的靈感與對象。

「I feel the same way」延續了過去「燃燒的石頭」(2021)裡身體與氣味的主題,其基礎在於氣味對身體的強制力。氣味確實如徐四金的『香水』所述,具有「一種說服的力量,比起文字、外貌、情緒或是意志更為強烈。(中略)它進入我們就像是將空氣吸進我們的肺一般」。但是比起突出味覺作為獨立的感官經驗,藝術家更重視氣味作爲「喚醒」記憶的作用:記憶被喚醒的同時也將過去帶來當下,那些尚未完整想起的空缺,則讓藝術家重新用想像將文字、外貌、情緒、意志等帶進氣味之中。

這樣的做法也能夠串連到集體的歷史意識之中。「I feel the same way」裡對恐懼的討論大致對應著「恐懼檔案:物件,最安全的顏色」(2023),他們的中間的「伸展」(2023)則是對於觀眾身體參與的邀請。最安全的顏色指的是東京建築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後,原本是主流樣式、以東京車站為代表的紅色溝面磚不再受歡迎,取而代之的是挺過地震、帝國大飯店的黃褐色溝面磚。藝術家暗示集體社會氛圍的改變影響了色彩的感性理解,也連帶地決定了建築外貌的改變。

林怡君 恐懼檔案:物件,最安全的顏色 2023 空間裝置(十三構面磚道、麵包、手 繪顏料) 尺寸依場地而定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7.19

林怡君 醒腦與製圖:氣層 2023 單頻道有聲影像 7’48’’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7.22


另一方面,這個歷史事件的對照卻是藝術家從路邊撿來的玻璃片,這種個人與重要歷史事件的對照經常出現在藝術家的作品中。「我該是一個功能性物件好呢?或是我就當一片玻璃?」這段玻璃片的獨白呈現的是兩種紀念物的對照,一種是我們有時稱為「monument」的大型紀念建築,另一種則是即便到了藝術家手上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就這樣跟著他生活的瑣碎事物。林怡君的個展「I Feel the Sam(e) Way」很明顯地將重心放在這些平凡之物上。這些事物注定瑣碎離散,難以一以貫之,但藝術家本身也有意從中推波助瀾、化整為零。不僅無意讓它們就此勘定在私人記憶之中,更透過感官的參與在過去與現在、個人與集體之間的空缺裡尋求一種讓論述不斷伸展的策略。

這種策略也像是對於展覽要求整合性的壓力測試,像是過去的「Apple, Alice, Appearance, Arrive, (We) Are, Anode, Angle, Ambivalence, Ambulance, Anyone, Abeyance,Anytime, Awake, Avarice, Appendage, Ankle, Architecture」(2018)一般,觀眾可以在每個作品之間尋找可能的關聯,不過個展的主題仍舊是氣味與個人記憶以及集體歷史,而這種策略,有時也意外地以極為個人的方式拉近了我們與歷史事件的距離。在「醒腦與製圖:氣層」畫面中的插圖「桃園廳八結の三井佃藔」(『臺灣日日新報』,第二版,1910.6.4)場景中間有條鐵軌,兩邊則是成排的佃寮。鐵軌的前方站著一個有佩刀,像是官員或是軍警,在他的後面的另一側則有一個人呈半跪姿,背部露出於佃寮的騎樓之外。他也許是個腦丁,在樟腦還無法以化學合成的方式製造時,就靠這些師傅用鼻子分辨出樟樹的種類與所在。

作品放大了插圖的像素,說明了距離對於辨識的重要性,但是更重要的是這個距離同時也是氣味容身之處。所謂的拉近距離並不是論定。當影片裡要我們將注意力放在鼻尖,「吸一口影像」回到那一天、嘗試走近畫面裡,想像那位腦丁四周的氣味時,不曉得為什麼,我想起了我父母家木頭櫥櫃裡的樟腦丸味。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