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現實的模糊「密室裡的畢宿五 — 徐嘒壎個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2023年09月14日 12時44分
評論的展演: 密室裡的畢宿五-—-徐嘒壎個展
當私密的生命體驗成為藝術創作的內涵, 欲言又止,或是將當下組合投注在物件上的動態以失去焦距表達,則打開內裡不同面向......「模糊的圖像常常不就是我們需要的嗎?」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於其著作《哲學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中以這句話開頭,探討字詞與圖像模糊的邊界,模糊使得字詞定義開放,使得圖像得以展開歧義,觀者循著畫面提供的游移線索,思考也在其中尋覓與抒發。
(左)徐嘒壎〈晨間字幕〉,藝術微噴、水晶裱褙,69 x 69 cm,2023 攝影|作者
本展作品為徐嘒壎自2022年以來之新作,媒材為攝影與油畫,共數十件,由段存真策展。光暈中失焦的影像,在經過特別調整的燈光下,於昏暗空間中,攝影的物件再次幽微透光,而除去人物身影的日常,在模糊之中留存如似非似之形與色,甚且搖晃動態,如藝術家自陳「用盡最精巧的力氣加密她的不安全感」(註1)此創作間「加密」的過程,在油畫之畫面構成將物件轉化,其形色排列與獨特的筆觸,傳達出藝術家觀看並投身物件之中的記憶,如同展覽說明中提到:「畢宿五(Aldebaran)是金牛座的眼睛……」(註2) 在這段話中,提出了「自高處觀看自身」一般,藝術家藉由對生活靜態的描寫,讓物件上的光線運動顯得神秘,呈現其內在的溫柔光芒,且再回返的自身過往深處。
展出之油畫作品因模糊而看似柔軟,界線柔和,自作品命名中,名詞排列產生的詩意去感受「可能的」,藝術家的當下,或在模糊而開展出的空間中,自行詮釋或不詮釋,讓形色之美感更單純;而攝影作品則在簡潔的畫面處理中,似乎傳達出藝術家理性旁觀自身內在,於此沉迷與距離之間,藉由失焦改變日常物件原本的視覺印象;關於模糊失焦,我聯想到2015年度杜珮詩的影像作品(註3),其畫面文本來自A片,將片段經過擷取剪接後產生之弱影像(Poor Image)肉體成為晃動色塊構成,將可能產生的強烈感官刺激分離,理性探討如此狀態中感官的刺激來自於何處?弱影像將文本翻轉,打開詮釋的空間,模糊使得觀者的視線焦點在畫面中得到遊走的自由,無論畫面是藝術家將平靜安穩的生活物件為文本翻出現實內在之波動,或是有如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Brecht)的「疏離效果」解構文本產生陌生感,幽冥而破碎重組之間,藝術家的「加密」或許不是拒絕詮釋,更是低調的「邀請」詮釋。
徐嘒壎〈起皺的〉,藝術微噴、水晶裱褙,40 x 40 cm,2023 攝影|作者
展訊:密室裡的畢宿五 — 徐嘒壎個展
地點:科元藝術
時間:2023年8月12日至9月23日
註1/註2:請連結科元藝術網頁https://www.keyuan.com.tw/
註3:參照陳元棠評論文:誰都是我,錄像與當下的肉體《我的生活沒有我》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01f6d678-97b6-4d6b-9d46-1398e4525b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