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藝術評論:【 從「有樹的風景」到「無樹之樹」】陳鏘旭風景繪畫中的輕柔逸筆與安居之所
分享 | 瀏覽數: 105

藝術評論:【 從「有樹的風景」到「無樹之樹」】陳鏘旭風景繪畫中的輕柔逸筆與安居之所

Author: 藝評人_胡鐘尹 Hu Jungyi, 2023年12月24日 16時49分

評論的展演: 宣藝術【 陳鏘旭 個展:若一天能重逢 】展期 2023.12.23 - 2024.01.20

陳鏘旭 作品,〈星夜Ⅴ〉,油彩、畫布,53×72.5cm,2023

— 展覽資訊 —

【 若一天能重逢 】陳鏘旭 個展

展期日期|2023.12.23 - 2024.01.20

開放時間|週二~週六 11:00-18:00

畫廊地址 | 宣藝術 (台北市士林區華興街1號)

藝廊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joseyshowart

藝術家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henChiangHsu

 

藝術家 陳鏘旭 創作自述:

「  望著自己完成的作品,是一種重逢,它們在千萬筆畫與思緒的堆疊漫延下凝結而成,當自己終於對自己說,好吧,就是這樣了吧!一件由心生長出來的作品,千迴百轉地以具體的形象顯現,如種子幻化成大樹,彷彿是夢想化為形體,彷彿是曾經如此熟悉的人事物久別重逢。

  油彩對我來說,除了具備描繪與再現的功能,還帶了些許使命的成分,能怎麼畫呢?是創作過程中從未間斷的提問。千搜萬尋,或許細緻輕柔的筆觸,是我的答案,那是渡口,亦是彼岸,在畫筆接觸畫布的瞬間緩緩而現,就如風景中的微風、和煦的陽光、清澈的泉水、朦朧的山巒,它們自在而合緩地存在著。我以溫柔的繪畫語言,在快速且繁雜的現實世界中,用不合時宜的方式生存而自我療癒,期待每一次的重逢。」

===== 

藝術評論:【 從「有樹的風景」到「無樹之樹」】陳鏘旭風景繪畫中的輕柔逸筆與安居之所

藝術家Artist : 陳鏘旭 Chen Chiang Hsu

藝術評論 Art critic : 胡鐘尹 Hu Jungyi

陳鏘旭 作品,〈心湖〉,油彩、畫布,72.5×91cm,2018

「樹」若能夠被感受、被想像?讓我們體察它的呼吸,那麼這一個當作”連接者”的樹,究竟會以什麼方式自處,並且與人及世界產生連結?

觀看陳鏘旭的作品,他以樹為主體描繪的生命之叢,那格外的靜穆與恬淡氛圍,引領我們進入樹在世界與人之間的關係性連結。他畫得不是太寫實,帶有一種意象式的催化及表達,甚至有些作品,完全是以想像的方式表現精神臆想的園地。但觀者還是能從不同的作品中看到他共有的繪畫特質,那是自然體現的無限溫柔與寬慰。

北歐神話中出現的 「世界樹」(Yggdrasill)又稱為「宇宙樹」或「乾坤樹」,在北歐神話芬蘭神話中,這個巨木的枝幹構成了整個世界。世界樹高達天際。於此樹上衍生有九個王國。圖片與資量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4%B9%8B%E6%A0%91

「樹」在人類歷史文化的長河,有很多生動的故事,例如在北歐神話、希伯來宗教、佛陀與藍毗尼園的東方之地,出現的:世界樹(Yggdrasill)、生命樹(Tree of Life)、知善惡樹(Tree of Knowledge)、菩提樹(bodhivrksa)。當樹遇見了生命的靈魂,它們被賦予了許多不同的象徵與意義,以及諭示著人類精神生活的規範與反思。解釋著,在這一個宇宙方圓,天與地的連接、分層、凌空上升與扎根遁地,有形生體與無形氣息的交替,循環不止的生滅。「樹」這一個天地宇宙的連接者、依託者,在不同地域民族與神話宗教中,是智慧的居所,也是詩意的隱喻。

輕柔的筆調,重複與差異

陳鏘旭的風景繪畫,探究其中「樹」與「自然」的關係,可比做「心」與「物」之間的對應。「樹」在作品裡,多表達為個人層面,面對紛雜與快速的外在世界,那個可棲居、安歇在其中的安穩之地,也代表著個體生命可供依歸的象徵。而「自然」則是世界整體與個體生命,藉由相互觀照、相依、對話與呼吸,來達到頻率一致與整合的基礎。藝術家透過沉思、停頓、傳寫與默想,將自然的精氣,轉化為大地無比的寬慰,以及樹之溫柔的繪畫語言。

倪瓚 作品 ,〈容膝齋圖〉 , 水墨 紙本 ,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作 , image by 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Painting/Content?pid=610&Dept=P

關於東方審美的逸趣,中國元代畫家倪瓚(1301–1374)作品〈容膝齋圖〉,藉一江兩岸、枯筆淡墨描寫的蕭索清寂與沉靜,更是在「逸筆草草」與「平淡天真」等的文人山水典範中,達到一種人面對自然山水的自得與超脫。倪瓚筆下的枯樹,雖孤但不孱弱,反而有股與世不爭的風骨。

陳鏘旭 作品,〈微塵 Ⅲ〉,油彩、畫布,53×72.5cm,2023

陳鏘旭 作品,〈星夜Ⅳ〉,油彩、畫布,53×72.5cm,2022

陳鏘旭以油彩畫樹,緩慢堆疊,帶點樸拙及靈巧的運筆,想以西畫技法,趨向東方山水造境的筆意及神往,「逸筆草草」透過輕柔的油彩筆調點綴而出,「平淡天真」在於從重複的景觀與熟悉的感知情境中,看見每一次運筆畫出的樹、葉、山的不同體驗與理解。

溫柔的筆調,對創作而言,是繪畫情感的抒發,但對描繪的對象而言,也是表達自然的柔軟之心。藝術家從每一運筆的重複中覺察差異,體認到每一葉的渺小,也存在著可以造化不同境地的可能。

在感受的層次上,陳鏘旭也希望他的「筆畫」,最後都能從微觀的世界裡,還原整體的自然精神。就像巴比松畫派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癡情於密林,以朦朧的詩意與風動,捕捉了樹梢之於整體的氣質,輕柔的筆間,也如織網一般,譜寫著森林的靈韻,樹成為整個世界中的靈感之泉。

陳鏘旭 作品,〈樹叢與小徑〉,油彩、畫布,72.5×91cm ,2016

柯洛 作品 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Souvenir of Terracina〉1864 , Oil on canvas image by: https://www.mediastorehouse.com/piemags/art/jean-baptiste-camille-corot-souvenir-terracina-26416746.html

柯洛 作品 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Evening Landscape〉1835 , Oil on canvas (Museum: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image by: Courtesy of Wikimedia Commons ,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27964511

從「有樹的風景」到「無樹之樹」以及「安居之所」

陳鏘旭「有樹的風景」的繪畫作品,表達的是自然具體化的過程,「安居之所」的想法,是把「樹」看成一個具有內部空間的「精神場所」,一方面讓藝術創作的心靈能夠寄託其中,它是個人尋求恬淡寧靜與安歇的「心之樹」。另一方面,這個樹的「精神場所」,在自然的具體化及外化的過程中,表現為多棵樹的不同差異存在,這是表象,但若以精神的觀想與存在之思來看,樹與自然可視作同一個本體,樹可以代表著自然的生長、包容、庇蔭、呼吸能量與生命循環。而多個文明、神話宗教之所以會用「生命樹」隱寓,來表達天地宇宙、萬物及人的連結,也就是看到「樹」的生命存在狀態,透過呼吸循環啟發的內外空間、坐落於天地中介的穩固,深化生命流轉的哲思。

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以「人詩意的棲居」(poetically man dwells)來形容他從詩人的詩句中獲得的領會,他提到「詩意盎然的」(poetic)這個詞,具備的想像空間,乃是形容一種天人共存,生命主體可以安身棲居於天地自然之中的狀態,人也透過這種回歸大地的念想,回到自我的本真狀態(Authenticity)觀照,人可以自在的以自我特殊的方式生活著、存在者。就像陳鏘旭風景繪畫中「樹」不與人爭,自在自得的模樣。海德格看到了藝術家透過作品拋出的詩意情境及理想,它讓生命存在的主體與自然客體,有機會在意識感知的層次,可以交融共處,客體之於主體而言的異質性,不被主體同化、侵占,卻在這種分離卻保持神秘的距離,將詩意當作對生命力與未知啟示的積極想像。

此時,人也在過程中練習放掉「我執」,盡可能的接近禪學所言的「無我」,當人們面對自然大地時,能夠不帶主觀詮釋的感受,才能從「詩意」中體會到它本身蘊含的「創造」,世界向人敞開,而從中綻放出一種以往未曾體驗過的意味。

陳鏘旭的創作,始終讓狀態保持「客觀自然」與「主觀自然」的彈性調轉,輕柔的筆調,可視為,他探詢這種主客體共處棲居的「筆意詩句」。而客觀自然與主觀自然的表現多寡,則在不同的系列各有側重。

陳鏘旭 作品,〈星夜〉,油彩、畫布,72.5×53cm,2016

陳鏘旭 作品,〈微塵 Ⅱ〉,油彩、畫布,80x116.5cm,2018

〈星夜〉與〈微塵〉系列的仰天式構圖,一方面避開了地平線構圖產生的邊界截斷感,以環狀構圖,企及一種循環視點的漂流復始,樹叢面著開闊的天際,新芽與枝幹如沐浴在內在的光照之中,崢嶸迎向夜空,星星不在遠方,它們是每一片葉點的渺小發亮。

陳鏘旭 作品,〈白晝 Ⅱ〉,油彩、畫布,100x192cm,2011-14

〈樹叢與小徑〉(2016)、〈光之道〉系列(2016–17)徐徐的風,搭配午後緩和的光線,一種催化式的溫暖愜意呼之欲出。陳鏘旭前期以客觀自然描寫為主調的作品,經由實地的觀察與體驗,把混合著各種暖黃與白色的顏料,調和成細緻的綠葉變化。也透過個人色彩調性與溫柔筆畫的語彙建立,逐步形成他獨特的風景調性。

〈白晝〉系列、〈入夜的一朵雲〉(2016)、〈白晝,星星,一棵大樹〉(2016)、〈孤獨的象〉(2015–16)等作,從日與夜的更替、並置,將光線形成的兩種感受,產生樹與環境的對話關係。

陳鏘旭 作品,〈光之道 Ⅱ〉,油彩、畫布,116.5×91cm,2016

陳鏘旭 作品,〈光之道 Ⅲ〉,油彩、畫布,91×72.5cm,2017

另一面向的作品,則採取更多主觀詮釋的風景創造,加大想像空間。〈美好的一天〉(2015)、〈兩棵金色的樹〉(2022)、〈彩虹色的樹〉(2018-)系列、樹體化身為金光與烈火、彩虹與夢之地,幾乎貼近於奇幻式的超自然圖景,呈現「樹」能有千姿百態的幻化可能。一方面脫離了自然客觀合理性的憑藉,及樹型的固有形式,更重要的是也是希望這一個更大幅度的探索,進入他希冀透過風景描繪,表現「安居之所」的精神依歸,這就像是他的心靈母地,從內在視野走向靈感世界、意識空間、虛空的幻化,而「樹」僅只是它的面孔與表象。

陳鏘旭 作品,〈美好的一天〉,油彩、畫布,130×162cm,2015

陳鏘旭 作品,〈彩虹色的樹〉,油彩、畫布,35×27cm,2018

陳鏘旭 作品,〈清晨的山和一朵雲〉,油彩、畫布,91.5×72cm,2016

就這點而言,禪宗思想談的眼睛觀看、體察事物的「空相」、「外化」與「觀」三者的理解,在言談中陳鏘旭也表示了這些觀念對他的影響。

日本禪宗鈴木大拙(Daisetz Teitaro Suzuki)曾解釋:「看」和「見」都涉及視覺,但是看這個字,含有手和眼,是看一個獨立於看者之外的對象;所看與能看是彼此獨立的。「見」卻不同,「見」表示純粹「見」的活動。」「見」不是反照對象,好像見者與此毫無關係似的。相反的,「見」使見者能與被見者合為一體,不僅同一,而且是自覺的,或的說得更正確一點,是自覺自身活動的。」
 
陳鏘旭 作品,〈彩虹色的樹 Ⅳ〉,油彩、畫布,72.5×60.5cm,2023
 
陳鏘旭 作品,〈兩棵金色的樹〉,油彩、畫布,22.5×15.5cm,2022
 

「客觀自然 — 摹寫」與「主觀自然 — 想像 」兩者對應「有樹的風景」與「無樹之樹」的不同狀態,禪學所言的「相」:樹在自然中作為有形的具體存在。以及「空」:樹作為"無樹之樹"那超越表象的象徵存在、可安居其中的精神場所。

兩種不同狀態的思辨,引領著陳鏘旭的風景創作,從自然整體的不爭與寬慰,置身「平淡天真」的想望。「樹」在陳鏘旭繪畫語彙中,也不再是外在的造型與形象的語言,而是作為一種循循而向的抽象感知體,被認識、成為夢繫神往之的「安居之所」。

 

宣藝術【 陳鏘旭 個展:若一天能重逢 】| 展期 2023.12.23 - 2024.01.20
台北市士林區華興街1號開放時間|週二~週六 11:00-18:00

----------------------

註1. Martin Heidegger, Mart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 Trans. Albert , Hofstadter,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1971. P. 211–27

註2. 鈴木大拙(Daisetz Teitaro Suzuki)著 , 2018,劉大悲 譯 ,《禪與生活 Zen Buddhism》, 臺北市:五南出版 , P. 160–161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