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穿越時空的愛與自由——從《伊帶來的好消息》實體講唱會,看臺灣文學的當代跨域轉譯演出
分享 | 瀏覽數: 16

穿越時空的愛與自由——從《伊帶來的好消息》實體講唱會,看臺灣文學的當代跨域轉譯演出

Author: 周緗昀, 2023年12月27日 10時31分

評論的展演: 《伊帶來的好消息》實體講唱會、台灣文學跨域推廣計畫

 

日期:2023/06/17

時間:開放入場 18:30/講唱會進行 19:00~20:30 /QA 座談 20:30~21:00

地點:齊格飛藝術中心演奏廳(臺北市中山區龍江路 147 號 B1)

演出團隊:少年吔!樂團(2015~2023)

 

近年來,因為當代的傳遞媒介發展多元,疫情席捲全球,在如此的推波助瀾下,網路虛擬技術飛速發展,更是在不斷挑戰藝術作品的「實際存在」的價值。在臺灣,有一群人察覺到關於文學藝術作品面臨載體與媒介轉變的危機,因應做出了轉譯的改變。

「臺灣文學轉譯計畫」為臺灣文學跨域推廣聯盟中主要進行的計畫,自 2018 年起,便開始付出大量的心力推廣臺灣文學,將小說拆解成符號、元素的形式, 再重新以桌遊、漫畫、音樂……等的形式再現,希望能夠讓文學作品,在重視圖像視覺創作的當代,更加貼近大眾。

計畫主理人楊傑銘,為香港嶺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為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於南十字星文化工作有限公司擔任主編。在 2019 年時,因緣際會下和獨立樂團「少年吔!」開始了一連串的實驗性文學轉譯行為, 而本場實體講唱會,便是其轉譯創作成果之展現。

講唱會主要演出,分為兩個部分,有四首樂團本身的創作,也有七首來自文學轉譯專輯中的曲目。專輯曲目皆取材自臺灣文學作家作品,取材作品含:賴和《相思》、楊逵〈太太帶來了好消息〉、張文環《閹雞》、鍾理和〈雨〉,及描述呂赫若生平之影劇《台北歌手》……等,樂團以乾淨剔透的編曲、女主唱溫暖通透的嗓音與講演式的導聆,呈現出文學作品中強烈的敘事與沉浸感。

筆者原先僅是抱持著好奇的心前來觀賞,結果卻意外發現了驚喜。這場表演在學理的基礎上拆解小說,將小說中的文本語句轉換成元素與符號的形式,再重新以音樂創作的語言來翻演,這樣子既不會因為想忠於原著文本而破壞音樂結構,也不僅只是呈現小說而已,筆者認為是確實做到了「轉譯」這件事。

本場講唱會原先有座談環節,但礙於時間因素而耽擱了,筆者便於會後透過友人引薦,向計畫主理人楊傑銘(以楊代稱)作短暫訪談,內容提綱如下:

 

筆者:「有鑒於知道這張專輯是加入了臺灣文學轉譯計畫,目前有的項目是先將小說圖像化、再到現在的將小說、漫畫音樂化。想請問的是, 在轉譯創作的作品內,大多數會是從最初的文字(也就是小說文本)出發轉譯,還是由圖像(已經轉譯過的漫畫)出發再轉譯呢?」

 

楊:「臺灣文學轉譯計畫主要都是基於小說文本,轉譯成漫畫跟音樂是分開的兩個區塊,並沒有互相影響。」

 

筆者:「那麼在創作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特別難轉譯的篇幅呢?」

 

 

楊:「其實只要創作的結構清楚,抓到情感連結的核心,在共創的過程中就不會很困難,主要是需要先理解彼此領域的語言,一開始找到共鳴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

 

筆者透過與楊傑銘的訪談得知,轉譯計畫製作的方法是先將文學作品,以說故事的方式拆解成符號元素、再選擇核心元素拼湊在有限的框架裡,而核心掌握的是文學作品中的情感,並且轉譯是編碼與解碼的過程,不是硬湊而已。筆者認為,在藝術作品中,雖內涵和載體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但其實是可以透過解析通則性的感官體驗,來獲取內容的核心本質,並藉由不同的媒介呈現並開展傳遞的,而這已經不僅是供給端與接收端之間的來回關係,更要談論的是,作品能否在時代變遷迅速的洪流中存活下來,以及其能存活下來的理由。

當代藝術作品在進行跨域製作時,常會面臨到兩個面向,其一是在重於「形式」跨域的當下,容易忽視掉內容的完整,其二便是是在重於「內容」拆解的當下,容易有形式過載的不恰當之處。筆者藉由本篇文章,初探藝術作品的形式隨著時代媒介的流變發展,以及當代文學作品的轉譯美學,希冀能提供跨域製作呈現的多元視角,即為「掌握核心的情感符號,便可自在地選擇載體」。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