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音樂
Author: 無意見的本尊, 2014年02月10日 13時50分
一月底參加「裝配臺灣:2014年臺灣人文學社理論營」,內容多元豐富,從藝術行動、獨立策展、錄像與數位、西方視覺性,四個面向談裝配台灣的議題。其中在第二天的議題,涂銘宏老師提到以311日本災後與藝術裝配的案例,使得原本毫無先關的事件產生連結,同為生長在地球上地震頻傳的台灣,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論點深感不可思議,把筆記摘錄分享給大家。
音樂的存在很脆弱又頑強,稍縱即逝又可以穿牆而過。
受到杜象的將拾得物作為素材影響,John Cage(1912─1992)在行為藝術、前衛劇場、錄像藝術與舞蹈,發展一種非配樂的關係─「非關系」的關係。而關於聲音位階的打破John Cage認為每次聽貝多芬都是一樣的,可是在紐約第六大道每次的聽到交通聲音都不一樣,他曾說:「對於我們認為的音樂,我覺得是有人在講話(someone is talking),而第六大道交通的聲音,他不覺得有人在講話,而是在行動(acting)他相當喜歡這聲音的"行動"。」
John Cage曾是荀白格(Schonberg,1874─1951)的學生,高度現代主義;同時也是禪學鈴木大拙(1870─1966)的學生。Cage受到東南亞的五聲音階、易經、禪學影響,他在40歲處於高度自我批判與焦慮,透過禪學得到解救,1962年到隆安寺看到Zen Garden禪園擺置,進而影響創作以隨機移動鉛筆的動作譜曲。他的創作裡有裝拼的色彩、中間性與偶然性的結合。
如果沈默是一個豐富的語言,偶然是一個相當豐富藝術刺激的來源。2012年311地震滿周年,也是 John Cage百年冥誕,當時日本音樂期刊以「101年開始的 John Cage」、「 John Cage鳴響不絕的聲音」專題報導。John Cage與日本的關係,對於處理東亞性與西方性是一個很值得參考的座標,日本選擇以一種思想化的裝配,將兩件事在地震學上展生連結。311無法選擇何時發生,這偶然相當程度的連結Cage與日本之間的關係,並且重新定義Cage多層與複雜的音樂。
日本前衛音樂家一柳慧(1933─)是John Cage的學生,1961年從茱莉亞學院回到日本,就將音樂的不確定性帶進日本當代音樂美學。一柳慧的觀點在於,西方音樂是在沒有地震的環境所生產類似變奏、奏鳴曲硬結構的形式。雖在巴洛克黃金時期義大利是很興盛的,然而屬於結構式、垂直是奏鳴曲音樂的仍以法國、德國非地震國家為主,他歸類出一個非傳統地理政治的地震系譜學結合。Cage的音樂則是一個柔結構,像Cage自己所說的耐震音樂。政治評論、音樂評家片山杜秀(1963─)採取「去禪學」看Cage 音樂的反思性,重返音樂與藝術脆弱又最強韌的構造,並思考如何讓耐震音樂教育人民防震可能性。
耐震不堅固構造音樂的Cage音樂有助於地震時代,讓人習慣重開始就習慣開始就是一個壞掉不完整的結構,把動搖這件事當作理所當然,作為防震教育的藝術教材,沒有構造的Cage式音樂也不會崩壞。
後記與心裡的OS:
關於片山比較詳盡的學說在<片山杜秀の本(5)線量計と機関銃>這本書有相關深入論點。
我覺得把音樂與地震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談具有連想力、相當大膽。據說防震音樂是鐵道知音在京阪線支線鐵路以活動的方式第一次發表,網路上找不到資料,不論如何這樣的音樂,如果真的是防震藝術教材,應該與防震演習、地震包一起推出。
藝術真的無所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