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rt & _______ / Art & NFT|生成藝術與擴展中的公私場域
分享 | 瀏覽數: 753

Art & NFT|生成藝術與擴展中的公私場域

Author: 羅仕東, 2022年11月21日 18時15分

自2021年加入NFT的世界以來,它在數位世界所延伸出的各種可能性一直深深的吸引著我,不僅是其可能乘載的藝術表達,以及對數位身份和社會的探索,也包含圍繞NFT所生長出的聚落與社群,以及某種如豐收祭般的慶祝氛圍。

在這既清醒亦狂熱的時刻,一群人在建造與優化基礎建設,另一些人則可能是跟風進場。這也造就人們議論NFT甚或其藝術性的同時,往往摸不著究竟指稱的是什麼,是猴子與Crypto Punk的PFP(Profile Picture)頭像,還是數位藝術的載體?是傳遞與分享價值的禮物,還是公益募資的證明?是可交易交換的物件,或不可交易且靈魂綁定(Soulbound)[註1] 的出席證明(POAP,Proof of Attendance Protocol )?隨著生態的演化,更多對NFT的想像、延伸與混種也在自我迭代,開展出豐富的光譜。

本文無意也難以涵蓋NFT的所有樣態,而是想要從中挑選出相當吸引我的分支: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並試著從個人經驗去映射生成藝術「作品」及其參與者或觀眾所產生的共作、共情與共鳴;另外,也試著分享當今藝術體驗的私密與公共性、私人與公有知識與物的產權,是否可能藉由NFT與生成藝術帶來新的啟發。 


圖1|來自instagram @mememajlis.col 製作的迷因圖。


關於生成藝術在NFT出現前的脈絡,由Jason Bailey (Artnome)書寫的《為何我們熱愛生成藝術》(Why Love Generative Art? )絕對是值得一看的佳作,對於不是數位創作背景的我來說,獲益良多。簡略地說,生成藝術是透過電腦撰寫程式,並有意將「可控的隨機性」作為其部分創作過程的藝術形式。以NFT作為載體的生成藝術,則是將其美學、算法和機率包裹在一個巧妙書寫的程式中,設有一定的迭代(iterations)[註2]數量。只有當參與者鑄造[註3]的當下才會隨機獲得一個種子碼,並生產出獨具特色和屬性的迭代。此時的「作品」,不是作者一人決定並能預知其走向的結果,而是作者和鑄造者結成的有機、動態、相互反饋之整體,其演算法由雙方共譜而出。建設在以太坊(Ethereum)上的Art Blocks以及泰卓鏈(Tezos)的FXHASH,都是此類長篇幅生成藝術[註4]作品的平台。在眾多的創作者與作品之中,特別想藉由幾件作品談論我們之間的相遇和衍生出的想法。


如果機器有記憶:《觸技曲》


《觸技曲》(Toccata)[註5]是Marcelo Soria-Rodriguez與Andreas Rau合作的一件音像生成藝術作品,此長篇幅作品設定的433版目前皆已鑄造完畢。在我的印象裡,過去也有不少處理時間性或隨著時間改變的生成藝術作品,但《觸技曲》可能是第一件試圖詮釋腐朽與衰退的作品。兩位藝術家在這件作品的演算法中加入小時、日、月不等的時間參數,讓蒐藏家或觀賞者在不同時刻回訪這件作品的各個迭代;這些迭代不只是點線面與色彩的組合,也可能轉為佈滿雜訊的衰退狀態,循環往復。         

 


圖2|Marcelo Soria-Rodriguez與Andreas Rau,《觸技曲》 #24


《觸技曲》是一部關於改變的作品。變化是人類認知和人性的核心。我們的思想和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並且是我們周圍和我們自身內在變化的函數。變化以循環的形式出現在自然界中。生長的季節,生命成熟果實的季節,腐爛的季節,死亡的季節,重生的季節。

這件作品不僅是關於視覺,也伴隨多首由藝術家之一Andreas Rau,以家庭鋼琴彈奏的曲目。作品的聲音附和著視覺週期性的衰退和循環,亦隨著時間融入更多的噪聲並逐漸變得模糊。兩位藝術家在其Twitter隨後分享這件作品的生產過程,提到當他們剛開始探討本作主題「衰退」概念時,參考了美國前衛作曲家威廉·巴辛斯基(William Basinski)於2002年和2003發行的《衰變循環》(The Disintegration Loops),這是首將一小段旋律不斷重複循環,且在過程中越來越微弱,走向毀壞、破碎的聲音作品。隨著延伸的搜尋,我瞭解到,這是巴辛斯基在將他早期的錄音磁帶轉換為數位格式時,磁帶老化使物理的裂縫和噪音越來越多所導致的效果。在Youtube上,你還能找到巴辛斯基當年在這件作品製作完成的階段,於紐約布魯克林目睹2001年911事件,攝錄下世貿中心倒塌後紐約的天際線,並將之與《衰變循環》結合,獻給恐怖攻擊下的受害者。

待回過神來,我驚訝於自已花了數個小時在這件作品上,從瀏覽433個版次中不同迭代之間的豐富變化,到追溯創作者的想法和參照,使我認識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也將我帶回二十年前那場讓世界為之震驚的事件迴響裡。


圖3|威廉·巴辛斯基,《衰變循環》

《觸技曲》的演算法不僅生成一件件圖形、像素與音樂的組合,也將你我的互動、記憶編織進它長篇的迭代裡。它既是視覺也是觸覺,是時間也是空間的藝術,更靠近你我從海邊撿拾珍藏的石子,某種喚醒回憶的物件,在全天候開放的幻想圖書館張開無數個迷宮,讓各種好奇、思緒和情感遊走和參與其中。《觸技曲》並非是唯一一件引人入勝的作品,而是與海量的生成藝術創作形構出不斷開放的公共空間,引導著我們進入不同的故事,螢幕此時像是面鏡子也是通道,將外部和內在空間聯繫起來,創造了出既公共又親密的遐思(Reveries)空間。


機器生成的世界:《QQL》


自2021年NFT與生成藝術爆發,其中最讓人著迷並取得空前成功的作品之一,是由美國藝術家Tyler Hobbs所創作的《Fidenza》[註6]。Hobbs運用他對生成藝術的理解力,將程式創作最基礎的技法之一「流場」(Flow Fields)運用極佳,更將結構性的曲線和塊面以不同尺度、紋理和顏色組織起來,生成富含表情的靈活曲線,再加上獨到的色彩方法和精妙拿捏的演算法,編織出令人驚奇的999件獨特長篇幅生成作品。

今年九月底Tyler Hobbs發表他最新的創作計畫《QQL》[註7],延續《Fidenza》不過度技術堆疊,盡可能運用簡單元素和技法的特性,《QQL》以圓圈為主要元素,流場、區域分割、隨機位置、大小與色版等眾多參數構成其演算法。這件作品也與一般長篇幅生成藝術作品「發表即販售、生成即鑄造」的既有模式不同,《QQL》並沒有選擇既存的生成藝術發行平台,而是部署自己的平台和智能合約,並分為兩個階段釋出:一是「演算即作品的《QQL》」,讓任何人都能以加密錢包登入網站(僅作為WEB3的登入形式,參與過程不需支付費用),藉由網站的操作工具全然隨機生成,盡情探索其演算法的可能性與極限,並將自己喜愛成果的保留在網頁空間裡;二是「面向蒐藏市場的《QQL》」,這個階段會釋放900張鑄造證書,並加以販售。唯有購買並持有鑄造證書的藏家,才能將自己從演算法中精挑細選的迭代鑄造成NFT,彼此共同塑造這件作品的最終樣貌。


圖4|以上9張《QQL》選自羅仕東以及社群上其他人所分享的生成結果

如同Tyler Hobbs的成名作《Fidenza》極高的市場價格,我或身邊朋友以及廣大熱愛生成藝術的社群,也大多負擔不起《QQL》這件新作。有趣的是,Hobbs在《QQL》這個計畫中不僅創造了盡可能奔放的「算法」(algorithm),也同時建構了探索作品的「協議」(protocol),兩者間的協同效應為這件作品創造了共融(inclusive)的參與空間,邀請每個人暫時繞開市場的聲音,鼓勵參與者探索演算法的極限,發揮想像力和觀點,以慶祝其不可預測性和偶然性的創造過程,允許更多具有創造力的聲音共同雕塑這件作品的身體與面容。《QQL》網站發布的第一天,社群自演算法產出50萬張圖像迭代,第48小時共達到了100萬張,在WEB3生態主要社群媒體Twitter上,許多人開心分享自己從《QQL》生成的成果。 

只要在Twitter上搜尋「#QQL」就能看到每個人分享的作品。你可以看到日月與潮汐、山脈或海洋,有像是河裡漂浮的樹葉,也有如遠方看不到盡頭的道路。草履蟲、海蝕洞、建築,另一些則是完全抽象無法辨明的事物。你可能會讚嘆於圓圈的聚散與尺度怎能落得如此精妙、均衡、充滿張力,對著一些巧合發出會心一笑,也品嚐演算法中的缺陷和不完美。《QQL》以尺度、聚散不一的「圓」作為基礎,像是原子形成宏觀的物質,一點一點拼湊出其世界。包含我在內,許多人更樂於替這些生成圖像命名,就像自己是《QQL》的創造者或它的發現者。我自己也將其中一張生成的圖像命名為《Mathilda & Léon》,只因喜愛演算法送給我的這份不完美、倔強和彆扭,以及它攪動我記憶中積了一層灰的人物、場景與畫面。同時我也注意到Twitter的分享推文,不只一人提到與自己的小孩一起玩《QQL》,它成為一個近乎無限並充滿樂趣的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我成為我們,擁有化作共享。


圖5|左圖是羅仕東從《QQL》演算法產出的一個迭代,因其勾起對電影《終極追殺令》(Léon)的聯想,故為之命名《Mathilda & Léon》並分享在Twitter上。


作為引擎的生成藝術


生成藝術所「生成」的並不僅是一張張圖像,若我們將演算法或協議代碼理解為語言,它便是關於記述、訴說與虛構,能擁有如言靈般的力量,去感染及喚起事物。生成藝術是抽象世界的沙盒,提供可探索的環境與多線的實驗空間。生成藝術是橋或通道,慶祝歧路之間巧合與偶然的交匯,價值間的交換與試探。你可以說它就像是台機器或是工具,重要的是我們能否藉由這樣的工具「找到自己的靈感,塑造自己的環境,並與任何感興趣的人分享他的冒險經歷」[註8]。生成藝術並非要告訴我們什麼是藝術而什麼不是,它更像是為了回應從未知遠方傳來的邀請而打造的引擎,乘載我們航行於非物質宇宙,引導我們穿過眾多雜音,並試著在新的維度、場域中探問詩意與精神性,創造新的美感或美學觀點。

最後分享於本篇文字截稿前(編按:10月中),我幸運蒐藏到法國藝術家Zancan發表的非長篇式生成藝術作品《Everything, made simple》[註9]。Zancan的作品以他訓練多年的演算法,表現出盡可能「自然」的有機曲線,細膩描繪花草與樹木而聞名。而在這系列新作中,他更進一步嘗試僅用一條線描繪、構成整個畫面。在作品說明中他寫到:「藝術家將這些點連接起來。漸漸地,他們明白自己是什麼,他們做了什麼,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突然間,一切都變得清晰起來: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宇宙,出生,死亡,生命本身。即使是最複雜的問題也可以歸結為一條連續的線。但是,它從來都不是一條直線。」


圖6|法國藝術家 Zancan 的作品Everything, made simple




註:

1.「靈魂綁定」的概念參見 Vitalik Buterin 文章:https://vitalik.ca/general/2022/01/26/soulbound.html

2. 迭代(iteration)是重複回饋過程的活動。在長篇幅的生成藝術作品中,每一次對作品演算法的鑄造被稱為一個迭代。

3. 鑄造(mint)是將數據轉換並記錄在區塊鏈上,成為具有時間戳記的加密物件或數位資產的行為。

4. 長篇幅生成藝術作品(Long Form Generative Art)可理解為基於創作者書寫、策劃的演算法,在相同的主題或美學下,可輸出品質一致且具多樣性的系列作品。

5. 《觸技曲》作品頁面:https://www.fxhash.xyz/generative/slug/toccata;藝術家的作品介紹網站:https://andreasrau.eu/toccata/

6. 《Fidenza》的作品頁面:https://www.artblocks.io/collections/curated/projects/0xa7d8d9ef8d8ce8992df33d8b8cf4aebabd5bd270/78

7. 《QQL》的作品頁面,Tyler Hobbs聲稱這個網頁將會「永久運作」:
https://qql.art/about
8. 這段話出自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美國六零年代反主流主流文化雜誌和產品目錄《全球概覽》(WEC)的創辦人。《全球概覽》以「獲得工具」(access to tools)為口號,以散文、產品圖鑑打造具DIY精神,自給自足的另類教育及價值觀塑造。

9. https://objkt.com/asset/KT1RJ6PbjHpwc3M5rw5s2Nbmefwbuwbdxton/787928



繼續閱讀其他文章

Bitman ⦙⦙ 一張藍色矩形圖片十二萬美元?加密藝術潮流自己決定

汪正翔 ⦙⦙ 昨日攝影,今日NFT

張寶成 ⦙⦙ NFT與藝術的三個斜槓:創作者專訪  

張寶成 ⦙⦙ 跨域對視:「藝術與 NFT」專題序言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