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rt & _______ / Art & NFT|NFT與藝術的三個斜槓:創作者專訪
分享 | 瀏覽數: 673

Art & NFT|NFT與藝術的三個斜槓:創作者專訪

Author: 張寶成, 2022年11月22日 12時54分

藝術與NFT的關係,這一年來眾說紛紜。這些「說」究竟有多少效益,實在難以捉摸。黑格爾曾言「米涅瓦的貓頭鷹只在夜幕低垂時起飛」,意思是人類的反思活動,要在行動告一段落後才真正展開。的確,細想、書寫和議論NFT,必須靜下心來。但,Web3可曾有一刻停歇?這個場域是永晝的,夜幕不曾低垂。

有別於前面的書寫者,本文轉向訪問創作者。面對各種疑難,他們通常不遁入沉思,也不急於找答案,而是繼續動手,在創作路上細嚼慢嚥。結果是脫出糾結的思想叢林,不多慮問題設定,答案可能不言自明。「藝術與NFT」的關係真的那麼重要嗎?就算重要,或許不是用問的或想的,而是用做的和體會的。

以下三位創作者跟NFT相遇的路徑各不相同,他們各自通曉不那麼「藝術」的一面。這一面可以是設計,也可以是工程,更可以是對特定媒材的關注,我以「/」使它們跟藝術並列。或許藝術與NFT的關係之所以面貌模糊、邊界浮動,恰與這些斜槓有關。


設計/藝術:往來主流與另類的劉承杰


初識劉承杰,是在今年二月台南鹽水的現場音像演出上。當時下了舞台,他總忙於聯絡事務,幾乎無暇談天;唯一一次細聊,是在某個彩排完的深夜嘉義酒吧,席間還有音像藝術家吳秉聖和莊勝凱──他們至今已多次發行NFT。

彼時的劉承杰,正忙於這半年來台灣最有名的專案之一Elysium Shell(極樂世界)。Elysium Shell的創始社群,是去年底自發生成的,不是因專案而人工催創;事實上,劉承杰和主責視覺設計的張以得等人,正是過往工作上的合作夥伴。劉在團隊中除了協助3D建模和影像導演,早期也積極串連各項人力,一定程度地發揮管理作用。Elysium Shell於四月份公售時,他又負責了Matrix DAO的視覺設計──另一項立基在協作和社群之上的投資型專案──忙得不可開交。

這樣一位NFT社群的深度參與者,不是沒有來由的。本身就會購置特定風格家具的他,近年也開始留意品牌服飾,「穿著展示了個人品味,就像收藏一樣。」他自信又開心地說。敏於畫面和外觀的這項特質,顯現在他初入區塊鏈世界時的選擇,當時「我只覺得加密貨幣是詐騙,知道有NFT時才相當興奮」,畢竟純粹的金融遊戲僅涉及數字和走勢分析,富含視覺元素的NFT卻能同時實現創作理想和經濟成果。

雖然如此,劉承杰並非「All in NFT」的狂人。他的大部分收入仍源於自己的設計公司;即便在投資方面,策略也相對保守。值得注意的是,他從小讀的是美術班,於北藝大四年級時自學動畫,畢業後才進入設計產業,最終獨當一面。如果我們把創作歸結為「from creators」,而設計是「for users」,那劉承杰等於在這兩端走了一遭,兼取所長。他的NFT行動也反應了這個特點:在以太坊上,更從藏家和設計者的視角來創作;在泰卓鏈上,則以個人創作者的身分來發行實驗和概念性作品。前者是主流,後者是另類,悠游自得是他的人生哲學。 


圖1|劉承杰,《Loops of the Matter (Three Chaneel)》,圖片來源:akaswap


圖2|劉承杰,《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圖片來源:OpenSea


工程/藝術:著迷互動作品的林逸文


去年底,我們Volume DAO一夥人於FXHASH這個泰卓鏈生成藝術平台認識林逸文,隨即將他拉入群,暱稱「林哥」。

資科出身的林哥,大學時不算用功,倒是很樂於自己寫一些小東西。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大四時,發現周遭同學都在準備研究所,他卻選擇畢業後當兵,直接工作;爾後,因緣際會下在巴黎找到機會,一待便是五年,此後更前往倫敦發展。一路走來,在程式編寫和視覺統合之間保持協調是主要工作,抽空進行個人創作則是維繫熱情的方式;甚至務實地說,當初找到國外工程師一職,靠的正是平時自發累積的個人作品集──這些多半是純粹的貢獻或分享,不賣錢的。

現年四十出頭的林哥跟未滿三十的劉承杰不同,不只對加密貨幣不太追蹤,原本對NFT更是反感。林哥直接說了:「自己的作品直接標價,甚至下一秒就被轉手賣出,這樣真的很奇怪。」然而,當他看到歐洲的藝術家朋友們紛紛以此取得成就,也就越加好奇。

接客戶案子、以此謀生,閒暇時創作、不做販售,這樣的界線在NFT的世界模糊了。個人創作以NFT的形式發行,直接就能獲得(自動化)收入,無須公司和客戶規範。然而,真正令林哥接受NFT的,並不是金錢和自由──何況NFT創作仍要面對藏家和市場的壓力──而是生成藝術特有的「智能合約」模式:創作者提供一組程式,卻能為藏家開出幾百上千版不同的作品。「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林哥帶著木訥的笑容歡呼著。

說到底,生成藝術的這套機制所昭示的,是一種互動精神。訪談中,林哥透過螢幕順道展示了曾在自家庭院進行的互動作品實驗,而此刻,本屆白晝之夜的作品「眾願太陽」便是他創作的生成互動式NFT,近日上架的「The Fire Within」則在熊市中點燃熱賣的大火。未來,他將有更多機會實現這些夢想。


圖3|林逸文,《
白晝之夜:眾願太陽,#0184》,圖片來源:akaswap


圖4|林逸文,《The Fire Within #83》,圖片來源:fx(hash)


媒材/藝術:沉浸在網路科技文化的賴火旺


三位受訪者中,賴火旺是唯一沒有從事NFT創作的,這樣的訪問或許較能引入外部觀點。跟劉承杰和林逸文相比,我認識她最久,而她也從另一個路徑深入網路科技文化。

賴火旺於中學期間並不擅長考試,很早就進入繪畫領域;此後,當過攝影助理,處理許多膠捲。直到於北藝大期間,原本興味盎然地以錄像為媒材創作,卻屢遭師長評為「藝術性不夠」。對她而言,這與其說是挫折,不如說是困惑,畢竟她曾以錄像作品榮獲香港與韓國的實驗影片獎項。

此外,憑著機器穿戴裝置,火旺也拿過臺北獎。訪談中可以感受到,從錄像到裝置,她擅長使用不同媒材,深究媒材內部的語言,至於是否採用當代藝術常見的方法,則另當別論。這或許是所謂「藝術性不夠」的原因吧?但,調度特定媒材內部的語言,難道不是「一種藝術」嗎?是否為「某種藝術」真的要緊嗎?


圖5|賴火旺,《人格的資本演繹》,2018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


圖6|賴火旺,《過期未來史》,2007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

基於這些困惑,此後數年,有了我們現在認識的「火旺教授」──她開始蹲點中國各大論壇和貼吧,積極留言,從神祕生物到人工智慧,成天跟網友密切討論或真或假、或重要或瑣碎的主題,不只觀察中國網路文化,也化身網民親身參與。在整個10年代中期,「火旺教授」的粉絲數以千計,翻牆來台求教本尊意見也是很稀鬆平常的。

穿梭於錄像和機器裝置之間的賴火旺,這兩年並沒有跟隨NFT這波潮流,但對此也不是全然無關。據火旺的觀察,在中國的討論區內,五六年前就開始出現區塊鏈的文章,她因此時不時地加以關注。近來在藝術家朋友張明曜的介紹下,火旺更逐漸熟悉NFT的邏輯,不管是社群運營還是作品內容。一路聊下來,當我跟她解釋NFT的各種機制時,她已不感到意外;問她NFT是什麼,得到的答案竟像是Web3重度使用者才會說的:「NFT更像一種『創造力驅動器』。」 

至於是否考慮以NFT來創作,不太跟風的賴火旺沒有正面回答,只說「還需要觀察」。要我說的話,別忘了區塊鏈的匿名特性,誰知道呢?

小結:從思到做,從物到人


在「藝術與NFT」的關係上,更多時候是敏於思考的藏家和評論家才插得上話。至於創作者,縱使自有一套想法,卻總是恪守生產的本分,旁觀靜默,偶爾才吐露心聲。的確,沒有思考,我們無法走得長遠穩健。但空有思考,卻也無法踏出實踐的第一步。對於試圖辨析NFT及其藝術性的人來說,購藏與鑑賞無疑是最好的田野調查,但進入創作者的社群和脈絡,跟他們交談,也不失為另一個田調的切入點。

本文訪談了三位創作者。從視覺行銷的角度來看,NFT跟設計有關;從數位藝術的角度來看,NFT涉及資訊工程;再從作品的物質載體來看,NFT則是一種以分散式網路為基礎的媒材。不同的行動者跟NFT相遇的路徑各不相同,就算遇到了,是深深著迷還是擦身而過也未可知。無論是否從事NFT創作,或採取什麼途徑從事NFT創作,從中抽取出他們的看法才是最具挑戰性的。




繼續閱讀其他文章

Bitman ⦙⦙ 一張藍色矩形圖片十二萬美元?加密藝術潮流自己決定

羅仕東 ⦙⦙ 生成藝術與擴展中的公私場域

汪正翔 ⦙⦙ 昨日攝影,今日NFT

張寶成 ⦙⦙ 跨域對視:「藝術與 NFT」專題序言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