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還能非黑即白──李澤藩美術館「生而為人─劉宗榮個展」
張晴文 | 發表時間:2023/06/08 08:02 | 最後修訂時間:2023/08/09 15:13
評論的展演: 《生而為人》劉宗榮個展 2008-2023
1.
「生而為人」個展是劉宗榮2008年以來一次創作全面的呈現,24件作品分屬5個不同系列。這段將近十五年的時間裡,很多事情都有了變化,不僅他的身分從學生轉為藝術教育者,他一直關心的台灣社會也有許多改變。唯一沒變的是他關心外在世界並願意付諸身體實踐的利他信念。
做為一個人如何理解自我,從而向外展開對於他人的理解和認識、成就自己和社會的關係,這聽起來是個永遠不會結束的人生課題,甚至在今日顯得那麼不切實際──更多時候當代的文化氛圍似乎更鼓勵人們放大自我、陷入無盡的表演,為現實裡關係薄弱的觀眾建立起某種角色形象。然而劉宗榮的作品反映的是他面對自身的疑惑,從私我的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之類的提問,他以毫不閃避的姿態迎擊,即使不見得會換來什麼令人滿意的答案。
對於劉宗榮最深的印象,是2014年苗栗大埔事件一周年時,他在被拆毀的張家藥房斷牆留下巨幅壁畫表達批判和抗議的那一幕。那年前後,台灣各地有多起都市更新和圈地發展的事件漸受大眾關注。後來我才知道,劉宗榮當年也是太陽花學運最早打破窗戶跳進立法院的人之一。「憤怒青年」的典型大概如此,他的憤怒驅使了向社會直接表達的行動;漸入中年的藝術家對於社會的關心仍在,在衝撞之外也想著如何讓自己的氣力產生更大的影響。這些歷程在本次個展以「生而為人」做為註腳,可謂劉宗榮創作的核心理念。
走進李澤藩美術館的展場,圓形空間的作品陳設讓人有如置身宗教性空間的環場感。此處的作品大致可以區分為兩個部分,2010至2012年間的聖像系列,以及2015年至今因為信仰而對生命價值有更多體會的新創作。早期的聖像系列包括〈聖像圖II〉(2010)、〈聖.容顏III〉(2012)、〈聖.容顏IV〉(2011-2012),皆為藝術家的自畫像。〈聖像圖II〉在晃動的姿態之下面目模糊,「聖.容顏」系列則是眼神渙散微微張口,人物頸間繫著平安符的紅線,並加上了頭光。這幾幅位於圓形場域中的畫像分別和新作交錯排列兩側,中央是〈基督的愛〉(2023),劉宗榮以近年收養的流浪貓為描繪對象,十字構圖背後隱約可見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的〈基督下葬〉,有濃厚的宗教性意味。圍繞本作的,還有幾幅以生命和信仰為題的新作,快速的筆觸之下表現作者對於生命的感悟,包括無常,愛,以及關於永恆的提問。
「生而為人──劉宗榮個展」展場一景(攝影:張晴文)
2.
美術史上,自畫像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家表達自我形象、身分認同和創造力的方式。做為一種自我表達方式,自畫像不僅是藝術家身分認同的建構,也經常牽涉虛構性和表演性,透過在自畫像中扮演某個角色的手法,在特定的造型、姿態和表情之下營造出一種特定形象,藉以表達他們對觀眾的期望和對藝術的看法。藝術家筆下的自我肖像,也無法擺脫其所身處的政治和社會語境,在畫中,他們往往表露出自身文化背景和身分地位。就心理層面而言,自畫像也是藝術家對於自我的揭露,藉以表達個人對於自我內在感受以及情感狀態的理解、探索,可以視為一種自我反省和自我認識的方式。
劉宗榮早期的創作多半以自畫像為題材,在對於自身的描繪中,展現從身體慾望到精神性嚮往的探問和追索過程。展場裡幾件2008年至2010年的「自體玩味」系列,以粉色的背景暗示情慾,寫實聚焦於身體局部。畫中男子穿著蕾絲貼身衣物,藝術家以幾分作態的身體質疑自我的情慾。2010年至2012年的聖像系列,同樣以自己入畫,這回對於自我形象的描繪則以相對模糊、晃動的形象呈現。在這一階段的創作中,他為自己總結了一個有些挫敗的探求經驗──完人的不可能。慾望與道德是這一階段畫作的核心思考,他體認到現實中慾望本能與道德之間的衝突,透過繪畫表達「追求神格化人格」的主張。當然這一理想不可能完成,而這一受困的矛盾也成為創作最大的內在張力。一幅幅幼嫩身體、甜美色彩下所呈現的,不是終於達致無瑕的努力結果,看來相當愉悅而美好的畫面反而有種蒼白。在自畫像的主題之下,畫中人物直視觀眾的眼光,其實在創作過程中也如同攬鏡一般地和藝術家對視。大方展露的身體、刻意的童稚裝扮,為眼前青春的肉體更加上了幾分造作的姿態,幼稚自滿、僅能關注自己的內在侷限,在寫實的筆調下讓人無法忽視。而藝術家將這樣的自我以聖像格式呈現,以宗教畫特有的頭光加持,有時甚至刻意仿造了宗教造像的手勢及衣著形式,放大了世俗昏昧和神聖之間的衝突之感。劉宗榮這一階段的創作直視自己的身體,也直視自己的慾望,然而這樣耽溺的自畫像將肉體和精神失衡的慘澹暴現,在大塊面筆觸之下,躁動不安處處可見。
(左)劉宗榮 自體玩味III 2008-2009 油彩、畫布 50x90cm,(右)劉宗榮 自體玩味I 2008 油彩、畫布 50x90cm(攝影:張晴文)
劉宗榮 聖.容顏VIII 2012-2013 油彩、畫布、金箔 半徑90cm(攝影:張晴文)
3.
展覽中,主要作於2017年的幾幅畫作標誌著劉宗榮新的一個創作階段。一系列作品將描繪的對象從自身轉往外在,然而事實上,這段期間他也正處人生的低潮。相較於之前的創作,遭逢生命挫敗和向內質疑的自己反而沒有成為繪畫表現的對象。劉宗榮在這段期間因揭露詐騙集團而吃上官司,在一次捐款的查核中,他發現受捐助單位並未依照承諾處理善款,進而揭發騙局,卻因此惹上麻煩,連親友也不諒解。勇於反對不公義之事卻不被認同,更別說難以招架的訴訟侵擾,隻身對抗集團的壓力,令人沮喪。這一系列的畫作尺幅不大,都是抗爭現場的再現,有幾分紀實的意味。這些現場氣氛的緊繃、衝突、激動,在畫裡全都以模糊消音。雖然被描繪的人事物仍是具象可循,但少了精微寫實的刻畫,僅存點到為止的揭發。對立仍可辨識,在人物的行動和衣著之間,掌權者與無能者的對比可見,模糊的身影也沒有清晰的面目。他們是任何人。這些劉宗榮也在場的真實事件,在畫中看來少了火氣,也沒有激情,沉沉的黑暗背景裡的執法人、施以迫害者,臉部被金色團塊遮蔽,面目不清。這樣直白的批評表現了他眼中「平庸的邪惡」。
劉宗榮「平庸的邪惡」系列作品(攝影:張晴文)
這一展區裡作於近兩年的自畫像〈身處黑暗〉和其餘畫作拉開了創作時空。時隔多年,好似藝術家回顧當時的自己,僅殘餘扭曲而疲憊的身軀。這也為主要展場中有了宗教寄託的自己能夠退一步開闊地檢視生命,提供了背景說明。
此後,藝術家的作品裡少有攬鏡自照那樣的自我畫像。現實的困難也消磨了耽美的理由。我想這在劉宗榮的創作裡是重要的改變。
4.
在彰化的務農經驗,啟發了劉宗榮「島嶼內視」系列(2018-2022)的創作。他將這些年裡種稻、除草,以及在台灣海濱淨灘的領悟,寄託在台灣海岸線的景觀描繪,也投射幾分人與自然共生可能性的想望。這系列的沿岸風景,塗滿了白色壓克力顏料,並且以白色油畫顏料畫出人造物。充斥在環境中的塑料、在白紙上堆砌的人工世界,以此暗喻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對環境的疼惜之情,以及其他對於流浪動物的描繪,都是他面對生命的同理及關懷所在。
劉宗榮 島嶼內視─不美麗灣 2018-2022 油彩、壓克力顏料 40x145cm(攝影:張晴文)
2022年之後,劉宗榮的近作更顯著地將描繪對象從自身轉往其餘對象。就繪畫的身體動態而言,因為受傷而造成提筆作畫的不便,在筆觸表現上可見揮灑的侷限,但卻也脫離了過去總是細緻理想的創作表面,轉而以虔誠的姿態和對其收養寵愛流浪貓的刻畫,反映其心緒。
劉宗榮 基督的愛 2023 油彩、畫布 227x145cm(攝影:張晴文)
劉宗榮「生而為人」個展呈現他自2010年代以來創作的關懷,從對自我身體的觀看,到對於涉入的社會事件、周圍世界種種雙眼所觀所感的環境、物種。對於這些人、事、物、地的觀照,體現了他對於生命的理解。創作似乎成了他現世存在與思想軌跡的紀錄。展場中,三個區塊的安排也呈顯了他看待世界的直觀視角──黑暗的事件紀錄,以及白色的台灣海岸,一則描繪社會,一則描繪自然,兩者在展場裡的相對,道出了此次展覽主題之下兩個主要的關懷面向,看似分歧其實並無二致。從展覽的布局來看,黑白分明點出了他看待世事的觀點,而展場中央充滿宗教性的氛圍,大概就是堅持以這樣耿直的態度闖入世間所必須配備的內在療慰。這個世界怎麼可能非黑即白,但劉宗榮長年以他寫實的畫筆去勾勒所有的關愛和疼痛,那些現實和理想的拉鋸成為「生而為人」必須面對的考驗,在近年新作中它們不再細緻完美,但或許更為真實,甚至還多了一股內在的蠻勁──那早已不是憤怒青年的血氣,而是在世間打滾需要的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