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陳泰松 / 短評李銘宸的劇演《戀曲2010》
分享 | 瀏覽數: 2493

短評李銘宸的劇演《戀曲2010》

陳泰松 | 發表時間:2014/05/19 10:09 | 最後修訂時間:2014/07/30 18:06

評論的展演: 2014新點子劇展-風格涉《戀曲2010》

短評李銘宸的劇演《戀曲2010》

地點:2014/05/16
時間:國家實驗劇場
圖版提供:李銘宸

李銘宸在劇演《戀曲2010》狠砸五支吉他,很難說不是衝著羅大佑而來,說:砸掉你的吉他。就算說不是,但砸毀有如震波似的,以一種換喻的連鎖效應,說它不會殃及羅大佑的身體感也是說不通的。好吧!且讓我們從容以對,把這項動作理解為李銘宸衷心替羅大佑未曾寫下歌曲《戀曲2010》所做的詮釋,也難保不會沒有絲毫的苦澀況味,縱使整場戲頻有笑點,但總是抑制它的爆發。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劇演《戀曲2010》每次遞給觀眾的感知是遽停的斷裂,成了一種暴力。我把它叫做「感知暴力」,是感知本身成了一種暴力,甚至還被提升為一種武器,不斷向觀眾襲來,狠砸吉他就是這種攻擊,毀掉了觀眾對聆聽音樂的投入,或是以此方式譜寫羅大佑直到目前尚未唱出的《戀曲2010》。就算李銘宸不是針對羅大佑的音樂政治性而來,這種暴力很細緻地貫穿這所有的一切,從台灣街頭的叫賣聲、日常生活的場景、電視新聞的雜碎播報,直到顯然是反諷雄偉但虛妄的中華民國國旗歌,還包括不能說出「我」字、否則得脫衣的敘述遊戲,也就是說,剝除主體、自我閹割的隱喻。

劇演《戀曲2010》是一部令人激賞的演出,劇導與演出者才華洋溢,配音、劇場設計與服裝穿戴作為一種行動的佈署,有效地組織了劇本的空間思維,使換裝概念化而飽含劇場敘事體的張力;它與其說是填補了羅大佑無法唱出台灣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的社會演變,倒不如說是李銘宸提出他自己對社會的批判姿態。走出小清新的民歌,走出鄉土寫實的批判,走出時興假象的流行音樂,迎向我們的是對國家體制的總批判,例如說,劇中有一幕是演出者頭綁布條的示威形象,逼近觀眾席的站立行動。讓我們掃除這一切,為了未來,套用班雅明所說的,清出一條道路而準備,猶如李銘宸那樣義無反顧的做法:狠狠地砸毀吉他!

 陳泰松 2014/05/19

 

相關評論

砸掉的一代──《戀曲2010》 --- 紀慧玲

當歌手從紀念物的碎片中伸出手來──風格涉《戀曲 2010》 [2014 特約評論人] 薄光

敘戲形式的世代差異 [2014特約評論人] 何定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