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郭昭蘭 / 第十三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分享 | 瀏覽數: 2596

第十三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 郭昭蘭 , 2015年01月12日 18時38分

郭昭蘭:第二季(10月1日-12月31日)

袁廣鳴《不舒適的明日》

展期:2014/11/1-30

地點:TKG+

藝術家以影像掃瞄的方式,拍攝諸如核電廠、廢墟、蘭與小學、廢棄遊樂園等地,影像一方面顯得奇觀但也同時不免直指禁地所在背後所暗藏的危機。這種特殊的凝視,ㄧ方面指射不安,卻同時給出監控式的視角,或許可以說,影像的奇觀性,正是建立在這可見與不可見的緊張地帶。

陳瀅如《屠學錶》

展期:2014/10/4-11/2

地點:葉偉立工作室

藝術家選擇下列發生在亞州的大屠殺事件:1987「小金門 三七事件」、1942「新加坡肅清大屠殺」、1975「紅色高棉 柬埔塞淪陷」、1999「東帝汶大屠殺」、1980「光州事件」。邀請占星家解讀者對這些在意識形態驅使下的屠殺、肅清的事件進行占星解讀,這個特殊的歷史再閱讀,使閱讀本身具有了某種具宇宙觀、與人際折衝面向上的視野。展覽現場呈現了藝術家針對這些特定時間下的星盤再描繪的鉛筆素描圖像,以及星盤閱讀者的釋讀文字記錄。藝術家似乎在這裡把那些理當被以「歷史」之名歸檔的屠殺事件,首先懸置起來,並提出一種嶄新的觀看現實的方法,這使得觀看現實的本身也成了一種值得注意的重要事件。「屠學錶」呈現為一種如時鐘的圓形,暗示着時間的週期形態,這剛好與歷史所暗示的線性時間相左。藝術家選擇手繪製作星盤的方式也在暗示對事件的呈顯進行的是與身體相關的再敘述。如此,國家、歷史、身體的命題、彼此之間的矛盾、甚至是無法跨越的系統疆界。似乎因此擾動、開展了。

蔡海如《喬伊拉克希的鏡花園》

展期:2014/12/13-2015/1/10

地點:福利社

藝術家蔡海如邀集與自己同為白色恐怖二代女的其他六位參與者,以參與式藝術計劃的方式,完成這次的策展。不同於1990年代以來有關228與白色恐怖展覽將創傷美學化、英雄化、紀念碑化,本展覽扭轉女性身體在過去論述中的缺席的問題,或許可以說是以小寫her-story,彌補於大寫History的侷限與不可能。展覽呈現為一種共同書寫的過程:至少它記錄了下列幾種敘述書寫的「過程」:1.白色恐怖相關敘述行動2.從女兒角度描述的家庭記憶敘述行動3. 參展者間的支持性團體互動過程。這些記錄不在標榜再現那個已經無法贖回的過往,而是書寫的過程,即作為參與者施為性(performative)的意義,因而這對過去總是因為社會普遍恐懼而隱藏身分的二代女們來說,具有「出櫃」的意義。

莫里諾周育正計畫

展期:2014/10/4-11/3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周育正的《莫里諾 Molyneux》其實把藝術家的身分的問題,變得愈發的尖銳,在體制批判的討論甚囂塵土的時候,周育正的操作正好與所謂的體制批判呈現ㄧ體之兩面。一方面他善用體制賦予藝術家的操作空間,將攸關藝術史、文化政治、美術館的白色盒子等體制問題當作觀念符碼加以重製、突顯,但是在展覽現場它並置兩個同等尺寸展間以提供觀眾思索框架對照的距離。這距離,以及形成展覽的體制本身,這種雙重性,也正好是藝術家作為公共角色存在的位置。

相關評論

戀物者袁廣鳴? --- 林志明

「不舒適的明日」與「土地計劃」的對照記 --- 郭亮廷

突如其來的崩壞_袁廣鳴的預知紀事 沈伯丞

雌雄同體但靈肉分離 --- 林志明

第十三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陳泰松

第十三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郭亮廷

第十三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紀慧玲

第十三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邱誌勇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 年度五項得獎作品揭曉!

第十三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張小虹

素語者與藝術權利 -關於「喬.伊拉克希的鏡花園」- --- 陳泰松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