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郭亮廷 / 第十四屆第二季提名名單
分享 | 瀏覽數: 2681

第十四屆第二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 郭亮廷 , 2015年07月21日 18時42分

第二季(4月1日-6月30日)

作品名稱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提名理由

聲活奇想小劇場《出入‧遊樂間》

2015/4/24-4/26

牯嶺街小劇場

以日常生活的器物融入打擊樂,雖然在現代音樂裡屢見不鮮,但這場演出用發條玩具、光影戲、魔術師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台灣夜市特有的、又便宜又炫麗的魔幻感受。尤其樂手們將一台收破爛的三輪車改裝成一架大型多功能複合式樂器,三人六手連打,很有台灣人用飛機座椅改裝客運巴士的實驗精神。便宜的聲音如何被回收,破爛的聲響如何被拼裝,令人期待這一切將如何玩下去。

馬華文學劇場—《我是一件活著的作品(高俊耀)》

2015/4/29-5/3

齊東詩舍

一道拉門把觀眾隔絕在和式屋內,將表演區限定在戶外的草坪,現場的聲響一律經過收音和變音,這齣戲創造了一種「音畫分離」的劇場。一方面,風吹動雨衣、粉筆跺在黑板上發出的瑣碎聲響,放大了畫面的細節;另一方面,現場聲音被轉化成尖銳刺耳的噪音,突顯了聲音之於畫面的支配關係,以及聲音或語言的暴力。而詩的追尋,不正是在聲響和意象的鬆脫和縫合之間,進行辯證嗎?

馬華文學劇場—《山瘟(區秀詒)》

2015/5/28-5/30

齊東詩舍

區秀詒的空間詩學不是來自間離,而是偏移:她像放映師一般勞動、換膠卷,投射出來的卻是一連串難以辨識的浮光掠影;樂手在現場製造出火車、叢林、流水、機關槍等音效,畫面呼之欲出卻始終不可見;忽然冒出一句粵語念白,但即使通廣東話的人也聽不懂。影像偏移為無法成像的光影,聲響偏移成看不見的畫面,語言偏移成聽不懂的聲響,若說這一切是為了表現《山瘟》講述的馬共歷史,歷史在此卻不是對照今日的明鑑,而是歷史迷霧的撲朔迷離。這是一種被反轉的史詩劇場。

再拒劇團《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

2015/5/21-5/24

臺南市安平樹屋

台灣日治時期的超現實主義詩人被討論得太少,或許是這個原因,再拒慧眼獨具,將這種少數文學挖掘出來,編排在安平樹屋的廢墟空間裡,詩裡的南島意象顯得非常艷異。演出之外,再拒還非常用心的編了一本小小的《渾沌詞典》,自由聯想的拼接詩文典故、社會事件、當代論述、勞工史等等,在演出之餘,反映出再拒以藝術的想像,對歷史進行片段化書寫的野心,以及透過歷史的殘片,為當代藝術賦予縱深的企圖。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