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新藝術獎 / 佈告欄 / Art & _______ / Art & Award│台新藝術獎20週年─在台新藝術獎二十年的軌跡中回看視覺藝術生態發展
分享 | 瀏覽數: 596

Art & Award│台新藝術獎20週年─在台新藝術獎二十年的軌跡中回看視覺藝術生態發展

Author: 馮馨, 2022年12月16日 09時19分

編按:台新藝術獎於2002年開辦,至今(2022年)已屆滿20年。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21年九月啟動「台新藝術獎20年研究案」,邀請呂佩怡、周伶芝、郭亮廷、馮馨四位學者、策展人,從台新藝術獎機制、入圍與得獎作品、藝評書寫與年度觀察報告、媒體報導等為研究材料,進行相關資料整理與議題爬梳,部分研究成果也作為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重要展陳資料。研究員呂佩怡、周伶芝、馮馨並將三篇專文改寫為精簡版本,紙本刊載於《典藏今藝術&投資》2022年12月號(no.363),頁88-99,網路版刊載於此。「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自2022年10月29日至2023年1月15日於北師美術館展出,詳細展覽與活動訊息見 taishinart20-next.com

2000年全球化的速度伴隨網路的發展與普及加劇,臺灣則是從解嚴後試圖衝撞體制的大鳴大放時代逐而收斂,官方美術館開始舉辦起雙年展,對外試圖提升臺灣當代藝術的國際能見度,對內試圖養成國內展覽從業人員,在那樣的時空下,臺灣的藝術生態環境是如何檢視自身,查看不足之處並試圖推進,台新獎無疑是其中一支回應整個生態體養成的力量。

2001年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台新藝術基金會)成立,隔年開辦台新藝術獎(以下簡稱台新獎),以一年度作為尺度,以展演做為評選標的與單位,20年共7300多天的日子,透過獎項作為驅使、擾動、翻攪生態的機制,其不單僅是一個年度性的獎項,因應評選而產生的繁複過程,使之與臺灣在地產生緊密的連結與累積。

圖1 2007 第五屆台新藝術獎 國際論壇2007第五屆台新藝術獎國際論壇,主持人林曼麗(右起)與四位國際決選委員Marie Collin、榮念曾、Cydney Payton、顧振清對談

獎項的擴張─試圖完備生態圈的結構

2003年時任國藝會董事長及台新藝術基金會董事的林曼麗於採訪中說:「在獎項機制上,我們考慮到,若僅僅為了給獎而給獎,是否影響的層面不夠深遠?所以我們才想規劃出,讓這個獎項不只是一個獎項,而是要成為能夠帶動生態發展的力量。」[1] 基金會的藝術總監石瑞仁亦明確指出獎項運作機制的複雜程度,即希望不只是頒發獎項,「也透過評選的過程,在藝術創作、藝術欣賞及藝術評論之間,打造一個能夠提升交加互動的頻率,打開專業對話層面的平台」[2]

評選過程以長達一年的時間軸,透過「觀察團委員」進行第一輪的年度四次季提名,並流輪執筆在媒體刊載的「每週藝評」;此外還有文化評論與當代藝術學者針對藝文生態發展的「觀察論壇」,以及伴隨著國際評審來台而舉辦的「國際視野」專題講演。對於這樣的安排,林曼麗於訪談中回應,除了希望刺激台灣當時藝文圈較為欠缺的觀察與評論,更希望建立與群眾的關係,此運作模式不僅是建立評審群的專業領域討論,也盼透過在媒體上的發表,引發群眾對藝文的注意與關心[3]。而台新獎的母體─台新藝術基金會,除了舉辦獎項,對於許多藝文展演活動的資源挹注,亦同時扮演了「贊助者」與「推動者」這兩種關鍵性角色[4]

此外,收錄在得獎專輯中的《視覺藝術觀察團總論》並不只針對得獎作品書寫,而更為面對於一整年度臺灣藝文生態的總盤點,並試圖點出一些雖未入選,但可視為生態節點的事件、展演或是年度性議題及發展趨勢,且透過不同觀察委員的背景與專長,作為一種彼此視角的相互映照,交織出觀看這片土地的年度文化樣貌。

圖2 高美館 東亞照明展場照「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大展」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視覺藝術獎作品——周育正《東亞照明》

藝術生態動向的年度捕捉


這二十年來的每年度盤點可以看出許多議題持續性的討論與走向。2002至2005年的討論從地方節慶與藝術節,延伸點出替代空間與其轉向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趨勢,並也關注由學生、年輕策展人、藝術家群體串聯佈網的展演發生形式。此外,非官辦之大型數位藝術展演如「異響bias聲音藝術展」(2003)、「台北聲納2004─國際科技藝術節」等,雖因台新獎的規定辦法而無法納入提名範圍,但仍被委員們注意,2006年第一場觀察論壇即是以「想望科技:臺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環境」為題,且針對新媒體藝術展演在地發展的討論一直延續至往後的每年度觀察總論。2006至2008年面對年輕世代的「頓挫藝術」與跨領域藝術則是兩大討論面向,前者引發後續年輕世代對於一詞的回應與行動[5],後者則是於「跨越跨領域藝術」論壇(2006)點出90年代發展至今的跨領域已從媒材、領域擴張至更為公共、面對社會的發展[6]。 

2009至2011年間的特展爭議,伴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與兩岸關係,三年間有著諸多對於官方體制下專業工作如何進行的省思,以及針對不同機制討論而起的策展與創作,例如周育正的「東亞照明」、秦雅君策劃的「雙盲臨床實驗」、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主辦的「臺灣當代藝術論壇雙年展」[7]、姚瑞中的《海市蜃樓─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畫》等等。2011年至2012年則是由檔案的討論延續至關於轉型正義的關注,同時計畫型策展與創作的發展已成為一種趨勢,過去對於展演認定的框架正在鬆動,林平指出:「『何謂展覽』、『這是什麼樣的展覽』的價值探討貫穿全年」[8]。2013年隨台新獎新制啟用,打破表演與視覺藝術分類,使得獎項的篩選與觀看標準重新定義[9],提名人與觀察委員兩種身分的整合加上不分領域提名,也讓過去深耕自身專業領域的藝評、學者、文字工作者,有了更多跨越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討論,當時的提名人紀慧玲回應這樣的機制:「跨領域的思維對新制平台最大的影響,其實不在藝術媒材、手法、語言的表現介面,是否跨界運用或摻和;而是藝術的表現與表達,從過去被鎖的在單一專業領域的評價,擴大到不同藝術介面的美學評價其背面作為奠基與發展的思想脈絡的共同評價」。

圖3 噪音翻土 20週年展場照 2立方計劃空間以作品《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獲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重新思考如何以「聲響」回應當代生活與經驗。之後並持續發展「話鼓電台」與「聲經絡」,現正於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呈現。

2014年隨「太陽花運動」獲得季提名,引發激烈關於「何為藝術?」[10]的辯論,同年度也有許多跨領域類型創作的發生,此外聲音之於視覺藝術體系中的位置、創作如何切入面對處理檔案/歷史,亦有不少的討論,郭昭蘭於其年度回顧寫道:「回顧2014年的展覽與表演,『地方性的轉向』與『聲音變成了形式』或許可以作為協助我們重新造訪這些藝術展演實踐的兩條軸線」[11]。而年度回顧的寫法也由過去由一位觀察委員作為代表書寫與彙整全體觀察委員的回顧,新制的年度由每一位觀察委員各自提出,可以更明確地看到每一位委員的視角,雖書寫上仍是以各自長期耕耘的領域為主,但彼此跨域交互觀看的視角也逐漸清晰。2015年藝術面對社會、紀實性影像、田野調查或是檔案作為創作的方法論趨勢更為明顯,在展呈上,由作品牽引出的龐大敘事,或是文本間的交互閱讀也是其一趨勢[12],此外當年度也有相當數量的原民藝術展演發生,揭示了全球化發展下地方性論述的拓展[13]

2016年歷經三年的不分類提名制度再度調整,更改為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分類,但維持最大獎項為不分類獎項。從2016年至2020年可以見到,過去近五年開始彰顯的幾個發展趨勢越趨成熟,例如檔案熱潮、全球化下的在地梳理、面對歷史記憶的轉化、田野調查式的展演/創作,同時更多跨域類型的創作、研究與合作,臺灣的創作者如何面對醞釀自身創作能量的土地,傳統與創新間的討論自2003年國際評審後小路雅宏的會後分享:「『台灣』是什麼?」、「『傳統』又是什麼?」[14]又再度被提出,但狀態已可以見到與十多年前思考的推進,來自香港的國際評審鄭樹榮於專訪中表達對2017年第十六屆台新獎的評審經驗,「讓他從臺灣的視覺藝術創作中看到一片土地如何在當代回應全球一體化、現代化,從傳統文化出發,產生既不完全當代、也不拘泥於傳統的形象」,「此次入圍的作品從不同層面描繪出了當代臺灣社會文化發展的狀況、展示了臺灣人當下所關懷的諸多議題,儘管不是全部,卻具有典型的意義」。

討論平台的生成


回看台新獎二十年的發展,2012至2014年採用不分類評選時期是對於當代藝術中視覺與表演藝術的一個衝擊,更是一個對於跨越領域間,直接扣問創作/展演發起最原初的「概念」做為討論基礎的收斂動作。後續雖重新改為分類視覺與表演的制度,但那三年間形成的討論與交互觀看至今仍持續發酵中,跨領域的發展越趨熱烈,構築與操作作品的元素更為繁複,許多已非過去僅憑單一藝術創作者可以獨力完成的狀態,跨域創作的發展也更彰顯出了藝術家個人或是團隊的策劃統合能力。

圖4 第15屆台新藝術獎 年度大獎  許家維《回莫村》作品圖檔許家維的《回莫村》獲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作品以撤退至泰緬邊境的國民黨軍隊為對象,透過實地探訪,融合紀錄片、偶戲、文學、田調等元素,探討台灣與亞洲、全球間歷史與政治交錯的關係。 

台新獎亦無疑見證著諸多概念與類型的長年發展走向,例如「藝術介入社會」、「檔案的轉化與使用」、「跨領域藝術」等等。這些一路以來的討論,從隻字片語累積成文章,擴展成專題與論壇,並有著時間性的積累,即便在年度頒獎完畢之後,這些走過的步履漸成為一種開放且可不斷回看的檔案。同時,伴隨著媒體轉型、網路科技發展,紙媒的衰弱也連帶壓縮媒體工作者發展企劃的空間,在眾多業配文字的生產下,台新獎的每季提名與持續討論,反而成為一個可以清楚掌握書寫與發言者觀點的討論平台,文字相對保有自我意識,且隨著年度觀察委員的追蹤,完成幾近全年度的盤查,對於整個生態結構中最動態發展的事件進行即時討論。 

2004年時第二屆日本國際評審後小路雅宏在會後提出當時不斷意識到的問題:「『台灣』是什麼?」、「『傳統』是什麼?」,以及這二十年間藉由台新獎不斷回問的「什麼是『當代』」?」、「什麼是『藝術』?」歷經近二十年,或許不同立場,或許多重答法,但台新獎的機制多少推進了這個討論平台的生成,使得多元跨域的交集空間存在。





[1] 謝慧青、陳佳琦 採訪整理,2003.05,〈前瞻眼光v.s.專業投入─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林曼麗談台新獎緣起〉,《今藝術No.128》,p.176-p.177。

[2] 石瑞仁,2002,〈整全與保鮮〉,《第一屆台新藝術獎專刊》,p.9。

[3] 同註1。

[4] 林平於《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專刊》中指出當年度除了第三屆「台新藝術獎」,由台新銀行贊助的「C04台灣前衛文件展」,亦透過議題和策展的組織性,對當下世代的創作能量和美感價值進行普查、觸動、型態導引、詮釋和連結。

[5] 自2007年7月開始舉辦的《失聲祭》即明確地以行動回應:「我們不理解是先有頓挫藝術家,還是先有頓挫藝評家?我們不理解為何這個世代的實踐,需要回應上個世代的追求?我們不理解為何噪音總要貼上『政治經濟』或『憤怒』的標籤?」,文字出自失聲祭團隊於首場演出前的宣言,網址:http://lsf-tw.blogspot.com/search/label/about

[6] 記錄整理:楊書寒、吳嘉瑄,2006,〈台灣當代藝術中的跨領域現象在探座談會〉,《典藏今藝術172期》,p.111-113。

[7] 當年度該展以三個主題的論壇進行圓桌討論,論壇一:藝術能量與城市轉型、論壇二:新類型另類空間的運作機制、論壇三:當代文化中的美術館政策

[8] 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2013.05,〈「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觀察團總論〉,《今藝術No.248》,p.169。

[9] 李玉玲,2013,〈誰需要藝術獎〉,《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專刊》,p.16。全文亦刊載於ARTalks〈Art & Award 藝術與獎項〉。

[10] 張小虹,ARTalks〈2014年度回顧觀察報告〉。

[11]  郭昭蘭,ARTalks2014年度回顧觀察報告〉。

[12] 郭亮廷,ARTalks2015年度回顧觀察報告〉。

[13] 張小虹,ARTalks2015年度回顧觀察報告〉。

[14] 2003第二屆來自日本的國際評審後小路雅宏於評選討論結束後提出的個人看法分享。出自:石瑞仁,2003,〈台灣藝術2003─從超低壓的環境中綻放出來的奇花異果〉,《第二屆台新藝術獎專刊》,p.11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