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鳳玉「日常事物__旅行」、 黃莉婷「Archi-textiles 肢 | 織 」、郭慧禪「遊戲迷宮 II」三個展
主辦人/單位:
新樂園藝術空間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3-09-21
結束展演日期:
2013-10-13
詳細時間說明:
展期:2013年9月21日至10月13日
開幕時間:2013年9月21日(六) 6:00 pm
幻燈秀:2013年10月13日(日) 3:00~4:30 pm
與談人:鄭文琦(數位荒原總編)
座談會:2013年10月13日(日)5:30~7:00 pm
與談人:徐秋宜(原生創藝事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亞洲大學時尚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鄭文琦(數位荒原總編)
活動地點:
新樂園藝術空間
活動地址: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巷15-2號一樓
三個展: 許鳳玉「日常事物__旅行」、 黃莉婷「Archi-textiles 肢 | 織 」和郭慧禪「遊戲迷宮 II」,將在2013年9月21日起,於新樂園藝術空間舉行,三位女性藝術家以她們熟悉素材如織物和日常生活材料、多媒體錄像等,作品語彙如一種從主體連結到環境、內在到外部世界的的閱讀,她們分別以不同主題與素材,探討她們自身與如日常生活、空間與身體和虛擬世界等關係。
藝術家許鳳玉從服裝設計的養成訓練裡,在「日常事物__旅行」展出中,融合服裝的設計概念和素材,與生活裡最稀鬆平常、隨手可得之物,如服裝物件、象徵開合與內外的拉鍊或者廢料作為創作材料,這場超越這層對「物」的功能性框架的創作裡,她試圖從日常之物轉開一種綺想(fantasy),如果日常生活是平淡的、規律或者勞動的消耗,那麼這份綺想,正是讓我們發現某些潛藏其中、經常被忽視之物,如旅人之所以戒不掉對旅行的需求,正是因為旅途過程裡隨機蹦出的新奇感,錯亂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因循的規則、既定架構的規範。
鳳玉使用服裝設計的概念與日常生活素材的結合,正如藝術家黃莉婷連結起織物(textile)和人的環境般,都透過某種關係性的想像。莉婷過去有建築和空間設計的專業訓練,她將織物視為環境與人之間的一種介質,織物從作為衣著材料 - 皮膚的延伸,從蔽體之物到傳遞符號與功能性的社會訊息,它可以被可被標示、被分析、被解釋,也同時在精神的建構上,重現關於空間及其生活意義的形態;「Archi-textiles 肢 | 織」展出作品裡,莉婷試圖用色彩的流動性,創造某一個無限延展的空間,鮮明的色彩在虛構的空間裡舞動,律動感是身體擴張的方式,當它構成現實生活的尺度和幅度時,所欲尋求的,是在抽象與似具象之間,如「建築織物(Archi-textiles)」般,在虛擬與實在的遊戲裡,試圖跨越一種不可確定性。
如果說,莉婷的作品是身體感知空間、創造空間尺幅的可能性,那麼藝術家郭慧禪則試圖從另一種抽象的空間尺度 - 虛擬的網絡世界,來探討個體內在的存有意義。在「遊戲迷宮 II」展覽裡,慧禪以錄像為媒材,從近年的生活經驗和兒童玩具的造型結構中,發展象徵內在世界的迷宮,在有機式的遊走中,反映環境與人的關係,思考個體的存在價值與方向;這來自人們身處一個訊息流竄的社會,新媒體的啟用改變人類獲取知識、與他人交流的方式,重新分配人類感知與對外部世界的認知,這場生活方式的革命,如慧禪在創作中思考著,關於新媒體工具的使用和人類感性基礎並存的矛盾:「當電腦成為創作工具時,創作者除了傳統藝術美學和直覺外,操作電腦時所需具備的理性邏輯思維、整合能力,是否會影響或提供創作者其他有別於圖像思維的創作方向?」
的確,網絡時代給人們一擊重拳,人們將越發現他們身處一個更扁平、更解構、更斷裂的社會時,不禁重新細索來自日常生活的各種信息,它們被何承載?被擴張?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一層層剝開作為「人的延伸」的媒介內幕時,他曾提到,「藝術家是唯一覺察到當前本質之人。」當人與人的交往不再需要透過直覺性的感觸,而是經由去感官化的交流經驗時,虛擬時空裡自身形象的設計,如人們身穿的衣著,由圖像和文字建構一系列等待被社會認可的符碼,人際交流建立在虛構的身體上,人們逐漸身處的是去邊界化的空間;世界重新被感知、也被重新定義,藝術家以特殊的身體轉化物質材料、創造某些質感,在三個展裡,或許如一種流動感的閱讀,在關於人們感知的生活與其意義、身體與其抽象或似具象和實在到虛擬的空間關係,似乎讀到了藝術家們不是在覺察世界,就是在創造新的感知。
費用說明:
Free
活動聯絡電話: 02-2561-1548 活動聯絡人: 曾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