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主辦人/單位:
台北市立美術館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8-11-18
結束展演日期:
2019-03-10
活動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
活動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以展覽標題為起點,檢視生態系統自身不斷遞變流轉的特質,並探討這樣的特質如何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實踐上。因此,鑑於當前資源的短缺與氣候的急遽變化,本屆雙年展試圖在為時未晚之前,提出二十一世紀最迫切的環境相關討論。本屆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認為,當前的生態議題應該被更密集、更公開地加以思考。為了打開與國內外廣大觀眾的對話,《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採取跨領域的參與形式。雙年展啟動全新的嘗試,希望能將生態意識發展為一種持續且普遍的思維,而不單只在美術館裡呈現。
為了生存,人類自文明之初即開始操縱、強化我們的環境。從發明車輛、發展農業,到發現賴以照明家園的化石燃料,再到種種促成旅行、通訊、貿易與現今資本主義的進步科技,我們一直在找尋改善自身生活與福祉的新方法。
然而,這永恆向前的步伐,今日看來卻正踏上生態毀滅之路,而非積極正面的進程。位於一座亞洲小島首都的台北雙年展,尤其與這個主題息息相關。亞洲由農業轉型為工業社會以來,儼然已經成為整個世界的工廠,維繫的不僅是自身,甚至是全球的經濟發展,卻大幅犧牲了環境保護。如同許多發展中的亞洲城市,臺灣全島眼下面臨著工業化、都市發展與全球經濟壓力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甚至因為溫度上升與極端氣象遠遠超出全球平均值,而被形容為全球氣候變遷的縮影。
隨著世人逐漸意識到其迫切性,以及想要保護這顆行星的共同責任感,過去單純用科技來推動人類向前的心態,如今正調整為尋求新的、複雜的,且具實驗性的永續計畫——這些計畫同樣也照顧到人類以外的其他生命。跳脫人類本位主義,我們所接受的是各種更普遍、更全面的路線,例如系統思維,亦即將整個星球視為一個整體,當中各種生態系統相互依存,並棲居著彼此共利的多樣生物。
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奠基於成員之間的共生、互利與合作。既然全球環境問題愈發劇烈複雜,人類或許可以師法自然。生態問題的解決已經不能光靠個別領域的單打獨鬥,體認到這點,《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主張不同學科之間的開放合作,據此得來的生產力可以促進創新的思維,並且打造不同既往的解決方案。曾幾何時,這還只是科學專屬的範疇,如今我們則有必要在研究或實踐上,找出與此議題關係密切的其他聲音:包括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NGO)、社會學家、社會運動人士與藝術家——他們擁有天馬行空的思考能力,能夠想像及創造不落窠臼的解決方案。
因此,《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邀請藝術家、科學家、社會學者、都市規劃者、社會運動人士、理論學者與非政府組織等,一同發展作品,規劃活動與研究計畫,檢視這個星球上多元的生態、經濟與社會結構,並揭示其所仰賴的互通聲息模式。儘管本展將不同的領域同時呈現在一個平臺上,卻刻意避免流於單薄的生態系統原理解說,而是將臺北市立美術館重新界定為一處協調、轉型、合作、傳播與吸收的論述空間。生態系統不僅是彼此相互依存的結構,同時也和周遭環境持續對話,所以,要成為一個完整運作的生態系統,北美館必須敞開門戶,廣納在地的聲音與視角,其中許多是來自藝術之外的領域。在《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裡,這個任務被分成三條路線:處理美術館和當下環境議題的關係;認清美術館作為一個可以融入在地社群與文化的社會參與者角色;以及在全球層面上,確保美術館能促進不同領域與機構之間的合作。因此這展覽可被視為一種體制批判,顛覆人們對美術館最傳統的想法,讓它不再是那個用來沈思物件的靜止空間,完全抽離了自身所處的環境。
在形式上,《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集結了新的大型委託計畫與現有的舊作,以及其他領域的媒材,例如紀錄片、建築、文學與檔案研究。為了符合雙年展對生態系統的編排與傳播精神,現場將有一連串工作坊、活動與研究論壇,逐一審視、涉入上述層面。這些行動加強了雙年展自我反思的能力,成為一個活的有機體,並能夠使國內外大眾參與知識的建構,一起為當下和未來的環境問題,想像出別開生面的解決方案。最重要的,這種針對美術館進行的包容性、跨領域重建,無疑為機構實踐提供了更為動態的新典範,為當代的博物館學思考做出貢獻。
以是,我們可將北美館視為本屆雙年展的中樞神經系統,其多樣化的國際相關論述超越了硬體建築的限制,達到多方的共振,成為一個更大的、全球性整體的一部份。如此一來,雙年展的所有層面都有助於建立一種包羅萬象的視野,讓世人看見生態系統如何發展、再生與彼此影響,而這一切皆有賴於整體的合作、包容性的系統思維、順暢的溝通,以及對於改變的全新適應。
相關評論
台北雙年展_(二)藝術做為自然的幻肢? --- 吳介祥
台北雙年展_(一)美術館做為庇護區? --- 吳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