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與自然一起走下去的未來方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分享 | 瀏覽數: 1183

與自然一起走下去的未來方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2018年12月13日 21時21分

評論的展演: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本屆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共同策展,在此大型策展之中,以邀集來自各領域的作者,建築師與社群,以「參與者」而非以藝術家為主體構成展覽、並意圖結合觀眾的參與行動,將此展成為一平台,成為生活、自然與未來想像的發言場域,創作之於開啟對話空間,且收納於此產生之連結與效應。

 

而如題所示:「後自然」將要揭示的,一個超越人類已知的世界範圍。於是還有什麼讓人驚奇?此展出中,在科技與生態觀察的著力點中,更對未來提出預示一般的精采表現,例如作品《菌絲網絡社會》,以全球性節點連結持續形成,藝術家弗朗茲.薩韋爾、太郎、馬丁.豪斯、鄭淑麗並在全球各地布下網絡節點,以此現場裝置溫室中生長且「發聲」之菌絲體—靈芝,形成世界人類網絡的路徑想像,此作品現場裝置於觀眾上空,觀眾在其下遊走,地板上則擺放數個音箱,其中播放自感應器等科技方式轉化的生長「聲音」,有如顯現了人類不可知的另一溝通之可能性,人們想像不到的自然界中的「社會」行為,而此超乎感官之外的世界構成,觀眾在其下的即興布局,共同合成了可見與不可見總和之社會顯像,生態連結的不可思議事實,這是人類以自身為主體構成的世界意識之外,得以透過自然,運用自然為材料進而與自然合作的方法,或許在科技盡頭處更有仿生的空間,而科技藉讓「自然講話」也向前推進,接著,人類是否需重新評估自我的定位?

postnature

 

承上,本展出內容中,聲響的作品眾多,對於聲響的挖掘除上述對於將原本以為無聲的,得以擺佈的自然轉化成可見的聲音外,其他如往深海尋找聲音之錄像裝置《聲海》,以及范欽慧之行動計畫—透過藝術家郭雪湖1928年的畫作《圓山附近》中,與民眾依循其寫生路徑所呈現的「聲景」將此路徑自然歷史變遷透過行動與聆聽呈現,另《新伊甸園——太陽能昆蟲生態箱》由電子元件組合的昆蟲擺放於枯枝上,藉由手電筒照射而發出如蟲鳴般的響聲,提出未來自然生態被科技、甚至廢料給取代的可能性,會「發聲」即是有生命嗎?此「後自然」將是生是死?機械動力裝置如蕭聖健作品《歸》,意圖打造鳥兒群聚黃昏中的大樹上之意象,聲響是鳥鳴嘈雜,然懸吊的方形木箱不免覺得是棺木一般。

postnature1

 postnature2

將自然帶入美術館,引起感官感受的沉浸是一方向,除聲響/聽覺之外,氣味的引入如薇薇安.蘇特之作品《拉拉山.帕納哈切爾》,將壓克力彩與魚膠、微生物等有機物質混合,形成展間中「生機勃勃」的特殊腐味,另入口之大型裝置《顛倒的樹(映射)》,則是無土枯樹上下顛倒懸掛,那自然物體卻了無生機之時。藝術家朱利安.夏利耶將電子廢料重塑熔岩之作品《變質岩》,其仿自然岩石造型,實則廢料的內涵,精準的提出當科技發展後果至今深刻介入地質,於是未來將有如此的「自然產出」。張碩尹之裝置與公眾參與作品《溪山清遠》,以空污中的微塵浮粒收集,製成墨汁再集體創作,以集體創作行動進行對空污的批判,其他如《凱道運動場》原轉小教室之現場抗爭記錄,裝置與小講堂活動,與《1993 臺北八里海岸嚴重侵蝕,碉堡地標變遷》、《印樣白冷圳》等記錄影片,皆自外進入美術館,達成傳講更遠,激起關切的目標。

 

然而,關於自然與社會,自大眾自外圍,回到個人感受,吳明益之作品《人如何學會語言》中,彩色插畫的細緻詩意,與優美而深切的文本,則又帶著觀者走回內在感應自然,寂靜尋找與自然一同走向未來的方法。

相關評論

台北雙年展_(一)美術館做為庇護區? --- 吳介祥

台北雙年展_(二)藝術做為自然的幻肢? --- 吳介祥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