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2018年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超日常」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2009

2018年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超日常」

主辦人/單位: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8-11-21    結束展演日期: 2019-01-22

活動地點:有章藝術博物館、九單藝術實踐空間、北區藝術聚落

關於展演:

「藝術使生活比藝術更有趣」

── 羅伯.費理歐(Robert Filliou)

文/張君懿


那滿額皺紋、年老工人般的《多疑聖托馬斯》(Doubting Thomas),魯莽地將食指探入耶穌的肋骨。如果我們朝著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Caravaggio)所再現的這幕「日常」手勢望去,免不了看見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畫裡日光斜照下倒著牛奶的婦人、庫爾貝(Gustave Courbet)的捆石工人、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農田裡的拾穗婦人,乃至馬內(Edouard Manet)所描繪的蘆筍,甚或回想起早在15世紀初便堅持以回到現實的方式刻畫日常一隅的范艾克(Jan van Eyck);從自然主義、寫實主義、達達、新達達、普普藝術、集合藝術、新寫實主義、激流派(Fluxus)、偶發藝術、貧窮藝術……至今,若藝術實踐進程早已讓藝術一步步從完美神聖的殿堂走入「日常」,那麼,走入「日常」後的當代藝術何去何從——「日常」是否一如往昔仍為驅動藝術實踐的創作資源之一?而若人們熟悉的「日常」總是有所遮蔽,讓人無法直視生活本身,從藝術折返日常是否能讓我們洞察生活?

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以超日常為展題,集結來自法國、美國、奧地利、盧森堡、日本以及臺灣等地的藝術家;首先邀請臺灣小說家駱以軍,沿著「北區藝術聚落」與「九單藝術實踐空間」這一片巷弄蜿蜒的展場空間,書寫一部揉合日常生活殘影、以及曾經於此發生之作品片段的小說《翻牆者》,以此作為第一件介入雙年展的作品,揭開本屆雙年展的序幕。受邀參展的藝術家,繼而以此小說以及展場空間作為創作發想的參照,以接龍的方式分線發展,而作品在個別發展的同時,亦成為其他作品的參照對象,彼此漸次勾勒出隱形的聯動關係。由此,以展場空間為主軸書寫而成的小說、以小說為創作發想參照的作品,在互為文本的過程中,漸次開啟一種介於作品、文本以及場所之間的多層次對話,交織出相互指涉的意義網絡,一如層層疊疊的複寫跡痕,積澱成如羊皮紙般的隱跡文本。

如此從日常衍異的超日常,不只停留在日常的再現或轉譯,也並非源於與日常之間的斷裂,而是藝術創作主體在不同的現實切面之間,經由對日常進行拆解與重構的各種藝術實踐而重返日常,並在重返之中揭示日常的原始獨特;透過與日常拉開距離,從此間的依附關係中尋獲參照點/可把握/可超越之處,以將日常化為可賴以創造的無窮資源;猶如於日常的內在輕劃出一道摺痕,讓日常的既有向度在微微轉向之際,指出陌生未知的他方,將日常帶向似近却遠之處,賦予它原本沒有的將來。藉此,我們希冀開啟藝術與日常的多重對話關係,並於展期間透過一系列的論壇與工作坊,逐步揭開「藝術工作者們的日常」,邀請觀者穿行在充滿皺褶的想像與思考空間,覺察一層又一層被挪用、變形或轉化的日常:越是超日常,越是回到日常。

 

策展人/藝術家:張君懿


巴黎第一大學美學與藝術科學研究所造形藝術創作博士、法國魯昂藝術學院造形藝術創作碩士。曾榮獲德國「格爾達・漢高」(Gerda Henkel Stiftung)與法國「遠見與創新」(la Fondation Prospective et Innovation)學術研究獎學金,於法國人文之家世界研究學院(le Collège d’études mondiales, FMSH)進行博士後研究,師從法國當代知名思想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旅法期間受邀於巴黎、紐約、北京等地之美術館、藝術中心及畫廊展出,並先後獲文建會以及文化部補助,前往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及洛杉磯第十八街藝術中心駐村。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有章藝術博物館典藏研究組組長。

  

相關評論

時光幻境:電影場景的「超日常」(Daily+) --- 孫松榮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