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眠》劉曉蕙 環境錄像線上展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22-05-29
結束展演日期:
2022-07-14
《白晝之眠》劉曉蕙環境錄像線上展
展覽時間:2022.5.29 - 2022.7.4
展場網址:https://www.goodunderground.com/daytime-of-sleeping/
《白晝之眠》線上開幕暨座談:不行為的行為
時間:2022.5.29(日) 14:00-16:00
與談人:
田名璋(策展人)、劉曉蕙(創作者)、吳思鋒(藝評人)
視訊會議室連結:https://meet.google.com/csa-gydb-kzk
|策展論述
文 / 策展人 田名璋
在工業革命之後,人與自然的關係產生劇變,人類開始大量生產和消費,物質文明席捲全球,我們所處的環境與自然的關係漸行漸遠,人類看似可以獨自地在自己建構的城市生存,越來越人工化的人類世界。不過,在上個世紀末開始,因為人類的過度使用自然,也讓大自然產生反撲,全球性的環境變化帶來了無比的災難,在這二三十年來是極大的改變,我們像溫水裡的青蛙一般,雖然面臨災難,但在各種權利力量的拉扯妥協之下,只有消極的對抗。
在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電影「飛向太空」(Solaris)裡,有著隱含的環境子題。片頭是非常「泥土」的家,之後就直接進到太空艙的主要場景,完全脫離地球/土地的非自然空間,
主角經驗了許多超驗現象,除了暗示著外太空有著神秘enigmatic的能量之外,也暗示了人類科學理性和生命情感的矛盾。這是對於遠離自然(觀念和距離上)的最深層反思。
曉蕙的白晝之眠錄像創作,是在自然與工業混雜的環境裡,在白天和完全暴露的情況下,反其道而行的讓人們睡眠,如同我們現今遇到的全球性災難一般,人類就像赤裸著身體,無包覆地接受著外界各種環境元素的干擾,無法躲藏,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養人生息的睡眠反而成了焦慮。另外,人們也無法預知睡著之後,在無意識之下,伴隨而來的會是何種處境,這或許是做為每一個個體的人類最深層的焦慮,這也反應了在赤裸環境下,人們的脆弱不堪。
而錄像裡的曉蕙在執行一個奇特的任務,用海水、麵粉、果實等,畫出疆界,像是保護著睡眠者一般,尤其在此最脆弱的時刻。但這作用是徒勞無功的,在這海與地的交界處,海浪、消波塊、廢橋、漁船、飛機、沙灘車等強烈的干擾下,一人的微弱力量,無法抵擋這巨大的外在因素,而她以此行為來宣告,微弱地做著她心中的保護實踐。
這次的環境錄像線上展覽,除了反應了環境劇變下的全球情境,我們也因為近期疫情影響,人們無法面對面,我們期望透過網路聚集一起,而這也是回應這未來有可能(或是現在已經是)的世界景象,如何透過網路世界,讓觀眾可以親近藝術,在環境議題下,反思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我們該何去何從,透過藝術家的提問,激盪一波波的內心漣漪。
|藝術家 劉曉蕙
高中時代開始學習紀實攝影,藝術創作內容以關注人類和自然環境的關係為主; 2000年於花蓮七星潭海岸開啟環境藝術創作,2010 年後嘗試結合地景裝置、行為藝術、裝置藝術交互呈顯,2017年後進行錄像藝術為主,自身由身處觀景視窗後面攝獵影像,進而謀劃自身行為入境涉入影像之中,讓「我即是風景」自然成其為是;近期她的創作邀請民眾參與環境錄像的行為藝術拍攝,其環境錄像作品猶如天地間劇場人與萬物互為彰顯的宇宙詩篇。
|策展人 田名璋
自1993年從事藝術創作以來,長期聚焦在鄉愁此一主題上,探討個人離開「家」之後,對於土地和親人的思念。2010年開始探索自我的童年,回到故鄉挖掘孩時的記憶。2013年以來,對於自己身處的台灣街頭景觀有深切的體悟,認為是台灣人表現生存與創意的文化特色之一,開始系列的街頭景觀創作,儼然是一種對台灣文化是什麼的深刻提問,可視為作者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一解鄉愁及追求認同的過程。創作媒材主要以攝影與錄像為主,依據內容需求,會以裝置形式呈現。近年除了教學與創作之外,也投身在策展工作上,在校內推動自由場域創作的「東華角落藝術節」,校外則經營「好地下藝術空間」,做為個人創作與協助他人創作的理念開展。目前專任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並為好地下藝術空間藝術總監。
主辦單位│好地下藝術空間
贊助單位│文化部
相關評論
「經驗」的聲音《白晝之眠》 --- 吳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