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國美館《世界之島》 
分享 | 瀏覽數: 1117

國美館《世界之島》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4年07月28日 10時20分

評論的展演: 金啟平 x 吳冠穎:世界之島


圖版提供|陳韋鑑


    科技藝術或許為我們帶來新的觀看世界的方式,但是觀看的同時,我們也關心在這樣新的觀看方式能否帶來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世界之島》試圖以新的形式呈現訊息間的交互作用,但是在帶領觀眾理解的過程,藝術家或館方可能需要更多的投入。

  6月7日至8月17日,國美館360度環型展場舉辦《金啟平x吳冠穎:世界之島》,一進展場可以看到,在展場正中有氣球飄在風扇上,旁有五個臺座上有可動式機械觸手狀物,似乎隨著螢幕而有伸展活動,第六個臺座上無機械但是會發光;環型螢幕上的影像呈現有類似羅盤、地球等圖像,以及紙狀表面如沙漠的大塊面與十餘個小圓球等幾何圖形,彼此互動。

  根據單張上說明,該作「收集了海洋的不同溫度數據,再將這些資料視覺化,」而在展場中的水母狀裝置則是「呈現出資訊間的交互作用、牽連或排斥」,作者宣稱,《世界之島》擁有一個月內海洋的每一個溫度,每分每秒的數值變化,引發影像細微的改變,沒有片刻相同。

  對觀眾來說這是個困擾,因為影像似乎是循環播放,彷彿變化是有周期而非"沒有片刻相同",當然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比喻"的筆法,只是由這點來看,依然有著些許的困惑,如果將海洋的溫度視為喻體,而作品中的各元素是喻依,那麼元素間的關係就會是我們試圖理解的喻詞,這並不是要去提問,藝術家為什麼要呈現海洋的溫度變化,而是試圖理解,在這樣的比喻過程中,藝術家是否有釋放其他訊息。

  不過很可惜的是,作品中出現的各種的元素以及元素間的關係很難成為觀眾理解的進路,這並不是說藝術必須清楚明白的提供單一解釋,但是在觀眾無限發散的理解可能中,更需要藝術家提供進入理解的架構,如何拿捏理解進路,讓觀眾在無限可能的理解進路中,最後依然趨向藝術家的企圖,正是考驗藝術家的難題。


圖版提供|陳韋鑑

  

相關評論

複雜資訊視覺化下的生活世界:評金啓平 × 吳冠穎的《世界之島》 --- 邱誌勇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