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被現實阻擋的招喚--談献華個展「限時空運—從神格化走向時空採樣 」
分享 | 瀏覽數: 1408

被現實阻擋的招喚--談献華個展「限時空運—從神格化走向時空採樣 」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03月24日 10時20分

評論的展演: 「限時空運—從神格化走向時空採樣」談献華個展

  在光可鑑人的金融機構大廳中,錯落著幾具大型施工機具的片段殘件與幾尊有著佛像面具的工人身體銅像;從有檯座的傳統雕塑到現成物翻模後與現場空間互動,談献華展現以傳統與當代的表現方式,與當代的議題進行對話。

  3月14日至4月29日,在台新金控大樓一樓大廳,談献華舉辦個展《限時空運—從神格化走向時空採樣 》,展出作品分為原件塑料翻模的大型機具四件,包括連續壁挖斗,水陸用怪手履帶與破碎機關節等看來眼熟實則陌生的機械,其中履帶是最明顯顯現出被切片的剖面,破碎機關節上則是擺放一個工人用的手套,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家翻模的時候是連履帶上的落葉與碎土都一起翻,等於是工作狀況的採樣;銅像的部分則是戴著地藏王菩薩面具的工地小工、戴著彌勒佛、觀音大士面具的土水工,以及飛天仙女面具的搬運工;很容易被忽略的是一盞由天花板垂直至地面的工作燈,仔細看會發現工作燈泡也被切開,彷彿進入大理石地板裡。


圖版提供|談献華、攝影|蘇綵宸

  從創作脈絡上來看,藝術家從過去傳統檯座上的雕塑開始,就關注工人形象,在精彩的造型上,加上了佛像的象徵,這其實是可以雙向解讀的,可以說是底層工人肉身成佛,但未嘗不能進一步解釋為給工人戴上佛像面具,但是工人依然是工人,因為仔細看,佛像只是面具,而且工人在佛像下失去了個人面貌,從此成為慈悲或是被慈悲的象徵。

  而到了這次的個展,藝術家更進一步地將工人的工作場域藉由機械呈現,工人在完工以後還有可能以其他身分進入銀行,但是大型機具則是很明確的指涉工人建設的過程,大型器具的再現,強調了工人身分在銀行中的消失,但是這樣的消失卻被藝術家以藝術之名招喚至現場,這個現場融合過去與現在,存在與消失,更有趣的是這樣的招喚在銀行大廳光可鑑人的大理石地板上同時也呈現了類似質感的剖面,仿佛藝術家的招喚被現實阻擋。

  這樣的阻擋其實是很文學性的,強調的是地面/檯面下的工作者形象,尤其是燈泡的剖面,讓"地面下"的語彙被畫龍點睛地強調出來,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最近新聞提及關於北捷廿年前錯誤施工方式導致工人罹患潛水夫症至今求助無門,以台灣的勞動環境,這些檯面下的勞工在建築完成後的退場, 其實不是那麼浪漫,也難怪談献華會將連續壁挖斗以類似合掌的方式呈現,甚至特別在掌中設置燈光朝外投射,在合十中發光,讓整個展覽除了時空、存在的對比外,還多了點對現實理解的慈悲。

相關評論

從人的物化到物的生命體:談献華個展「限時空運」 [2016 特約評論人] 李明學

為這個世界打底的人 我看談献華個展「限時空運—從神格化走向時空採樣 」 鄭雅麗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