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2017年我的舞蹈觀察
分享 | 瀏覽數: 2841

2017年我的舞蹈觀察

Author: [2018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 2018年01月27日 20時48分

評論的展演: 2017舞蹈秋天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世紀當代舞團2017《破月》The Age Of Silence雲門2 春鬥 2017 世界首演林文中舞團2017年度製作《風起》《反反反》舞蹈空間 x 科索劇場 x 荷蘭舞蹈劇場 x 花舞集劇場

  1. 1. 國際共製
  2. 年初跟隨舞蹈空間巡迴荷蘭四場演出,參訪了荷蘭最大的共製中心KORZO劇院,同時也搶先目睹了台灣共同參與的共製節目《反反反》的排練。國際共製是台灣舞蹈未來的出入之一。台灣與荷蘭的環境不同,與荷蘭舞蹈劇場NDT同樣位在海牙,吸引了優秀國際舞者聚集,KORZO劇院一面扶植新秀,一方面安排共製節目推向國際舞臺,已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走出自己的獨特路線。
    這樣的經驗非常值得台灣借鏡,因為舞蹈沒有語言與文化的隔閡,當代的舞蹈潮流隨著網路傳播幾乎零時差,國際經驗的交流就顯得格外重要,別人在想什麼做什麼?我們在想什麼做什麼?視野放大格局拉高,思維將會完全不同。
     
    2. 蔡博丞現象
    蔡博累積了豐富國際編舞比賽與評審的經驗,一年有七個月都在海外巡迴或是被國際舞團邀請客席編舞,視野與佈局早與台灣的舞團不同,少了群帶關係的包袱,非常務實地往前衝刺,不好高騖遠追求長作,以自己的節奏與步伐走出台灣前所未有的路線。


    雲2春鬥2017《瞳孔裡的灰牆》 舞者|陳慶翀、呂天瑞   圖版提供|雲門2   攝影|李佳曄 

    3. 今年非常值得一提的兩個舞作,ㄧ個是世紀當代舞團姚淑芬編舞的《破月》,ㄧ個是林文中舞團的《風起》。 《破月》從前作《大四囍》徹底解放,視覺上不再拘泥於具象的細節,而以嶄新唯美的東方美學感官鋪陳,籠中鳥的隱喻也從「大四囍」中待嫁心情,同樣婚禮儀式性地轉化成人生悲歡離合的寫照。而《風起》是編舞家林文中繼「長河」與「流變」,開發關節運動中的組合與身體流動性等等,發成成具有個人色彩標誌的獨特身體系統。
    這裡選出這兩支作品,主要簡單地將舞蹈創作依規模分為小劇場與大劇場,依長度分為大作品與小作品,有能力編作大作品的創作者少之又少,雲門《關於島嶼》當然也要入列,但林懷民的作品已臻化境,超越年度。


    世紀當代舞團《破月》圖版提供|世紀當代舞團
     
    4. 那再來要談談林懷民退休與林文中舞團暫停,林老師在41歲時暫停雲門,70歲時宣布72歲退休,那次的休息開創出了復團後的高峰也支撐了近卅年規模越變越大的雲門舞集,林文中也再去年底演完告別作《風起》宣告休息,這與當年的狀況不同,過去社會上有表坊、屏風等天團,當屏風取消南部演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立刻伸出援手,天團之外的團隊則乏人問津,也許換來「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的安慰,但這其實是ㄧ個警訊,是整個產業與文化政策面都得要去思考的事情,為什麼ㄧ個從小劇場掙脫出來好容易登上大劇場的舞團,在最顛峰的時候宣告暫停?出了什麼問題,孫梲泰收掉舞團轉行賺錢,蔡柏璋暫別台灣舞臺,張吉米在拿下牯嶺街年度大獎時也宣告暫停,補助機制是否劣幣驅良幣?票房、市場、補助是否彼此脫勾,或是表演藝術只適合四十歲以下造夢的場所?四十歲過後就必須要開始認真思考退休金在哪裡?
     
    5. 從原民舞蹈或是從我們土地擷取養分的舞蹈創作已是前幾年的話題,不論是布拉瑞揚舞團,還是蒂摩爾古薪舞集等,都尋找到了ㄧ個最佳狀態。而這幾年還有ㄧ個現象也頗值得玩味,大部分的現代舞舞團,作品內容想法與結構俱佳,兼具動作開發、場面調度與視覺感的舞團,大多數都集中在中南部了,這幾年看到的稻草人舞團、索拉舞蹈空間、種子舞團等等,雖然還來不及探索中央與地方的政策異同,但就作品而論,這些在地舞團的創作高度,都具備了相當的水平,相較北部不少獲補助寵兒還在不知所云時,南部紮實與定期推出的作品,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還有許多優秀演出沒被提及,因為我看得仍然不夠多不夠廣,還無法歸類為現象,不過最後再補上一點,在多年藝穗節看舞的經驗,以及與張可揚的訪談後,有認知道一件事情,多數從高中生開始跳街舞的這群,人數為數遠遠超過目前舞蹈觀眾,他們幾乎最後都會靠攏到現代舞,或是說當代舞蹈這邊來,小事製作的路線是正確的,未來潛藏的舞蹈觀眾,很值得開發。

相關評論

《關於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 郭強生

青春無敵 雲門2 春鬥2017 --- 羅苑韶

蔡博丞 《瞳孔里的灰墙》 [2017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蔡博丞的社會關懷 [2017 特約評論人] 鄒之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