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郭強生 / 《關於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分享 | 瀏覽數: 2047

《關於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郭強生 | 發表時間:2017/12/31 17:29 | 最後修訂時間:2018/01/05 13:14

評論的展演: 2017舞蹈秋天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


圖版提供|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  攝影|劉振祥

        2017年十大藝文新聞票選出爐,「林懷民將在2019年退休交棒雲門總監」拿下第一名,而這個新聞當初出現,正是他的舞作《關於島嶼》即將演出之前夕。原本眾人對他久違了的新作便充滿期待,這則新聞更讓大家在正式觀賞之前心情受到某種程度的震盪。如今《關於島嶼》已從北到南巡演了一圈,在歲末跨年之際,我也終於能從林懷民將交棒的心情餘波中沉澱,再一次細細回味這齣作品。

       《關於島嶼》會立刻讓人與《薪傳》產生聯想,無可厚非,但是新作究竟是前作的延續還是顛覆?是回應還是轉身?「美麗之洋、婆娑之島」這兩句話沒有哪個台灣人不知曉,由這此揭開序幕的《關於島嶼》,如果立刻啟動了觀者腦中(或政治神經中)的台灣論述機制,也可想而知。演出後不少評論也多針對的是此作如何對台灣過去三十年進行思考與批判,某種程度來說,這似乎反映了當前許多文學藝術無論在創作或評論上,如同反射動作般的盲點。

       有沒有人在觀賞《關於島嶼》時,受到的衝擊不是來自藝術家介入歷史與時事的勇氣,反而是因為編舞者對青春的緬懷?藝術家心中可不可以有另一座存放個人時光與記憶的島嶼?這齣舞作據說最早是想紀念李雙澤,從原定的《美麗島》為名到最後更名為《關於島嶼》,顯然對林懷民而言,《薪傳》式的歷史歌頌,或對解嚴三十年的敘事回顧,並非他的重點。

       如果不是從影像紀錄中觀賞,而是確實曾在當年實際體驗過《薪傳》演出的觀眾,應當不會忘記彼時台美斷交不久、全國上下一片悲憤的時空背景,而雲門當時藝術下鄉巡演的壯舉,是在各鄉鎮的民眾活動中心、在中小學的禮堂、在簡陋的場地燈光條件下,就算是不懂現代舞為何物的民眾,都能與台上舞者一起激動落淚。那時的林懷民不過三十多歲!


圖版提供|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  攝影|劉振祥


       然而,回不去了。就連「美麗之洋,婆娑之島」這兩句的出處,連橫的〈台灣通史序〉也將從我們的教科書中刪除了,當年《薪傳》中描寫的唐山渡台灣,也不是如今的主流史觀了。當許多觀眾與評論者的目光都被《關於島嶼》舞台上大型字體投影的視覺效果所吸引,甚至會感覺讓人眼花撩亂的字幕搶走了不少舞者的風采,不妨我們換個角度,思忖為何選用的是冷硬的印刷體漢字,而非書法?關於島嶼的種種書寫,為何變成如此缺乏溫度的方塊字?而這些字塊或被拆解,或被大量堆疊,是否也在反思(或擔憂)關於島嶼的各種創作,如何能不被片面預設的立場解讀?

       蔣勳為這齣舞作朗讀獻聲,同樣的文字經過溫柔的聽覺與剛硬的視覺兩種方式傳遞,彷彿是精神面與現實面的扞格,也暗示了感性與理性的難以兼顧。與其說,舞作的上半段是台灣早年的鳥語花香,下半段則是混亂的衝突撕裂,或許蔣勳的朗讀可以提供另一種詮釋線索。

      幾年前蔣勳才推出了一本《少年台灣》,《少年台灣》與《關於島嶼》似可做為另一種互文的對照。如果不是由於蔣勳的聲音,舞作也許就少了另一層的脈絡,因為他召喚出了更多林懷民的同輩之人,那些曾經在戒嚴時期帶著浪漫主義色彩,為愛國愛家愛鄉土打造了文化新風貌的年輕人。在上半段的演出中,我的心裡出現的回憶是三毛、李泰祥、席德進……可以感覺到林懷民對過往的一種哀悼,但是這樣的感性在整齣舞作中都只是驚鴻一瞥,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甚至,我以為下半段不管指涉的是台灣在現實中遭逢的巨變,還是隱喻當前年輕人的躁動憤怒,最後終被大量暗黑的網路資訊文字所覆滅,這些都跳不出時事論壇式的命題,反讓一種知識份子的理性,刻意壓抑了那個其實已到可隨心所欲年紀的藝術家,一種更超脫、更面向自己的觀看。

       那樣的生命態度,也許正是這個島嶼目前所缺乏的。林懷民雖從雲門退休,但我相信《關於島嶼》絕對不是他的封關之作,或許更是他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高峰的開始。就如同舞作最後,那個從傾圮中重新站立的身影,有太多在過去輪替轉型過程中這個島嶼上被遺忘、被埋藏、被壓抑的先行者身影,需要藝術家的觀點與情懷,讓他們重回到我們關於這個島嶼的記憶中。

 

圖版提供|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  攝影|劉振祥


相關評論

2017年我的舞蹈觀察 [2018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