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晴文 / 四個場景,生活的本貌──新竹市美術館「棲居:關於路邊的風景與我們」
分享 | 瀏覽數: 253

四個場景,生活的本貌──新竹市美術館「棲居:關於路邊的風景與我們」

張晴文 | 發表時間:2023/12/31 23:27 | 最後修訂時間:2024/01/02 07:58

「棲居:關於路邊的風景與我們」展覽主視覺(攝影:張晴文)

      新竹美術館在2023年度總策展議題「隱微的力量」之下,透過公開徵件、策展研究及策展提案複選,再決選的方式,選出了今年度的展覽提案「棲居:關於路邊的風景與我們」。這項由「小形制作」魏榮達、紀心怡策畫的展覽,在新竹市文化基金會、台灣應用材料公司合辦的策展人培力計畫中出線,以當代藝術創作和新竹市文化局的典藏構成展覽的內容。這項展覽的主題鎖定幾個重點,包括疫情期間的封閉經驗,從生活的日常環境到地方感知,以及「我們」這個詞彙所指涉的認同感,「日常的詩性」、「路邊的銘刻」、「絮語的風景」各個子題之下皆有對應的創作。

      展覽所在地新竹市美術館是一幢古老建物,當初做為地方行政中心而建,現為市定古蹟,有著許多佈展的限制,兩層樓的建物中間有巨大的圓柱將空間切開,展場面積也不算大。「棲居」一展卻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尤其運用新竹市文化局收藏的部分,為展覽整體帶來了有別於一般當代作品為焦點的呈現。

      對於熟悉當代藝術的觀眾而言,一項包括極少「新作」的展覽,要有新鮮的觀展經驗恐怕不易。然而「棲居」可以說善用了不常離開庫房曝光的新竹市文化局典藏,為展覽營造出更豐富的層次,其中幾件年代較早的創作,在展場中和當代藝術作品有生動的對話關係,顯見策展人的巧思。

●從腳邊到眼前

      走進美術館,迎來展覽的第一個場景。牆邊腳下是張徐展的〈明鏡系列─新竹〉(2017-2023),作品延伸散置於整個展場,紙紮老鼠死屍的一句句冷酷言語讓牠們好像成了說書人。這件作品在接近地面的位置以獨白的方式開啟了一個以死亡為題、但充滿生活感符號的句子,展場各處癱瘓的老鼠回應了策展動念中疫情經驗有關的生死感懷,其實也將敘事的視角定位在民間日常。這樣的開場宣告了整個展覽要將我們帶離視覺的慣性,無論是視野或者距離,都有了新的度量。這也構成了一樓展場做為主題之下「路邊的風景」第一幕,後續可見的李若玫〈蟲徑〉(2022)、張徐展〈Si So Mi〉(2017),強化了微觀下的生命流動,而這些皆來自非人類的痕跡。

 張徐展   明鏡系列—新竹 2017-2023   紙糊扁偶、鏡子   16x13x2cm(攝影:張晴文)

張徐展   Si So Mi 2017   單頻道動畫錄像裝置   5分00秒(攝影:張晴文)

     一樓展場的另一面,則是典藏作品為主的繪畫展現。兩位有著不同年代、不同的新竹經驗的畫家,包括陳孟澤〈迂迴之森〉(2021)以油彩混合蛋彩表現出密林意象、鄭瓊娟〈鄉〉(2008)以劇烈的色彩對比呈顯城門和芭蕉樹姿態,筆下殊異的植物形象延續了先前微觀生命的作品情調,轉向自然或環境為描繪對象。而另一側的四件畫作,包括李澤藩〈橋邊看火車站〉(1938)、〈城隍廟前庭〉(1944),各自呼應蔣瑞坑〈新竹火車站〉(1997)、黃銘祝〈城隍廟〉(1992),都是新竹著名人文地景的描繪。新竹舊城區是展覽的第二幕,這裡的路邊風景是充滿人味的匆忙和三餐(隱約聽見隔牆〈Si So Mi〉的歡唱),人來人往的交通樞紐,地方信仰中心前面熱鬧的民生聚落,皆為台灣美術史上表現在地風物這一路線的典型題材,策展人在作品的擇選上以展覽所在的新竹為中心,清楚地扣連至地方,滿滿的生活感貫穿時間,將本展所觸及的時間維度打開。「棲居」所關注的「路邊」一直都在,而路邊正是生活的本貌。

陳孟澤   迂迴之森   2021   油彩、蛋彩、畫布,41 x 52.6 cm   新竹市文化局藏(攝影:張晴文)

蔣瑞坑   新竹火車站   1997   油彩、畫布,64x72cm   新竹市文化局藏(攝影:張晴文)

黃銘祝   城隍廟   1992   水彩、紙本,57x80.5cm   新竹市文化局藏(攝影:張晴文)

●從巷口到世界

      展場二樓,張徐展的〈明鏡系列─新竹〉再度銜接起這一展覽區域。李若玫〈剩餘的風景─03〉(2019-2020)、〈模板〉(2020)在材質的轉換和模擬之間展現大王椰子的姿態,其細密刻畫將日常堆疊漸化為重量,又分別創造了碑銘式的雄偉恆久,以及柔軟輕觸光影的舞姿。這兩件作品在內容所涉及的殖民歷史背景,延伸至許家維〈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2017)、鄭世璠〈轟炸後的公會堂〉(1946),一起將視野帶向政治眼光下的日常。椰子樹影打開了本展的第三個場景,這個場景將觀眾的視野轉移至歷史,回應的是展題中關於「我們」的形塑。其中,〈轟炸後的公會堂〉做為鄭世璠1945年以後所作的幾件描繪遭轟炸後新竹風景,是當時畫家行列中少見的清楚表達人道關懷的創作,也反映了戰爭對於棲居的威脅和傷害。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在清淡描繪的傾頹建物底下被輕輕揭起,畫作牆後是許家維以日軍六燃舊址為場景的錄像,回應了關於殖民歷史、戰爭的敘事,紛雜的文本,斷裂的組合,在本展中道出關於「我們」存在著各種版本詮釋的意涵。另一側劉致宏為本展新作的〈聲音地誌SoundGeography─新竹〉(2023),在新竹各地採集聲景,重新踏入前述歷史中的風景,在作品之間交織出跨時空的對話關係。

李若玫〈剩餘的風景─03〉(圖中前方作品)、〈模板〉在材質的轉換和模擬之間展現大王椰子的姿態,打開了本展的第三個場景。(攝影:張晴文)

劉致宏   聲音地誌 SoundGeography-新竹   2023   綜合媒材(攝影:張晴文)

      楊季涓的〈九條線〉(2018)在展場中撐起了第四個場景。幾支電線杆組構出台灣隨處可見的尋常景色,上面的擴音器暗示了公共場域的人際關係。兩位策展人曾談到,2021年疫情封城期間,住家窗口每天傳來的里長廣播提醒著疫情當前的緊張感,〈九條線〉多少再現了當時情境。對於疫情發展無可掌握的恐懼,以及人與人之間小心的疏離,以另一種方式宣告了全球彼此已成共同體的事實。今日關於「我們」的各種認同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區分著彼此,但也同時不斷重寫「我們」的框限。「你哥影視社」〈多過必要〉(2022)透過對於泰籍移工蘇塔的記錄,在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在地人與移工之間展開關於各種不同層次的陌生描繪。在所有熟悉感和日常包裹底下的人事物,好像都有一個怎麼也穿不透的核心。這件作品的喧鬧、滑稽、令人好奇和不解,藏匿在展場中臨時搭建的小房間內,幽閉的空間說明了非敞開的距離感,在展場中總是能聽見房裡傳來的對話、誇張喧騰的舞曲和笑鬧聲,卻聽不清具體的內容,嗡嗡地成為某種雜訊。牆外鄭世璠1935年的〈夏日後巷〉,描繪了豔陽之下新竹民居的樣貌。被陽光照得透亮的地面,和屋舍遮蔽形成的陰影在畫中產生強烈的對比,簡潔而安靜的巷弄再讓關於認同的話題重返地面,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終究都從這裡開始。

楊季涓   九條線   2018   福杉椼木、橡膠、金屬、礙子(攝影:張晴文)

你哥影視社   多過必要   2022   單頻道錄像   39分38秒(攝影:張晴文)

鄭世璠   夏日後巷   1935   油彩、畫布   50 x 61cm   新竹市文化局藏(攝影:張晴文)

     「棲居:關於路邊的風景與我們」以相當靈活的方式,鋪陳出一個關於認同的展覽。這一議題相當宏大,但「棲居」以相當入世且具有生活感的策略,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找到論述的著力。風景並非僅存事物,更多的是人與景的關連性,這項展覽透過四個場景為觀眾指引一條體察自我和世界關係的路線,透過時間和空間的橫越來理解「我」與「我們」的構成。展場的動線從微觀到巨觀,頗有層次地將策展理念藉由作品的相互關係加以具現,而其中,對於感知的強調也讓本展拒絕了過度論理的僵硬,讓關於認同的思索回到觀察和體會,是一項相當清新而充滿人情溫度的展出。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