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真實──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admin | 發表時間:2024/03/06 14:41 | 最後修訂時間:2024/03/11 09:50
評論的展演: 2022 Mattauw 大地藝術季──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 、 生紅過夏: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 「 」邱子晏個展 、 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 、 垂直的一日 劉和讓作品 、 數數 — 何采柔個展
文/張韻婷
臺灣當代視覺藝術領域近年所盛行的田野熱,在2023年仍舊持續延燒。有別於發展初期的操作模式,如今不僅已逐漸摸索出一套類博物館的文件展陳,亦結合了空間裝置或者沈浸式體驗,意圖在說故事的同時,發展出一套「製造真實」的視覺操作模式。而田野調研中的觀察、進駐、踏查與交流過程的呈現,更在展示之外加入了論壇、工作坊,甚至是出版等方式,以延伸出更為緊密的在地連結與多元的事件視角。在今年視覺藝術的幾個大型策展中,可以看出其蓬勃盛況,像是「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蹲點曾文溪上下游、「淺山行路人」進駐台三線、「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回首白色恐怖,以及「生紅過夏─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在地家釀老酒為切入點。而藝術家創作部分,李奎壁個展「香蕉幣」與邱子晏個展『「」』則是在歷史的起點上,增添了幾筆強烈的視覺筆觸,嘗試來回在知/感、大/小敘事與歷史/故事之間。
在幅員與資源有限的臺灣當代藝術環境中,這股熱潮難免擠壓了側重感知經驗或者媒材探索的藝術實踐。「盪-吳瑪悧個展」與「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這兩個規模龐大的藝術家回顧展,多少反映出了兩種藝術實踐間此消彼長的發展軌跡。然而,熱潮之下,後一類型的藝術家創作能量並未就此停滯,劉和讓個展「垂直的一日」巧妙地結合了過往十多年的創作歷程與改建中老屋的變化紋理、何采柔「數數」中精準的材質掌握與空間部署以及李承亮個展「萬年站的下一站」深具個人辨認度的可棲式雕塑,在在顯示出豐沛的創作動能。而吳瑪悧在「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中的參展作品《我是高草》更是巧妙地消解了兩種實踐模式的扞格,結合了理性知識與感知觸發,將時代與個人間的拉扯,以及在「大我」中遭泯滅的「小我」時代悲歌表現地淋漓盡致,堪稱典範。
究竟是田野需要藝術,還是藝術需要田野?當臺灣創作者迫切地需索田野作為實踐的嶄新模式,如何在不忘當代藝術批判力道的同時,適切地掌握外部學科既有的知識與學科反思?而擅長感性知覺與媒材探索的創作者又如何在面對擠壓下披荊斬棘、另闢蹊徑?這或許是臺灣當代藝術工作者難以迴避的共同挑戰。
相關評論
有待填補的空白──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我,更後來的人,來自本島的觀光客──再讀「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 --- 張晴文
十三中隊——記「傾聽裂隙的迴聲:第四屆綠島人權藝術季」 --- 張韻婷
左翼迴旋中的當代纏繞—《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 --- 黃亞歷
在聚落和據點之間──關於「生紅過夏: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 張晴文
在一座透天厝成為什麼之前——劉和讓作品「垂直的一日」 --- 張韻婷
回到面對面的現場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張晴文
從想像的空間中,填寫空白──「 」邱子晏個展 --- 林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