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何采柔個展『數數』
分享 | 瀏覽數: 896

何采柔個展『數數』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3年06月24日 01時48分

評論的展演: 數數 — 何采柔個展

何采柔 Vera X Diary 2022 八頻道錄像 12'25"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6.10

何采柔 20200529 2020 複合媒材裝置(白襯衫、手機) 77.5x66.5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6.3

在何采柔的個展『數數』裡,展間前的正面牆上掛著一件白色襯衫,上方口袋裡手機則不斷發出規律的節拍器聲音。這類白色襯衫常被服務業從業員當成制服,服裝的口袋也都位在左上方——這是因為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右撇子,方便使用之故——而這裡正好也靠近心臟。放在口袋裡的節拍器節奏大約是50BPM,這個計量單位的意思是每分鐘多少拍(beats per minute),它同時也是計算一分鐘內心跳數的單位,50BPM則大約是睡眠時的心跳數,正好呼應著這件襯衫掛在牆上的狀態。

這件作品「20200529」(2020)簡潔地呈現出藝術家對於作品元素的精確掌控,讓他能夠用微妙的並置將作品意義自由伸展至生活之中。該作品同時疊合了機械時間與生物時間,兩者皆維繫著身體與社會的必要運作,而這些現實運作同時又與抽象的計量緊密相連。數數是種用身體掌控數字與現實的嘗試,但事情總是會有變化。另一件作品「在水中數數」(2023),半透明托特包裡的側口袋裡放了一台平板電腦,播放一個側影人物彈舌數數的錄像,數數的速度大約是62BPM,像是試圖模仿一秒一拍的速率,但是遷就口腔內口水的狀況,主角的聲音時而圓滿、時而乾竭,如此周而復始。這件作品與2022年藝術家於紐約水磨坊藝術中心駐村(The Watermill Center, 9.14-10.7)的「White Flag_from stairs to stage」有許多對應之處,不過「在水中數數」用托特包取代了「White Flag」裡的油畫木箱。這類托特包最初是以堅固耐用的帆布材料製作,後來因為利於攜帶與搬運各種物品而大受到歡迎,甚而蔚為名牌時尚。藝術家在作品中的托特包沒有特定的商標特徵(「20200529」在襯衫上領口附近也有拆掉商標布的線痕),將現實指涉從藝術家生活延伸至更為廣泛的生活風格上。

何采柔 在水中數數 2023 複合媒材裝置(平板電腦於聚酯材質托特包) 70.5x49x6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6.3

除了這些物品選件與風格上的微調外,人物的表演也在決定作品調性上佔重大角色。這些作品大多由宋孟璇擔任主角,他雖然演出各種儀式化的動作,但是並不僵硬,能夠將每個動作時間柔韌而均等地放慢、完成。和數數一樣,宋的姿態也是將時間「具體化」的範本,這也容許藝術家在「幕後的」(2022)等作品中進行陌生化的風格操作。

場景與人物距離的操作在「Vera X Diary」(2022)發揮地淋漓盡致。這件個展裡最大型的作品包含了八個頻道,編曲式地播放36組影片,影片中的場景包括了幾組居家空間,藝術家刻意在其中帶進家庭與家族的指涉,例如嬰兒床、遊戲間,有間房間的窗簾上有小孩的塗鴉,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場景當然是神桌底下。表演者同樣是宋孟璇,他在每個場景的家具角落或櫥櫃中尋找空隙容納或遮蔽自己的身體。他的動作既是躲藏(hiding),也是容身(fitting),但無論何者都是維持著清楚在場的姿態。當「躲藏」與「容身」發生在一個家庭或家族的脈絡時,也錯綜出許多弦外之音:這是一個處在使用中的生活空間,主角總是能夠找到適當的容身之處,但是他也確實沒有特別的場所歸屬感,他代表的也許是婚姻、家務,或是養兒育女,但是主角的姿態也足以讓他與這些猜測保持距離。保持這樣的距離是因為一但陷入這些關係裡,表演再好都只能是在完善這些關係儀式,因而其他的自主可能性就取決在超越個別場景影片、使其重組、編排為另一個作品整體上。這是一個創作時間的過程,雖然最後風格再次主導了作品的調性,但是我們卻已清楚知道這些影片並不是表面上的家,也不全然只是借場地的表演。

藉由這些作品,何采柔的個展『數數』展露著現代生活的核心骨幹,在其中,人們在細緻的社會分工與商品化的世界裡,透過消費品界定渺小的自我,並繼續隨波逐流。他的作品有時像是捉迷藏地遮掩、甚而搖晃這些我們已視為生活常規的構造物,有時則是刻意嚴肅地戲仿這個一般角色,藉此他得以深入日常生活必要的自我設計裡,不僅從中拉出許多思考的縫隙,而且最後都有令人安心的結果。

何采柔個展『數數』TKG+展場一隅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6.10

相關評論

最低限度的感性——何采柔個展「數數」 --- 張韻婷

製造真實──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