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待填補的空白──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admin | 發表時間:2024/03/06 13:39 | 最後修訂時間:2024/03/06 13:48
評論的展演: 《國姓之鬼》臺北海鷗劇場 、 2023TIFA 楊景翔演劇團《阮是廖添丁》 、 《感謝公主》窮劇場X江之翠劇場 、 2023戲曲夢工場: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 、 躍演《勸世三姊妹》中文音樂劇 、 2022 Mattauw 大地藝術季──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 「 」邱子晏個展
文/張晴文
回顧今年的藝術展演,有許多和歷史相關的新創,其實不只涉及歷史,這些作品更寬廣地透過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的語言,將關乎歷史詮釋的種種思考、傳統文化或族群認同於當代社會的挑戰,多面且細緻地開展。表演藝術代表性的作品例如《國姓之鬼》重新詮釋民間的國姓爺傳說,在角色扮演之間提問各樣身分認同;《阮是廖添丁》將傳統義賊敘事改以女性為核心的書寫;《感謝公主》在離散與家國認同、主體認同等主軸下,加入政治迫害的思索,直探來自生命與時間經驗所割裂的空隙;《得時の夢》著眼布袋戲現代化的歷史起源,展現文人如何在政治變化的現實之下另謀出路、順時創新,以成就藝術的理想。而叫座的《勸世三姊妹》也以民俗中的牽亡歌陣,回應台灣地方發展的當今課題,以音樂劇的形式展現。
在視覺藝術方面,更多關乎廣義認同的展演,都有清晰的觀點提出。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中的《淺山行路人》回應台三線縱貫疊合的多元族群文化,觸及當代的族群認同議題,不少參展作品回應地景脈絡,或者回歸個人的自我身分探究。《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將主軸聚焦於溪流權益、曾文溪沿線的生活紋理,一反現代人面對土地所慣有的支配視角,強調萬物共生共創的倫理觀念,透過多重的、具有創造性的策展方法,以流域為主體展開地方的新論述。無論是「淺山行路人」強調的「共創記憶的起始點」,或者「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透過「獵人帶路」、「農人帶路」、「溪流帶路」的方法,訴求以當代藝術建立人與環境的對話平台,都可以看到這類藝術節慶透過各種策展方法,主張藝術行動的集體療癒、承認、分享以及建構的能力。「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在例行性的藝術節慶結構下,拒絕點狀的、偶然的候鳥式關注,透過策展策略,試圖讓藝術能夠擴散其影響力,也呼應此刻台灣社會轉型正義的迫切性。除此之外,《「 」──邱子晏個展》以三部錄像作品,回應個人對於戒嚴歷史的理解,空白的引號指出了缺漏的某種不可見、未得見的部分,使其重新成形。這一空白,也似乎道出了面對歷史永遠需要的「中空」,因為從這裡開始,行動才得以開啟。
而邱子晏個展所提出的空白引號,似也成了今年度展演創作的一個取向隱喻──關於各種認同和認識的斷裂,仍是當代創作有意聚焦與回應的所在,尤其在人們擁有多重身分、面臨社會差異及環境災難的此刻,藝術更成了表達的必須。
相關評論
形神流變之間的歷史塵埃《消失的六期生》《得時の夢》 --- 許仁豪
回到面對面的現場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張晴文
民間傳奇,當代新詮 《東海鍾離》《阮是廖添丁》 --- 許仁豪
藝術的還魂術 《感謝公主》、《斷頭鬼之夢》(下) --- 許仁豪
無需言明,卻確切存在的「邊界」— 窮劇場 X 江之翠劇場《感謝公主》 --- 黃亞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