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晴文 / 視覺超載下的內在認同──梵藝術私人美術館「中華文化艺友社」
分享 | 瀏覽數: 1247

視覺超載下的內在認同──梵藝術私人美術館「中華文化艺友社」

張晴文 | 發表時間:2023/09/30 22:01 | 最後修訂時間:2023/10/03 15:36

評論的展演: 中華文化藝友社

      今年夏天,台南梵藝術私人美術館的「中華文化艺友社」展出陳念瑩、胡宮雪娜、倪瑞宏、黃韶瑩之作。「華國美學」是展覽有意回應的主題,這個近年被指稱的風格最初用以形容某種中華民國獨具的美感,內裡包括了建築形式上對於特定品味的追求及模仿,以及因為便宜行事而在城市中形成的各種混亂不協調,加總成為不合時宜、廉價、雜亂的整體氛圍。「華國美學」有嘲諷的意味,俗不可耐,它導因於戰後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變遷,尤其「中華文化」透過支配性的政治力量為社會定義了階級性的品味,而當常民生活碰上各種現實為上的算計,則帶來只問效能且不惜犧牲其他價值的結果。

      即使在策展上有著「華國美學」這樣強烈的風格指涉,但我認為在四位藝術家的創作裡有更多對於自身文化的認同,而並非針對華國美學的追尋或訕笑。這樣的認同也不是表面上的宣告,更多是潛在的思考,透過反身觀看達成內在對話,以理解自己身處的情境、如何評價和面對。那是一種承認,並且帶著一些想像。

 

●距離:過度透明

      透過一扇窗看出去,視覺便會自然地尋找觀看的焦點。一個景框就是一個現實,再普通的事物只要上了框就成了一處風景。陳念瑩的畫作透過各式視窗圈圍出奇觀的畫面,例如〈守望相助〉的警衛亭、〈枕邊人〉的鏡中像,〈菁仔五十〉從檳榔攤的落地窗向外看去,〈里民們的壯遊〉則透過車窗把遊覽車的旅途風景內外呼應。這些構圖上的畫框效應強調了視覺焦點,但不幸的是這些內容總是平庸、猥瑣或尷尬,不體面的人和事被細緻地描繪,淡麗的畫風和這些日常生活裡不忍卒睹或不值一顧的事物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衝突感。以彩墨、色鉛筆、亮粉、廣告顏料等複合媒材繪製而成的畫面,充滿了細心經營的塑料調味罐、化妝鏡、內衣暗釦,或麥克筆手寫海報字,無意諷刺,而是接納這些荒謬就是構成我們的一部分。在畫面中的窗景之外,陳念瑩透過畫框和牆面的處理,打破了畫作內外的敘事空間。如同牆面塗鴉一般的字跡、貼紙及其圖像,讓畫裡各路次文化符號溢出邊界,成為現實的一部分。

陳念瑩  菁仔五十  2017  粉彩、色鉛筆、鉛筆、水彩    85x78cm(攝影:張晴文)

陳念瑩透過畫框和牆面的處理,打破了畫作內外的敘事空間。如同牆面塗鴉一般的字跡、貼紙及其圖像,讓畫裡各路次文化符號溢出邊界,成為現實的一部分。(攝影:張晴文)

     文字在陳念瑩的作品中亦具有關鍵的分量,她擅長捕捉生活場景中各式各樣的標語,尤其短小明快的廣告文字,搭配其經常出現的經典字體,看來早被用濫了根本起不了一點作用的花俏,在這裡也成了符號自身意義的一部分,理所當然。反著塗鴉的三字經、性服務的電話、對偶的宣導標語,或者店門口大喇喇昭告世人的「冷氣開放」,如同那些畫裡的身體一樣──他/她們過度展示而透明,因此再也不具吸引力。陳念瑩的作品相當直接地揭露了存在我們周遭的平滑美感──假使它還作用著,也僅存麻痺的感官。

      圖像和語言的過剩,在陳念瑩的作品裡以輕柔的筆調展現一種將之抵銷的力量。〈石來運轉〉和〈哦穴〉所描繪的投機又貪小便宜的台灣常民風景,與長輩圖通行也是同樣的道理。

 

●距離:以想像彌合

      展場中視覺張力的爆滿,透過胡宮雪娜的作品繼續加添。〈平安平安平〉是一隻結合了安平劍獅和沖繩風獅爺造型的奇獸,以塑料充氣而成。這隻混雜了不同文化的想像物種,一如它所呈現的那樣,意義僅存在表面。胡宮雪娜在作品中處理自身與各種文化的關係,也包括文化衝擊的部分。〈鴿子槍〉的造形來自台灣夜市常見的雞蛋糕,同時並置暴力與和平的符號讓她感到訝異,而這樣帶有金屬光澤的俗豔物件,被安置在展場的幾處高牆上,令人聯想到公共場合的監視器。

胡宮雪娜   平安平安平   2021  尼龍   180x490x316cm(攝影:張晴文)

胡宮雪娜   鴿子槍    2023    陶土、釉、銀鏡噴鍍(攝影:張晴文)

     〈Re-heat and Reborn〉系列以紙紮拼貼的方式製作。沖繩每逢農曆9月7日有風車祭,年滿97歲的老者手持象徵童心的風車,搭乘敞篷車在街上遊行。胡宮雪娜的這系列作品是為前年離世的外婆而作,讓在天國的她仍能風光地參與遊行。藝術家結合了台灣祭儀中使用的紙紮,製成貼滿了生活中的消費圖像的絢麗卡車,車體下方以農產品紙箱堆疊支撐。這些紙箱標載著台灣各地的蔬果產品,而全新的紙箱又更增添了幾分商品展示的意味。胡宮雪娜在她的作品裡回應自己華人與琉球兩地的文化血緣,在她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在「帶有距離的觀看」之後,對異地文化所產生的一些浪漫解讀。

        胡宮雪娜的作品多以輕盈且大眾化的材料製作,對於民間信仰、日常消費有諸多回應。在她的創作中,透過大量符號的拼貼產生分歧的意義,在極具消費性格的選材及造形語言上,為當代生活中滿溢的物質現實提供了充實的反映──即使是在關於死亡的消費上。

胡宮雪娜    Re-heat and Reborn    2023   竹、紙、1/10現成物小卡車    45x70x149cm(攝影:張晴文)

●距離:遺留的中國文化

      同樣從親人離世的生命經驗出發,倪瑞宏在這次展覽中發表的「遺物迪斯科系列」,是2021年父親去世後整理思緒所作,包括幾件繪畫作品、物件裝置,以及三冊出版物。〈放著白蘭花的臥室〉描繪自己坐在擺滿父親喪禮結束後載回的白色蘭花盆房間內,畫作旁還放置了三盆白色蝴蝶蘭。這面牆成為閱讀倪瑞宏此次展出作品的起點,向右延伸,可見〈遺物迪斯科系列_辦公室〉等幾幅線繪畫作,描寫她與手足一起在父親辦公室整理遺物的場景,以及多項選自父親遺留的紀念品陳設。一盞路燈有些寂寥地亮著,旁邊的茶几上則放置了《遺物雜誌》三冊印刷物。

倪瑞宏   放著白蘭花的臥室    2023   油彩、畫布   80x60cm(攝影:張晴文)

      一方來自河南大學贈與的紙鎮,上面的照片顯示磚紅色的中國式建築。對於倪瑞宏來說,這個意象是這系列作品的關鍵之一──文人生活的情調。這一來自中國的文化情懷,也是1950年代以來中華民國政府不斷對內塑造的文化認同。倪教授(N先生)從中國各個學術機構帶回的紀念品,包括各式各樣充斥中國文化符號的文創產品,無論是青花圖案或者金光閃閃的如意造型的隨身碟、敦煌石窟壁畫圖像製成的紀念盤、水晶紙鎮,或者是夜光杯、蘭亭序複製品、貓熊紀念銀幣等,在他身後成了一大批留著也不是、丟也不是的物件。這些徒具表面文化符號的廉價文創產品,外表精美卻有種土氣,其實很難想像這些東西該如何在今天的生活場景之中不顯得突兀,更別說派上用場。面對父親遺留下的大批「精美」物件,她委請兩位攝影師友人拍照建檔,編成《遺物雜誌》。而遺物在此有幾個層面的涵義,包括某人去世之後遺留之物、古人留下的文物,以及遺失之物。

(左上)倪瑞宏   遺物迪斯科系列__清明讀書會   2023   紙本、墨汁    31x40cm (攝影:張晴文)

     《遺物雜誌》的形式模仿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故宮文物》月刊,雖然看來有點惡搞,但是也頗有將它們置回經典的語境中,再次確認這些物事該如何理解的意味。一件件堆放在倪教授辦公室的、多年來到中國從事各種交流時提回來的紀念品,象徵著各式各樣中國文化縮影的物品,是行銷中國文化的具體符號,然而在大量的商品化生產之下,這些擔負文化傳播任務的物件不但沒有靈光,更因為過度包裝而顯得庸俗。

倪瑞宏   遺物雜誌   2023(攝影:張晴文)

      父親去世之後,倪瑞宏耗費很長的時間才從面對和處理這一堆物件之中走出這樣的變故,在他囤積留下的大量帶有中國文化意象的物件之中,她重新思考並認識自身家族與中國的關聯性,不僅只是親情的牽繫,也包括更抽象的文化連結。對倪瑞宏而言,這系列的創作從理解父親開始,到後來更多是「試圖處理我認知的中國到底是什麼」。

 

●距離:從物到物

      美術館二樓展出的是黃韶瑩的物件裝置和軟雕塑創作。這些牽動著觀者感性的造形,大多來自於藝術家個人日常感知經驗的累積。從生活中提取出來的各式各樣物件,透過詩意的裝置陳設為一個以物質構築的世界,動用感受,則可以在它們身上找到純屬意外或者精準譬喻的樂趣。像是〈車窗〉、〈椰子樹〉、〈南方花園〉等作品,在字面意義上的南方與溫度、情調等感覺之間拉鋸,形成一種主觀的在地經驗,用物件來比喻身體感。再如〈2017我買了一個畚箕 與2023二個畚箕〉、〈生活與融入〉、〈意外的功能之一〉分別以並排的複數之物展開物和物和物之間撐開的意義空隙,在失能的物件裡以踩空的方式釣出理智無法捕捉的曖昧感,一如其餘的軟雕塑。這個小空間裡的作品較之於展場其他部分,更多地表達了從物件到物件的各種思考間隙。

 

黃韶瑩的〈椰子樹〉、〈南方花園〉(攝影:張晴文)

黃韶瑩   意外的功能之一   2023   現成物、布料、棉花(攝影:張晴文)

     「中華文化艺友社」一展中,四位藝術家的作品調性頗為一致,看過展覽容易有種視覺疲勞。很多很滿,強烈的色彩和各種單刀直入的疊加,儘管她們的作品有著分歧的關注,但是同樣都很刺激感官。或許「華國美學」這個還有些模糊的名詞不一定都能在藝術家的創作中找到對應,但混雜的各種文化、強烈的物質性,是她們的作品都有的指向。無論它叫做華國美學或者其他,一種本土生長出來的文化認同,當然還可能包括了當代生活裡絕不陌生的視覺疲勞感,都成為這次展覽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