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韻婷 / 在一座透天厝成為什麼之前——劉和讓作品「垂直的一日」
分享 | 瀏覽數: 1808

在一座透天厝成為什麼之前——劉和讓作品「垂直的一日」

張韻婷 | 發表時間:2023/09/27 23:10 | 最後修訂時間:2023/09/28 16:30

評論的展演: 垂直的一日 劉和讓作品

我踱步在那空間,想好好把最後一次地板拖完,謝謝
它讓我幸運地持有這些年,而且預留了幾張底片跟它道別,
那就是我垂直的一日啊!
——劉和讓

穿梭在板橋老舊民宅的巷弄間,一邊適時地閃避著停放在路邊的汽機車以及錯落的盆栽,一邊不斷地抬頭核對門牌上的地址,一番柳暗花明,方能尋獲這個名為Which is not的四層樓透天厝。相較於沿途房舍的紅、綠鐵門,一樓門口那片明亮的落地玻璃,猶如吸引漁人誤入桃花源的洞口亮光(1),引渡人們去到日常之外。玻璃窗後坐著藝術家劉和讓,他身上的衣服幾乎融入了一樓室內的色光,這裡便是其作品「垂直的一日」的展場;更精準地說,這是個「暫時」的展場,因為這棟老屋翻修的透天厝將成為一個商用辦公空間,而劉和讓同時也是這個商用空間的設計者。在空間正式啟用前的這一小段時光裡,在它將被擺放辦公桌、商務用品以及人員進駐之前,它暫時成為了作品的棲身之所。

「垂直的一日」除了呈現劉和讓一貫的探索——勞動、時間以及各種變因反覆疊加下的特殊面貌,更添上了高度的個人色彩,後者可從其開展方式看出端倪。相較於所謂的公眾展覽,「垂直的一日」幾乎沒有高調的宣傳,僅僅流傳在藝術家個人的社群介面以及好友的私訊之間,更像是一場私人聚會。展覽海報上也非註明「個展」,而是名之「劉和讓作品——垂直的一日」(2023.6.17-7.30)。此「作品」深深扣連著藝術家過去十年的生命情狀,可視為他對汐止工作室mt.black(關閉於2023年5月)的告別。他以依戀與緬懷之姿,通過空間與物件,回望自己的曾經。

劉和讓,《過渡性裝置》,2023年。照片:劉和讓提供。

劉和讓,《過渡性裝置》,2023年。照片:劉和讓提供。

整棟四層樓的空間中,除了傳統意義上的作品(攝影、雕塑、裝置等)外,還有工程中常見的暫封木版、垂落電線、養生膠帶以及待補窟窿等物件散佈在其中。一反常態,它們整齊地被「展陳」在展場的各個角落。一方面,它們顯示出「即將啟用」的工程末期進程,另一方面,它們似乎同時映照出藝術家不願收工的心境,像是刻意擱下一些等待收尾的物件,這樣便可暫緩舊階段的結束、延遲新階段的來到。整個展覽的十件作品就這樣安住在這個即將定調卻尚未完成的縫隙裡。

mt.black
一入門後的第一個作品《善用尾款》(2012年)點出「垂直的一日」的最初源頭:劉和讓汐止工作室mt.black的身世。2012年,他將當時承接的基隆海科館公共藝術案尾款用來承租了位於汐止的舊廠房,名之為mt.black。以大型燈泡聚集而成的《善用尾款》便是在此情境下的創作,它是根據當時的公共藝術作品為摹本而重新製造的雕塑。mt.black的成立可視為其創作生涯的分界點,在自此往後的十年間,他聚焦在生產與展示、物件與空間、作品與材料、創作與勞動、身份與階級之間的相互辯證。mt.black不僅僅是藝術家的工作空間,同時亦實踐了他意欲「佔領」空間、打造「一件作品」的想法:他通過長時間的身體勞動逐步修繕、改造並「作品化」它。在空間修整的初期,他推出了實驗展《畫廊》(2013年)——空無一物的現場僅有兩張孤零零的椅子,其展覽名稱便顯示出他意欲形塑空間屬性的企圖;而後此空間亦作為一系列計畫的展覽空間(2)。也就是說,作為藝術家生產作品的工作室、身體勞動(修繕工程)的場所以及展覽空間的mt. black,呈現的是藝術家過去十年來所累積的整體面貌,不僅僅是工作的成品(作品),還有工作過程以及事件積累下的種種痕跡。當《善用尾款》移至板橋這個展場/工地/空間、用以揭開展覽序幕的同時,它以起點招喚終點,如同羅馬神話中掌管著開始與結束的雙頭門神傑納斯(Janus),一面看向過去,一面朝往未來,象徵著轉變的過渡階段。

劉和讓,《善用尾款》,2012年。照片:劉和讓提供。

勞動/創作
二樓的攝影作品《嶄新的水塔》(2023年)呈現了mt.black頂樓那只經多次粉刷的水塔牆面:它乍看之下猶如一幅抽象繪畫,以粗重的筆觸來回層疊在畫布上。這個作品可視為劉和讓工作狀態的縮影,既是上漆修復,亦是塗畫創建,呈現了揉合工程勞動與藝術創作的行動痕跡。三樓深處的現地製作《伸縮的鋁管》(2023年)則佔領了整個天花板:藝術家保留了老屋裡漏水天花板的龜裂樣貌,透過防水塗料的處理使其維持原貌,並以圓形霧面鋁管框遮覆牆面交界處的模糊地帶,以作為框取畫面的簡潔手段。這幅遠看如同一幅天頂抽象壁畫的空間裝置,其實是牆壁因受潮而變色變形的壁癌瘡疤。它遙遙呼應了遠在汐止的mt.black長期漏水的苦難過程:無止無盡的漏水與修復補牆。然而,也正是為了抵禦與修復水的侵蝕,藝術家不得不來回在工程與創作之間,也真正意義上成就了「打造一件作品」的原初想法。

劉和讓,《嶄新的水塔》,2023年。照片:劉和讓提供。

劉和讓,《伸縮的鋁管》,2023年。照片:劉和讓提供。

過去/未來
三樓的攝影《鮮豔的樓梯》(2023年)再現了mt. black的水泥梯,透過與展覽現場水泥樓梯的並置,點示兩者間的近親關係:兩者皆用水泥原色打造、無扶手,且顯露出樓梯的剖面造型。在新梯與舊梯的並置中,在紀錄舊物與展陳作品之間,過去與現在並列前行。攝影作品《光亮的柱子》(2023年)操作著相同的手法,它捕捉了光線下mt.black牆隅的柔和瞬間。這個作品被安置在展覽現場相似的牆垣之間,彷彿一回眸,我們便可親臨現場。然而,美好的時刻不再復現,無論如何追尋,最終只能是相似而已。這般追尋雖是徒勞,卻透露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浪漫情懷。

和讓,《鮮豔的樓梯》,2023年。照片:劉和讓提供。

劉和讓,《光亮的柱子》,2023年。照片:劉和讓提供。

垂直的一日。垂直,如同mt.black三層廠房的堆疊,或是Which is not四層透天厝的攀升,它是持穩,用建築物的堅實來收束飄忽不定的心念;垂直亦是水珠的滴落,它借力時間,以柔弱攻克堅硬的牆垣。一日,是日復一日的工作勞動,雖平常卻日漸積累了創作的能量;一日亦是漫長歲月裡的短暫時分,如展覽的稍縱即逝。「垂直的一日」是空間與時間的並置,如同一只mt.black的紀念碑。在這棟翻修的透天厝具體成為什麼之前,藝術家把空間當作一個封存記憶的巨型膠囊,透過留存去面對不得不的放手。這個紀念碑一面映照藝術家的過去,一面呈顯他人的將來,而藝術家在這個交接的縫隙之間,因戀戀不捨而有所躊躇,任記憶在此綿延不絕的漫開,時鮮明時朦朧,似乎接近真實,卻也歧出於現實。






(1)「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陶淵明,〈桃花源詩並序〉。
(2)在一系列的計畫中,2013-2017年間的「伍眾會計畫」尤為重要。「伍眾會計畫」包括了劉和讓、詹士泰、秦政德、廖建忠以及李若玫個展。這五位藝術家以其原生家庭的勞動技能,在個展生產過程以及藝術家們的協作關係中,重新形塑這個與眾多建料工廠比鄰的藝術空間,進而重新思索「藝術存在於地方的社會性角色」。請參閱劉和讓,《伍眾會計畫:劉和讓》,新北市:山脈計劃有限公司,2017年,頁118。

相關評論

製造真實──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