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唯美絢麗的影像詩:《光年紀事:台北—哥本哈根》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2018年08月21日 22時37分
評論的展演: 2018臺北藝術節《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一句在腦中不斷盤旋的奇異聲音,
一個關於人魚眼淚的童話故事,
一場關於父子情感的超現實夢境,
兩個於夢與現實交錯的跨時空旅人,
共同構築一段絢麗的影像詩篇!
《光年紀事》(chronicle of light year)是台灣周東彥的狠劇場與丹麥哥本哈根的文化庭院耗時三年、四個發展階段,運用丹麥獨特的4D Box浮空投影技術,跨國合作共同完成的科技劇場。有影像詩人之譽的周東彥透過此劇訴說一則遊蕩於光年之外,兩個擦身而過的時空旅人(丹麥的Kasper與基隆的魏雋展),迂迴於彼此的記憶與夢境之中,試圖透過回溯抓住卻又逐漸逝去的舊時記憶。在一段極為純粹的敘事中,Kasper與魏雋展在記憶的深處彼此呼喚,在夢境中相遇互訴,兩人彷彿處於一個沒有時間性的時間之中,兩人的相遇、對應似乎表意了個體「身體—心理」感性的譜系中存在著一個跨主體性的塑造,意即:兩個人的相遇相似脫離真正的身體,以「虛擬性的影像」與「遠程在場的科技邏輯」達成想像之境的外延效果。
圖版提供|狠主流&狠劇場 攝影|林政億
「影像」是《光年紀事》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在當代符號相對貧乏的世代中,影像美學轉變成為從技術與科技中帶來無限的可能,並蘊藏著一種新的力量。戴上3D眼鏡,觀者的視域穿越鏡框的舞台世界,透過像似滿天繁星,又如無垠深海般的影像,以一段《小美人魚》的童話故事交會,沈浸到魏雋展與Kasper的虛幻夢境世界中,展開跨時空的旅程。敘事始於魏雋展夢中遇見的一個人、腦中徘徊的一段聲音之後,疊合海底意象與居家空間(房間、樓梯)的影像開啟了「以影像寫詩」的景緻,既寫實又虛幻。透過影像即時擷取的技術,以及浮空螢幕的穿透性,穿梭於螢幕前後的兩位主角在時而交疊、時而對話、時而形變的過程中相互呼應。
更進一步,如「流體般」的數位影像使不可見的記憶顯現,儘管周東彥認為《光年紀事》的影像景觀是源自於「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的原理,但其創造與展現出的影像景觀遠超過佩珀爾幻象的效果。在此劇中,影像的寫實感與數位性快速轉換,快速流形化(figural);在轉換之間,影像的型態猶如「蒸發」(vaporizing)般的消逝,在光的趨引之下一切顯得自然。當傳統類比式影像轉變成數位影像之際,《光年紀事》中的影像形變(transforming)顯示了影像資訊自動化的處理過程已經成為當代科技劇場中影像景觀的最佳寫照,這些影像的存在方式是變動的,是浮空螢幕上的訊號。於此,影像並非「一個」(one)影像,它並不存在著一個可以與它自身相對應的存在;它佔有一種持續處於當下不斷生成變化的狀態(a state of continuous present becoming);它的本體結構是一個不斷轉變的或自我更新(self-refreshing)的展示影像。甚至,在螢幕上呈現出的影像也不斷的挑戰著我們對於影像究竟「是」什麼的理解,它的作用已不再是影像的表象上,而是影像本質的改變。
圖版提供|狠主流&狠劇場 攝影|唐健哲
在《光年紀事》作為科技劇場的具體展現中,周東彥以「感性」再一次地衝撞機械化轉向後的藝術創作,現實化了數位科技作為影像書寫的能力,允許觀者透過科技形式、敘事結構與劇場表演,感受科技的溫度與「記憶」的絢麗影像景觀。主角記憶中的童話故事、記憶中的那熟悉的聲音、記憶中的生活情境、記憶中的父子親情。《光年紀事》讓這些如碎片般的記憶透過對父親的思念維繫著。與此同時,「思念的眼淚」轉化為缺席的「集淚瓶」(tears bottle)、52赫茲鯨魚的孤單亦呼應著主角的心境,這些意象同時皆象徵著「記憶」。更重要的是,主角腦中模糊的記憶期盼透過回到基隆老家,尋找那曾經讓那段聲音持存的機械裝置(錄音帶),然而這種機械持存(mechanical retention)卻無法以同一種狀態永恆地存在,而幻化為一段無意義的雜訊聲,更彰顯《光年紀事》將機械程序的時間性表徵化為一種記憶體系的詩性之美。
《光年紀事》是劇場、舞蹈(兩位主角的肢體動作多了許多舞蹈姿態)、影像、科技的相互結合,是當代數位美學的具體展現,更是當代科技藝術中的影像詩學。
相關評論
無重力的光幻美學——評《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 于善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