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于善祿 / 無重力的光幻美學——評《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分享 | 瀏覽數: 1070

無重力的光幻美學——評《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于善祿 | 發表時間:2018/11/03 11:51 | 最後修訂時間:2018/11/07 15:10

評論的展演: 2018臺北藝術節《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圖版提供|狠主流&狠劇場     攝影|林政億

 

時間:2018年8月18日,週六14: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在觀眾席一坐定,朋友就提醒,那黝黑的舞台上,是不是能隱約看到斜斜的一道「黑幕」?將兩隻手掌平放在雙眉處,藉以遮去觀眾席的場燈,如此便可以較清楚地看到那道「黑幕」。

事後閱讀了文本顧問洪瑞薇所寫的導讀〈臺北往哥本哈根,下一站:光年之外〉,文中提到:「4D Box聽起來頗具未來感,但其實源自於19世紀的老把戲。彼時的劇團流行採用一種名為『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的投映技法,巧妙結合光影折射與觀眾視差『裝神弄鬼』。」

由於其文字描述中涉及了劇場幻術、把戲、劇場史等,這些都是特別有興趣的幾個概念,所以就上網查了相關的資料,進一步地了解。首先,該幻術原由Henry Dirks於1858年所創,後由John Henry Pepper於1862年改良,成功地運用於The Haunted Man一劇的演出之中,並發揚光大,故後世以Pepper's Ghost名之。

其次,則是在了解該幻象的投映物理原理之後,才知道那是「演員–鏡子–玻璃–幻象」之間的反射與折射關係,所以不是「黑幕」,而是「玻璃」(那是一種特製的薄膜,目前只有德國和香港能夠製作);同時,便覺得《光年紀事》結合古典劇場把戲與4D浮空投影(4D holography)的技術,既往新媒體藝術的無限可能實驗探索,又能保留並提取前人(維多利亞時代)的智慧經驗。除此之外,還加入了3D影像、Kinect感測互動等科技藝術,觀賞時必須戴上特製的3D眼鏡,這在當前的台灣劇場,都是較為少有的體驗;又或許,這些在新媒體、科技藝術界已經是熱火朝天(尤其在視覺藝術界),只因是井底之蛙或較少接觸,所以亂為驚嘆。

 

 圖版提供|狠主流&狠劇場     攝影|  陳宥中

 

從劇場入口領取特殊眼鏡,到坐定座位,面對黑幕舞台上的幾點星光,聽著徐緩而飄渺的靈幻音樂,中音連綿,十足的「新世紀」(new age)感;心情慢慢沉靜,和劇場外的喧囂與悶熱漸漸分離,準備戴上特殊眼鏡,就像進入這兩位演員(魏雋展、Kasper Daugård Poulsen)深層記憶與潛意識,一趟光年紀事與夢幻迷宮的視覺旅程。

影像不斷地流轉變換,演員的敘事之中,有對父親與家鄉的憶想,有對家屋起居空間的依戀;兩人似乎會穿透彼此的敘事與回憶,甚至是夢境與幻想,演員的表演實體與影像相互交疊。奇妙的是,幸福感裏頭隱約瀰漫著憂鬱的愁緒,淡淡的哀愁與憂傷之中,卻又有一絲絲甜蜜的幸福,小清新,不甚沉重,也沒有過度耽溺。

一場無重力感、輕柔唯美的劇場展演,科技感十足的演出中,透發著某種光幻美學。場中所見所感都輕飄飄、淡淡地、美美的、柔柔的,甚至是虛擬浮空,感覺得到卻捉摸不著。

 

圖版提供|狠主流&狠劇場     攝影|林政億

 

兩個人的回憶或幻夢,連結著小美人魚的童話與眼淚,眼淚連結著對父親的記憶、兒時、家屋、大海,而開啟這兩人的連結的,是Derrick(魏雋展飾)腦中夢中外國男人的聲音,一方面說著童話,另方面則不斷地問著「你在哪裡」;兩人穿越了夢境與現實、時間與空間、真實與虛幻、影像與心靈、日常與童話,緩緩地彼此追尋著,在魔幻的時空記憶旅程中,飄游著、碎裂著,也遇會著。

魏雋展曾在一些作品中,演示他和父親的關係,以及對他的情感與記憶,在這裡也是,從基隆的老家開始,述及兒時父親對他的「男子漢」教育,同時憶及做飯菜的母親,最後提及自己也已身為人父(三年前在桃園廣藝廳演出階段成果呈現的當天早晨,老婆臨盆分娩,初為人父),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老父差了六輪(即祖孫相差七十二歲),感念生命循環的奧妙。

雖然知道這些是藉由許多影像技術與視覺幻術,所營造出來的成果,但是並不會特别執著於要搞清楚其究竟是怎麼弄的,看的還是故事如何述說,以及情感如何流動。男人的敘述聲音為主,在敘述當中,有母親下廚烹調與哺育新生兒,還有做為故事串接關鍵的小美人魚童話,尤其是哭泣時難以辨别的眼淚,和海水和在一起,海、淚、水,難分難解。也因此,這個故事帶著一點愁緒與憂傷。(有點期待倘若這個作品出現女演員會怎樣?情緒與能量的流動及轉換,肯定會大不相同。)

 

圖版提供|狠主流&狠劇場     攝影|  陳宥中


流動與飄移,也是這個作品很明顯的特徵。在Derrick對於老家兒時的記憶裡,家屋和海水是連結在一起的;在浮空的影像中,不論在太空中、海水中、夢境中,所有的物品都是飄浮的或者是游動的,重力幾乎並不存在,兩位演員透過滑板和投影幻術,也儼然能飄浮與旋轉。這是否也象徵了現代人的普遍存在狀態,某種流動的現代性?

三年前的階段成果呈現,看完之後的演後座談,仍然有觀眾關心在這樣的創作(趨勢)當中,科技是否將取代人?想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尤其在這樣的作品中,人性與情感的成份還是十分濃厚的,真要說,那也是科技與人性合一,無法一分為二來看待。這應該也是劇場科班出身的導演周東彥所不會揚棄的人文基石才是。

相關評論

一首唯美絢麗的影像詩:《光年紀事:台北—哥本哈根》 [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