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召喚地底破碎幽魂,無聲的 《被遺忘的》
分享 | 瀏覽數: 265

召喚地底破碎幽魂,無聲的 《被遺忘的》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2023年12月05日 10時05分

評論的展演: 河床劇團《被遺忘的》

《被遺忘的》台中國家歌劇院 林峻永攝影
《被遺忘的》演出劇照        攝影|林峻永        圖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演出:河床劇團
時間:112/12/3 14: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看完本劇,除了受劇中動態畫面與歌聲、呼吸聲所震動的心情之外,也感覺到前輩藝術家洪瑞麟畫作中那些黑暗礦坑裡,在微光中的眾裸身背影;而本劇的製作,來自於2013年,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受邀與藝術家高俊宏前往海山煤礦的廢棄空間與宿舍參觀,並曾於2021年首演,可見多篇首演後的評論產出,足見其影響力,2023年重製略有不同,因應舞台空間再次調整,這也是總體藝術(Total Artwork)中在意「現場」之空間性,並必須共同發生的有機效應。本劇來自1984年台灣礦坑坑災死傷慘重之事件,筆者認為本劇奠基於現實的礦坑悲劇之外,超越敘事而其舞台畫面構築的傑出成就是值得紀念的,那畫面在腦中久久迴盪不去。

將舞台當畫布,在特技、舞蹈與動作形成的「活雕塑」,於西方視覺藝術脈絡下觀之,如法國藝術家克萊因(Yves Klein)的「人體測量」,以人為材料,所提出的「身體性」,觀眾以觀看為參與之下共同建構,意圖開放觀眾的詮釋空間,因非語言意象的產生,不單為了敘事,因此評論人謝鎮逸(註1)認為本劇之文本運用除了「讓觀眾快速投入共感儀式」外,是否可能使觀眾停留在畫面之表象而失去重新進行議題理解探索?筆者於觀賞之後,其實有些許失落感,因畫面「太美」,以往觀賞河床劇團的演出多以小劇場為主,那凝結與感官的親密感讓意象十分貼近而震撼;本製作以鏡框式大型舞台為主,因此畫面構築方式較為不同,於是筆者感受其畫面精緻細膩的完整度要求,也可見技術執行的精進,然感覺「心理距離較遠」,節奏似乎略有延宕,另,畫面的美感也讓筆者感覺這個事件精煉出的意象,好似也與事件拉開一段距離,也就是超越敘事後的空虛感,讓勞工與資方的身體顯得理所當然;資方直立的身體與礦工佝僂的身體對立清楚,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現實的確曾經發生,因此本劇呈現台灣煤礦工人的犧牲,無從進入的地底通道與被遺忘的幽魂,奠定了台灣的經濟基礎,如同蘇花公路的造路工人……眾無名英雄,散場後發給觀眾的別針上紅色的字「我會記得」有若來自礦工的鮮血一般,於穿針別上的動作裡,延續劇中的「痛感」,敏銳的觀眾在參與本劇之畫面形成後,出了劇場或許對於現實中的受壓迫者能多一份關懷,這也是掀開對於環境歷史討論的開端。

而在美學構成上,不同於上個月來台演出的《兄弟們》,同樣以現場意象構成,在壓迫與被壓迫的狀態中,義大利導演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講求張力以及舊約聖經之意象連結,因此大量的水、血色與漆在場上四處流淌,讓觀眾目睹毆打與掙扎慘狀,並藉此儀式性的走向滌淨,本劇則重幽微深刻的氛圍,安靜地釋放地底通道的幽魂,如水流動的肢體表現,得以讓魂魄之間的傾訴綿延不絕,並非聲嘶力竭的控訴,尤其懸吊系統與表演者的特技動態,建構出地底上上下下的通道空間,白色柱子的建構與坍塌,軌道通往洞口而似乎總是無法逃出到有光之處,工人反覆的勞動、掙扎道盡沉重無奈,由蘇匯宇所設計的影像視覺為本劇最快速晃動,色彩強烈的衝擊,巨大充滿舞台的嘴塞滿煤炭,那無聲的恐怖是驚人的,當礦工屍體陳列,眾人欣喜摘取內臟,可見他們的犧牲滋養了資方或是消費大眾的貪婪……最終礦工們成為雕像,任人塗抹上漆,那背負坍塌砂石與夥伴的破碎身體,在舞台上再次走向死亡吞吃的大口,眾人仰視之中,終能安魂嗎?召喚出的記憶,請求著,不再遺忘。

 

 

 

 

註1:謝鎮逸,〈《被遺忘的》活裝置與(超)現實美學(?)〉,《表演藝術評論台》,2021年11月11日。(原文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9406

相關評論

2021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汪俊彥

詩化奇觀災變安魂曲:《被遺忘的》被遺忘的美學與道德學探問 --- 王寶祥

《被遺忘的》不容遺忘 --- 羅苑韶

應該記得的誰又會記得 ——《被遺忘的》 --- 張徨裕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