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許仁豪 / 空間記憶的陰性詩學《穿越時空的訊息》
分享 | 瀏覽數: 1544

空間記憶的陰性詩學《穿越時空的訊息》

許仁豪 | 發表時間:2023/11/30 15:49 | 最後修訂時間:2023/12/04 12:40

最近到台南看戲都是從內惟車站上車,搭著區間車一路晃到台南。沿途路過素樸寧靜的小站,還有農舍、田野與矮房子,這一切景緻都像是掉入時光隧道的旅行,經常想起木心的《從前慢》詩句,「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那樣緩慢而踏實的生活感,好像在上世紀結束前也跟著消失了,當今生活早已成為資訊快速變化、記憶跳躍拼貼、而人情世故轉眼昨是今非的滾動式持續更新狀態。

這次前去台南,觀賞台南藝術節由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師生共制的《穿越時空的訊息》,也是搭乘這時光之旅抵達,一路從內惟到了台南中西區的西門市場,沒想到,整個體驗經驗,從踏上火車那一刻已經開始了。

《穿越時空的訊息》由南大的許瑞芳老師編劇,王婉容與許瑞芳共同導演,協力在地的專業戲劇創作者以及學生,共同完成。演出形式是近來頗為流行的遊走、參與式劇場,透過限地創作(site specific),以戲劇為方法,把地方的歷史紋理、社區記憶、以及藏在時間皺褶裡隱而不顯的日常生活痕跡,一點一滴彰顯出來,並透過展演的手法,加以提煉轉化,進一步叩問關於「地方」生活方式變遷背後的政治、經濟與倫理問題。

這一類的展演在台灣因為各種與「地方創生」以及「社會責任」政策相關的公部門補助計畫,近年來大行其道,筆者本身就體驗過遍布全島不同場域,不同型態,大小規模不一的游走式限地展演。這一次《穿越時空的訊息》有著全新的體驗,展演的形式與內容,跟當天的場域還有節氣氛圍構成了一次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好經驗。

|圖說|《穿越時空的訊息》現場照片|臺南大學戲劇系提供《穿越時空的訊息》現場照片         圖片提供|臺南大學戲劇系

展演從西門市場西門路與正興街交叉口開始,開始前細心嚴謹的同學幫每位觀眾配戴好耳機以及隨行小包,耳機裡的導覽引領著觀眾按照規畫好的動線前進,小包裏有不同的物件,是接下來互動環節所需的物品。我們首先穿過西門市場的布料攤位,透過耳機裡的導覽明白,在大型百貨商場興起之前,這邊曾經是台南最熱鬧,大家一起來踅街的所在。導覽從日本時代談起,講到這邊的興衰起落,市場經濟發展的變遷決定了街區樣貌的命運,近來的保存概念以及文創活力,讓這裡再度起了生命。來到市場拱門入口,一群衣著光鮮亮麗的年輕男女跳起了時代舞蹈,這是台式摩登的記憶之舞,彼時的黑狗兄與黑貓姐,在千禧年一代的身體舞動下現身市街,營造出西門市場舊日的繁華,那時櫛比鱗次的電影院、名利娛樂場;舞小姐穿梭在洋服訂製的布莊,存好了錢期待一身華麗的旗袍;還有油頭吊帶褲緣投因仔,騎著腳踏車拖著電影廣告燈箱,遊街過市,招呼看客。身處其中我們彷彿穿越了時空,來到阿嬤們的少女時代,胭脂水粉的青春夢,在李香蘭的浪漫電影裡等待一位知阮心意的郎君。

布莊的確已過極盛時期。當我們穿梭在所剩無幾的店家時,方才營造的熱鬧其實對比著今日略帶感傷的寂寥。這時我們聽取導覽,拿出手中的門牌號碼卡片,按圖索驥,來到指定店家與真實的店家老闆詢問可以製作披肩的布料。剛剛的戲劇才建構了記憶場景,我們馬上被推回現實,在與老闆娘一來一往之間,我穿過幾個已經整裝成文青消費空間的店家,來到這個傳統的布莊,不禁想問,這麼多年過去生意如何維持?顧客是否老化?面對左鄰右舍的改弦易轍,老闆娘怎麼堅守陣地?互動活動的設計只是引子,目的是打開觀眾與生活場景裡居民的真實互動,雖然非常短暫,但也種下了一顆看與被看之間,觀演倫理的反思種子。

接著,我們被引回方才的圓拱門入口,一張巨大的白色布幕被張起,李香蘭的黑白電影開始撥放,這臨時搭建的電影觀看場所一方面牽引觀眾去體會彼時西門市場作為摩登生活核心場所的文化傳播重要性,一方面也引動了我年幼時期在戶外與長輩們共同在露天蚊子電影院觀影的身體記憶。李香蘭是二戰前後東亞最重要的跨國明星,她傳奇的一生至今依舊令人津津樂道,彼時她是日本透過滿映打造出來的大東亞共榮圈代言人,她在1940年代拍攝的《支那之夜》講述一名中國女子(李香蘭飾演)原本因為戰爭痛恨日本人,但後來被日本船員長谷哲夫救援,漸漸卸下心防與其相戀的故事。電影透過小個人的愛情傳奇,傳達民族政治的寓意,在二戰日本戰敗後,成了李香蘭被控漢奸罪的證據。講得一口標準北京腔的李香蘭在戰後變成了日本人山口淑子,導覽說到她因為漢奸罪而消失在台灣人的視野中,但導覽沒有講完的是山口淑子回到日本後成了中日友好的重要推手,以及日本軍國主義堅定的抗爭者。《支那之夜》的黑白歌舞片段在螢幕上撥放著,李香蘭的故事在耳機裡迴響。大歷史的殘酷輾壓與小個人的命運無奈,李香蘭曾經是一代台灣阿嬤的少女青春夢,隨著戰爭與政治波濤緣起緣滅,演出透過李香蘭的軼事帶出了戰爭、國族記憶、電影現代性與個人生命記憶的糾纏難解,但卻沒有在政治的大歷史多所留連,很快地轉回到個人的私領域,隨著動線轉進正興街的羊腸巷弄,我們也從市場的集體空間,踏入了小風的個人童年記憶。

《穿越時空的訊息》現場照片         圖片提供|臺南大學戲劇系《穿越時空的訊息》現場照片         圖片提供|臺南大學戲劇系

這一段的展演,以小風與失智阿嬤的情感為戲劇張力,鋪陳出返鄉青年小風透過重訪童年地景,試圖再建構阿嬤及其時代記憶的戲劇動作。小風成了民宿經營者,透過小時候雜貨商鋪裡的懷舊物件、民宿裡的物件博物館(唱片、地標風景以及母親留下來的紅披肩)、還有翻箱倒櫃找出來的舊照片,我們依照導覽指示,在不同的樓層與雜貨店空間,與這些舊時物件與人物相逢,並在不同的互動過程中進一步去認識今昔對比之間的落差。我們追隨著小風的步伐,想要一步一步靠近失去記憶阿嬤年輕時候真正的樣貌,她的歲月、她的愛情、她的恐懼與遺憾,到底在那樣的年代,一個女性能有什麼樣的人生選擇?男女尚未完全平等,女人的命運只能是嫁為人婦,相夫教子,專心持家做好一個裁縫嗎?阿嬤有自己的夢想嗎?

我們最後來到民宿的屋頂,在那裡我們見到了今日的阿嬤(素人吳麗純飾演),小風與失智的她互動,阿嬤有時忽然想起過去的場景,有時又忘記了大家是誰,陷入莫名的恐懼,在阿嬤與年輕時戀人起舞不久,她又忽然陷入失憶的恐懼,腦海裡的橡皮擦就要抹去阿嬤所有的記憶,在人生長路將盡之時,阿嬤最後抓住的:是年輕女伴美霞姨婆的記憶,她們常常一起相約去大菜市剪布,為了妹妹的風幔,那似乎是阿嬤此生最快樂也最無法捨棄的重要記憶。

我們隨著阿嬤最後的記憶再度穿街過巷,來到一個樹影搖曳的小院子。另一個同學扮演的阿婆坐在角落,從導覽之中我們明白了這是美霞阿姨的住所。美霞阿姨起身奉茶,讓我們品嘗時代的記憶,像是蘋果西打氣味的飲品,在抒情懷舊音樂的烘托下,再度把我們捲入了時空的甬道,但我們並非墜入美霞姨婆與阿嬤的懷舊年代,而是進入了一個光影交疊、聲音漫漶、影像與鏡影交織成的自我探索時空。這是編導與技術群在小院落打造出來的一方陰性詩學(feminine poetics)空間,也是筆者認為此次漫遊劇場最令人流連忘返,難以忘記的體驗片刻。團隊利用這個場域的空間特性,在樹影與月光之間,搭起了銀白鏡面以及大小不同的投影幕,我們穿梭其間,有時與自己或是他人的鏡影邂逅相遇,有時看見投影幕上自然萬物生命流轉的影像,冰原麋鹿襯在榕樹斜影下,生態萬物、樹枝倒影、散落的月光還有耳機裡的情境音樂,共築了一個蓋亞地母的神聖時刻,追尋阿嬤的記憶,此刻扣連了關於「回家」的終極哲學問題。我們再度依照指示再度拿出袋子中的小卡,透過邀請反思自己的記憶,回家的渴望,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我是誰的問題,在這個蓋亞地母的陰性詩學時空裡,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蟲洞被打開,我碎裂成了千千萬萬個感官元素,在美霞姨婆的院落裡,安居入了歲月星辰與宇宙百態。

過往筆者體驗過的現地漫游劇場,要不容易掉入懷舊情調的窠臼,要不就是過於批判,在空間記憶政治上著墨甚深,讓渡個人的生命意義於大敘事的創傷探索。此次南大師生共制的《穿越時空的訊息》從菜市場的集體空間政治,走入了正興街民宿巷弄的個人生命記憶,透過小風與失憶阿嬤的情感拔河,我們穿街過巷,仿佛走在阿嬤的海馬迴迷宮之中,在創作團隊打造的陰性詩學空間裡,來到了美霞姨婆的院落,在那裡我們被溫柔地邀請進入一個存在與虛無的哲學思考時空,透過視聽元素交織出的時空皺褶,獨自反思關於記憶、追尋與返家的生存意義。

這是《穿越時空的訊息》這個移動式展演最令人感動的突破之處,能完成這樣一個製作,除了需要強大的技術與設計團隊,更需要紀律嚴謹,高度自律的師生拹做,在追尋記憶的過程裡,一個創作共同體也誕生了。這也解釋了演出最後,當觀眾被引導至海安路上,牽手圍圈跳舞之時,在車水馬龍之間,觀演雙方自然而然地跳成了一個共同體,雖然只有短暫片刻,但那美好的詩意連通體驗已經走進了每一個找家的人,住在某一個海馬迴迷宮的某一個角落裡。[1]



[1] 感謝許瑞芳與王婉容老師提供相關資料,幫助本文寫作得以完成。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