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紀慧玲 / 我不在聲音裡,在空間《我不在這》
分享 | 瀏覽數: 1645

我不在聲音裡,在空間《我不在這》

紀慧玲

評論的展演: 2013台北藝術節 董怡芬與朋友們《我不在這》

演出:董怡芬X柯德.林可(Coordt Linke)

時間:2013年9月1日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董怡芬與朋友們《我不在這》演出劇照 攝影/王閔亘,圖版提供│動見体 

文/紀慧玲

 

2013台北藝術節,董怡芬與舞者的《我不在這》試圖處理「聲音如何喚起身體記憶的方式」(節目單語),這與董怡芬之前於《我沒有說》(2011)、《強力斷電》(2012)編舞或參與肢體創作,分別運用了麥克風、聲波作為道具或動作發動點,可說脈絡一致。在新作裡,垂吊的麥克風裝置、掩於舞台後方小隔間的聲響操作室,分別收束現場音(舞者呼吸、移動),及預製的環境音與現場聲響,在整場演出裡,聲響相當清晰地被感知與辨別。

 

然而,如何由聲音引動動作或畫面?聲音與畫面、動作的關連?動作或畫面被賦與言說記憶的責任,記憶又該以何種方式呈現,故事(敘事)或情感(狀態)?所有牽動這些好奇與疑問的,在舞作裡一直浮凸著,也飄游著,由於始終無法清楚地分辨動作的意義/指涉,這趟記憶之旅模糊不定,殘留的影像與聲音如此稀薄──即使有著美麗與流浪的影子。

 

聲音一部分來自舞者,當一開始舞者匍匐於地面,摩梭著滿地的落葉,其中一名外國舞者並自道了一段敘述,麥克風於此刻發揮了功效。但隨著吊桿上升,麥克風的功用隨之褪去。

 

隨之而來的,是環境音與現場音效/音樂,由德籍音樂家Coordt Linke 演出。紙張撕裂的聲音、雨聲、孩童聲、都市噪音,及現場敲擊,這些聲響漸次出現,但聲音與動作的連結關連不大,多數時候呈現的是背景音的效用。舞者由地面起身後,展開不同段落的表述,一人、雙人或三人,多數時候彼此追逐,動作單一而重複。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燈光營造出來的空間敘事,從初始的昏暗,到漸明,到右舞台拉出的長條形光區,到半個舞台的光區,這些空間語言配合著舞者由躺臥到起身,由一人、二人、三人,關係漸次複雜,隱隱推動著敘事的時序;但可惜的是,空間肌理如此多層次,動作卻沒有相應和的內涵,看到的仍只是舞者奔逐的身影與相互接觸隨即彈開的互動。我們能理解的「故事」實在有限。

 

相對於《我沒有說》清楚地運用麥克風的你爭我奪表述「言說權」,《強力斷電》將無形的聲波與電力化為聽覺與觸覺,身體通電/斷電連結到身體內部電流狀態及受電子科技掌控的外部狀態,而《我不在這》似乎缺少了敘述文本,連帶地使得身體語彙呈現空洞狀。這份文本,本該由舞作命題「聲音如何喚起身體記憶」出發,但聲音並沒有帶動身體動作,取而代之的是,舞者在多層次空間裡,在背景音裡,斷續說著交逢離合,以身影鋪滿空間,這反而構成了另一個文本,一個空間裡的記憶追索與身影,儘管它依舊捉摸不定,但至少讓這個空間有了呼吸與流動。

 

演出劇照(上) 攝影/王閔亘,(下) 攝影/鄭敬儒,圖版提供│動見体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