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紀慧玲 / 第十四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分享 | 瀏覽數: 2537

第十四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提名觀察人: 紀慧玲 , 2016年01月22日 18時57分

第四季(10月1日-12月31日)

作品名稱

作品呈現時間‧地點

提名理由

綠光劇團《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

2015/10/2-10/10

台北城市舞台

強大的肢體表演能量,加上電影感的舞台設計,讓全劇瀰漫高度流暢的戲感節奏。雖有鄉土懷舊包裝,也有犀利的政治觀點:老派人情如何在政治邊緣遊走,以及少年仔的政治與愛情啟蒙。

國光劇團—新編京劇《十八羅漢圖》

2015/10/9-10/11

臺北國家戲劇院

物與情的纏繞,帶出真相與虛偽的辯證,也帶出真性與虛名的對照。殘畫、古寺的幽清,名跡、市塵的眩麗,女尼男徒、畫商夫婦,一幕幕對比,冷燥熱寂,節奏分明,扣人心弦。在戲曲表演體系上,充分利用停止抒情美感,保留本體韻味,更進一步因為劇本立意冷高肅美,樹立高品位的古典極至品味。

梗劇場《空氣人形》

2015/11/7-11/8

台北市紹興南村

「玩物」象徵融入一處被破敗遺棄之活人處所真實所在,隨著物的引導,遺棄的歷史被重新演述一遍,不僅演述物的生命,也演述空間的生命。物化的表演者的表演,充分吻合了敘事角色:一個遊盪的靈魂,寄身於空殼裡,這是我們的都市我們的歷史的演述。

差事劇團《女媧變身》

2015/12/3-12/6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劇場

社會議題美學化的嘗試,將現實魔幻、變形、寓言化,高度象徵隱喻的手法與語言模糊了現實距離,尋求美學化的過程如同台西村民正義伸張的漫漫長路,一身泥淖,仍要高歌。這是一齣為台西村寫的當代秧歌,即使語言晦澀,其搖晃的歌舞身形仍讓人印象深刻,與黑色濁沙的體味牢牢結合。

2015 松菸Lab新主藝-葉名樺《寂靜敲門》

2015/12/5-12/6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LAB創意實驗室

極地的時空感凝縮為劇場感,透過物件、動作、音樂、影像布署,創作者引動表演者與觀眾各自敏銳的身體「感」「觸」,在空間裡營造身體的巨微感差。服膺於綠色主義,也創造了回歸自然的劇場幻相。

2015 松菸Lab新主藝-劉冠詳《野外》

2015/11/18, 2015/11/20

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LAB創意實驗室

捕捉散渙於野地暗夜的身影,也嘗試提出何為「跳舞」,身體如何跳舞的命題。布局縝密,以戲劇辯證思維,反證命題,原來人就是該像狗一樣的跳就是跳舞。

田孝慈《洞》(選自組合語言舞團X新銳創作展 [ID迷藏])

 2015/11/17

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一明一暗、大洞小洞、一眾群我,舞作利用空間與動作的鋪排,拉出敘事。探向自我的主題,借由時間與空間的反復、退縮與前進,改變單一主述者視角,讓這個自我既是幻相又是真實,於此重疊與鏡像裡,完成敘事。

杵音文化藝術團《牆上。痕》

2015/12/27

台東藝文中心演藝廳

空缺、懸置、消音,一反原住民劇場向來藉追溯以懷傳統的「正向」觀點,這幾乎是一齣宣告傳統即將滅絕的哀亡之歌。作品裡空著的椅子(人不在了,年輕人不在了)、被消聲的對話(只見影像,聽不見聲音)、 被說出來試圖重新建構的記憶(牆上物件、親人故事都歷經朝代改變),空缺與斷裂如此明顯緊迫。擺設的告別式場景,老人一次次拔升渾然天成的歌聲,愈是動人,愈感沈重。前景裡國家的聲音如此宏大壯觀,族語的聲音卻混同(傳統與現代),不被明瞭(聽見)的族語不是消亡,是被拒絕明瞭(與聽見)的聲音。這是嚴厲又委婉的控訴,最後的歌舞如此歡樂,讓我們不知該悲傷或奮起。

TAI身體劇場《橋下那個跳舞》

2015/6/20-6/21

華山文創園區

勞動敘事與原民祭儀腳步織法「腳譜」結合,向下踩踏與佝身低首的重量力度,群體性在此不是族群團結或和諧的傳統象徵,扣連著林班歌的勞動記憶,這是原住民在都市化與工業化遷徙壓迫下的族群身體史演繹。

註:縱觀全年度作品後,每年第四季得進行補提名作業。

相關評論

署名者的祕密─《十八羅漢圖》戲與情 --- 紀慧玲

第十四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張小虹

2015年度觀察報告 --- 張小虹

第十四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陳惠湄

情與物的摺曲:國光劇團《十八羅漢圖》 --- 張小虹

第十四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郭亮廷

生命情境與集體記憶--第十四屆「台新藝術獎」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5年度觀察報告 --- 陳惠湄

時間的學徒:《寂靜敲門》 高俊宏

身體如此成為風景──《寂靜敲門》與《野外》的身體感/觀 --- 紀慧玲

2015年度觀察報告 --- 郭亮廷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