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林志明 / 撿拾的藝術:拉黑子.達立夫個展「五十步的空間」
分享 | 瀏覽數: 5500

撿拾的藝術:拉黑子.達立夫個展「五十步的空間」

林志明 | 發表時間:2016/01/22 18:13 | 最後修訂時間:2016/02/17 16:38

評論的展演: 邊界敘譜—撒古流vs拉黑子 高美館2015.12.19-2016.03.27「五十步的空間」


圖版提供|拉黑子.達立夫

長久以來,拉黑子.達立夫的創作就一直和撿拾這個基本動作有關。

撿拾這個動作一開始似是和身份的問題有關。他在1990年代初回到部落之後,感受到自己身份的不確定性和自我質疑,開始撿拾陶片。他出身原是母系社會的阿美族,在其中,製陶本是女姓的工作,但當他發現只能找到破碎的陶片時,部落文化的失落和脆弱使得他裝滿陶片的口袋頓時沉重起來。

後來他發展出的漂流木雕塑與再製傢俱,到目前仍是他最知名的系列。面對漂流木,除了撿拾再加以利用外,他也去提問著它們由山上被沖刷到海岸及河口的歷程,是如何與一段破壞、撕裂、流動、剥洗有關的歷程。他在90年代末期後以漂流木創造的雕塑,常有一種巨大的力量感,但又同時有一種殘破之物組合而成的不可捉摸的特殊性。1998年,其中一群和優劇場《聽海之心》一起到法國亞維儂演出的漂流木作品,使得他揚名國際。

在此之後,拉黑子的撿拾動作對象,轉移到一個和漂流木在意象上可說正好相反的事物:塑膠製拖鞋。它們既不像漂流木那樣代表天地風水之間力量的交錯、也在量體上引不起人注意。也許在破碎感之上會令人想起一開始的陶片,就像一首旋律的主題再現,但那顯然是變奏之後的產物。塑膠拖鞋一點也沒有陶片或漂流木的部落或原始意象,反而會引導至消費、廉價、全球化、無身份游移、垃圾等關鍵字。

在此次高美館個展之前,拉黑子將拖鞋的意象聯繫到產生巨大破壞力量的颱風,並將它們置入一個破壞與重生的循環(2010年個展「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於關渡美術館)。到了2015-6年高美館個展「五十步的空間」,他著重的卻是「故事」。在這個最新的展覽中,他展出了他和每一隻拖鞋相遇的故事(它們不但常是殘破的,而且又不成雙)。


圖版提供|拉黑子.達立夫

和關渡美術館高達三千多隻拖鞋的跨國巨量收集不同的是,在這次展覽中,個別的拖鞋和拉黑子的相遇都有一段故事記載。這些記載不只是用文字,也用簽字筆在糖廠古布疋上畫下當時相遭遇的環境或它引發的意象。這些意象包括展名「五十步的空間」的一個可能解釋,即由陸地和海洋之間相近可去撿拾海廢的五十步距離空間,或是其中的種種濱海植物如何與其產生臨時的共存關係等。往往殘敗只餘半截的拖鞋則成為另一種痕跡的來源:它們的底部被拿來當作印章一樣在布疋蓋上鮮紅的印記。在這個被稱為《旅行》系列的展間中,除了這種個人與無名者另類相遇的文件之外,又加上族語錄音的神話敘述,產生一種攝人的力量,令人徘徊良久。文件與聲音的加入,使得這個佈置得像是檔案室的展間成為拉黑子檢拾藝術邁向新面向的宣告之作。

日本服裝設計師,襤褸服及破爛時尚的創立者川久保玲曾說:「什麼都不觀察,就能創作,這是不可能的。」而她繼續說的是:「可是,我出門觀察,並非想要配合,而是想要逃離(時尚街道)。」[1] 在回到部落之前,拉黑子曾在城市裡從事多年的設計工作。他的撿拾藝術,如果不只由作者是部落出身的原住民這個角度來看,或許也可以當作是前衛設計的另一種產生方式。除了既有的漂流木雕塑、拖鞋這些檢拾素材,他這次個展也把素材擴大到海廢塑膠片和海廢玻璃。他用魚線連結前者,形成平面和立體的拼貼;他也打磨及堆疊後者,構成有點像琉璃貝珠般的集合。這些新素材的出現,標誌著拉黑子的撿拾藝術還有一長段的前景等待發展。


圖版提供|拉黑子.達立夫


[1] 南谷繪里子著,蔡青雯譯,《Comme des Garçons研究》,台北,臉譜,2013,頁52。

 

 

相關評論

第十四屆第四季提名名單 --- 林志明

《邊界敘譜》雙個展 --- 陳惠湄

連結者撒古流 --- 林志明

2015年度觀察報告 --- 張小虹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