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
主辦人/單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6-10-29
結束展演日期:
2017-03-05
展出感言
王信
在從心之年竟會答應北美館的邀請舉辦個人的展覽,像天方夜譚一樣。
我答應邀展後就像地鼠一樣,在堆積如山的照片、幻燈片、掃描的圖檔中挖掘,共挑選出14個主題,學生時代(1970-1972)開始拍攝的作品有《自悼》、《訪霧社》、《我的故鄉台中》、《埔里點滴》、《逃亡者之眼》,1974年回國後陸續拍攝的作品有《蘭嶼.再見》、《肖像論》、《霧台、好茶、三地門、大社》、《澎湖風土記》、《印度、尼泊爾、喀什米爾》、《景與物》、《另一種存在》,以上是用傳統相機拍攝的。
「攝影的本質在記錄」,從以前展過的系列和這回初出土的《霧台、好茶、三地門、大社》,以及大部分是首次展出的《澎湖風土記》,相信可以得到印證。當年拍的好茶和大社舊部落是遷村前拍攝的,這些照片可能是舊址僅有的紀錄。而當年拍攝的霧台風貌,相信現已不復存在,澎湖的古蹟也大都毀損了。
2003年才開始使用數位相機,數位攝影的作品是即興的創作,因使用低檔數位相機,圖檔畫素很低,所以挑選出的數量不多,有些曾在部落格發表過。另外還有相當多使用傳統相機拍攝的黑白和彩色圖片因無法全數展出,只好用檔案展示方式和多媒體形式播出。
這次展出的黑白作品有大部分是毀損底片和小張照片掃描的,鮮鋭度、飽和度、明暗度、粒狀性等都打了折扣,確實影響了輸出的品質。還有彩色幻燈片也因年代久遠變質褪色,輸出的品質一樣也受到影響。除了原作之外,掃描輸出的作品在品質上雖有點不盡理想,不過這次展覽的重點完全在於呈現長年來點滴記錄了一些台灣社會與人文環境的變遷。展覽也希望讓大家瞭解學攝影不是只要學習如何操作相機而已,還要學習如何觀看與了解事物,另外也能藉此理解什麼是系列報導攝影。
我一向不願把攝影只當做個人表現的東西,對我而言,攝影的功用和價值是在它的記錄和報導性上,它是不是個人的藝術並不重要。
導言
展覽策劃 雷逸婷
攝影家王信(1941-),生於鹿港,成長於台中。大學於屏東農專攻讀畜牧獸醫科,1970年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畜牧學科,後改學攝影,1972年於東京寫真專門學院商業攝影科畢業後,決心走向報導攝影之路。1972-73年赴霧社拍攝賽德克族,1974年於日本和台灣巡迴展出「訪霧社」專題受到矚目,開啟台灣報導攝影先河。回國後,1974-75年間先赴蘭嶼拍攝達悟族,於1982-83年分別在東京、台北展出「蘭嶼.再見」系列。1975-82年間陸續為藝文作家拍攝人像,1986年以「肖像論」為題展出。1979和1989年拍攝「澎湖風土記」,記錄即將消逝的島民傳統生活與風土景觀。1983年展出遊歷印度、尼泊爾、喀什米爾的「王信彩色攝影展」,1987年展出「景與物」,1994年展出「另一種存在」,記錄藏人生活旁觀與宗教慶典。為推動報導攝影,1976年起在多所專校致力教學,1986-96年間主持攝影教室。無論在攝影專業或教學上,皆深受敬重。
王信相信,「映像也是一種語言」。相機對她而言,不只是記錄的工具,也是表現的工具。她以人道關懷為出發,為少數原住民文化與台灣城鄉庶民文化的消逝做見證,傳達不同文化差異應予尊重的觀點。她重視影像表達的敘事性,硬調子的黑白映像有著沉鬱孤寂的質感,以及準確而溫暖的情感。作品在粗粒子、暗色調的攝影質感中,除了兼具報導與創作,蘊藏其中的是對於人性的掙扎與期許。
王信提到,她年紀很大快三十了,才由農科改行學攝影,感謝父母讓她從小任性而為;在日本攝影學校班上排名第二老,狠下苦工熬出亮眼成績後,感謝恩師伊滕逸平和報導攝影前輩三木淳兩位先生的知遇之恩及肯定,給了她信心和勇氣;因欣賞敬仰尤金.史密斯的個性與精神,矢志走報導攝影的路;年紀過四十才出第一本攝影集,感謝林海音女士賞識和好友夏祖麗編輯;回國後,花了數十年時間與力氣在攝影的教學上,期待有朝一日能開花結果。她說,要為這塊土地留下更多的面貌,實在需要更多的人關心與參與。
王信自1970年起創作,除了已發表於報章雜誌及展覽,1973-77年間拍攝九族原住民和1980至1990年代的城鄉生活紀實,留下數量龐大的底片,多有損毀,經過學生全力搶救與修復,這些未曾公開的珍貴影像終能重現。「另一種目線」希望傳達王信個人的著眼取向和視角,展中邀集自1970年代以來各個階段具代表性的14個主題與系列作品,為能理解創作脈絡,展覽也包括作品導言、文獻紀錄、作品多媒體及紀錄影片。
相關評論
被觀看者的尊嚴—「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 --- 郭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