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縱觀 超親密小戲節 五年一路走來
分享 | 瀏覽數: 1912

縱觀 超親密小戲節 五年一路走來

Author: [轉載] 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五):鄭淑芸, 2014年12月24日 15時27分

評論的展演: 2014超親密小戲節

「超親密小戲節」2010年由飛人集社創辦, 2011年第二屆起,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加入共同主辦,在秋日台北十天三區九個中外小戲演出的微劇場節,帶著觀眾走路、探訪、相遇、看戲,滲透進城市小神經的劇場創造力,讓台北街廓散發動人魅力。基金會透過資源的協力,讓執行面充滿創意而行政面高度複雜的小戲節,能夠持續順利舉辦。第三屆執行時由紀錄片導演吳宣萱用一整年時間跟拍「超親密小戲節」的行政執行、創作發展、演出過程、觀眾反應,完成「偶遇‧Near At Hand」紀錄片,於2014年第五屆小戲節做前導首映及校園巡迴放映;而執行五年的經驗與成果,也到了整理與檢視的時刻,小戲節邀請傅裕惠、莫兆忠、林正蔚、郭亮廷、鄭淑芸五位駐節評論人,從不同角度提出對小戲節的評述觀點。ARTalks一一轉載,也見證小戲節初始理念:小不是少;把小事做好,就是一件大事。

------------------------------------------------------------------------------------------------------------------------------

文:鄭淑芸 (小戲節顧問、雙重影像實驗工作室創辦人)

這幾年來,從參與為這個藝術節取名字、帶領研習課程、幫忙翻譯、推薦團隊與師資、演出、到單純的當一個觀眾,記憶像幻燈片一樣,一張一張的被翻出來。我一直相信,要尋找往下走的方向,回頭看來的起源是最好的指引。

2014超親密小戲節_忠孝新生區_摺紙完成的大合照 - 飛人集社提供

我把2008年和佩玉開會討論的記錄拿出來看,上面寫著…

節目製作原則:

  1. 以「玩弄材料、付予生命」為最高原則。
  2. 鼓勵劇場人(偶人或非偶人)與跨領域的藝術家合作…ex. 文學、美術、建築、攝影…。
  3. 作品的呈現必需考慮時間與空間,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以最簡易的劇場技術(極有限的燈光音響設備),去創造一個與觀眾(25~30人)緊密貼近的劇場經驗。

小戲節的模式,五年來一直沒變,就像我們的骨架,決定了我們的身高,雖然尺寸不變,但是形象卻不被限制。雖然節目的設計編排,一直是固定的,但是內容上卻生出許多的枝節。

五年前,我們熱情洋溢的期待發展延伸「偶戲」的定義,企圖以招集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來共同探索「物件劇場」的可能性。五年後,發現招募來的本地藝術家並不完全從「偶戲」的角度出發,「物件」從主角變成配角。「到底甚麼是偶戲?」這個原本用來激發創作的問題,現在反倒成為可能改變小戲節方向的磁鐵。

五年前,我們以「戲」為出發點,用「邊走邊看」當包裝,原本這個「執行上需求」的原因,五年後,變成和戲平行的宣傳賣點。有人期待領隊的導覽變成一種演出,甚至以可能延伸為戲的一部分,還是「戲」反而成為「走」的一部分?  

五年前,我們努力鋪設平台,架構溝通的網路,在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藝術家與觀眾之間、觀眾與觀眾之間搭設橋樑,企圖把彼此的距離拉近。五年後,我們加設論壇,讓不同的人從不同的點來看小戲節,期望把這個網路持續擴大。小戲節以客觀的立場擔任溝通的媒介,但是,不論是演出團隊互相觀看彩排後的回應、演出後與創作者的對談、或是論壇台上台下的對話,可能要進一步去思考,溝通的方式是否需要設計,讓參與的人如何可以透過建設性的思維來誠實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鼓勵創作者多多把握參與每個對話的機會。感覺是直接的,意見是需要透過消化整理的。表演者在演出時可以直接感受到觀眾的感覺,但是可以幫助他們成長與改進的是,接受到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問題或建議。

五年前,我們擔心如果冠上「偶戲節」的稱號,會誤引來「兒童觀眾」,執意開發成人對「偶戲」的興趣,專注在鼓勵藝術家創作「成人偶戲」 ,提供給「成人觀眾」欣賞。五年後以實驗的心態,推出「小孩也可以看」的系列節目。在看戲前,於Bump Inn的大門前,佩玉拉著我的手說:「第一次看到小戲節的徽章別在小孩的身上,真的好感動(想哭)!」

台灣的兒童劇場蓬勃,然而形式與風格卻難突破,偶劇原本是可以有多元的發展空間,或許是因為場地,或許是因為製作成本效益,很少看到精製小型的演出。這次小戲節突破以往以成人為單一的觀眾對象,今年呈現為親子量身訂做的小型劇碼,三齣戲各有各的面貌與味道。雖然精緻度還有成長的空間,但是讓觀眾可以在看到不同偶劇形式的這件事,我個人覺得是非常值得鼓勵的,更希望小戲節可以在這些別著徽章,手持小戲節護照的小小觀眾的心中播下種下一顆好奇探索的種子,持續對偶戲感到興趣,也希望更多藝術家加入,為這個觀眾群創作更多作品。

2014超親密小戲節_忠孝新生區_許嘉芬《瑪格麗特的夢幻時刻》 - 飛人集社提供

五年前,我們邀請大咪來做第一次的高感度物件劇場的大師班。五年後再度邀請她來,不但做了一個聲音與物件結合的大師班,還首演了她為小戲節特別製作的「咈嚕咈嚕」,再加上一場國際論壇。開始舉辦大師班的課程,是意識到現代偶劇在台灣還在萌芽的階段,尤其是非兒童劇場,要創作一齣「以非人為主軸、以物件為焦點」的戲,是很大的挑戰。藉由引進不同形式風格的偶戲大師,讓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一起工作,共同探索及擴展偶戲及物件劇場的概念與定義。五年來,我們嘗試不同的媒體物件,從很單純的素材(如紙、線、水…) 到架構完整的懸絲偶,從具像的物件到抽象的材料,每位大師的授課風格不同,但是都以物件為出發點,體驗發掘物件的本質及動感,或是延伸物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透過編輯與操作來產生雙重意義。操作不代表單純的控制,而是順從物件的特性去發展角色。

2014超親密小戲節_信義光復區_大咪・戴爾桑(Damiët van Dalsum)《咈嚕咈嚕 - 飛人集社提供

五年後,我們看到當地藝術家們大膽的玩弄物件材料,用不同的角度去檢視物件與物件之間以及人與物件的關係,但是很多還是以人的表演為主,看到的是「人在操作物件」,而非「物件透過操作活化成為角色」,某些作品偏向「行為藝術」或「裝置藝術」 ,或今年看到(或聽到)的「廣播劇」的形式。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小戲節的重點是在「小」,還是在「戲」,或者在連接戲之間的「行走」? 如果三者兼顧,他們的順序又會如何排列?

在一切剛落幕後,喘一口氣,回頭看看走過的痕跡,理出小戲節這棵大樹五年來所生出的枝枝節節,細細思量接下來要走的路上,會再多生出甚麼枝節? 或者要考慮骨架需要重新組裝?

 

相關評論

親密的代價與條件──五屆超親密小戲節的回顧和出發 [轉載] 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一):傅裕惠

「偶」與「節」--從「2014超親密偶戲節」說起 [轉載] 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二):莫兆忠

以觀演與城市對話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作者/楊美英]

在身邊的世界旅行 [轉載] 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四):郭亮廷

超.親密.日常旅記 [轉載] 2014小戲節駐節評論(三):林正尉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