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RE:Re: 語彙」在荒原
分享 | 瀏覽數: 1253

「RE:Re: 語彙」在荒原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12月09日 02時37分

評論的展演: 【Re:Re: 語彙】 新樂園藝術空間X荒原藝術

  許多聯展如果不是得力於策展人發揮效力,常常淪為大拜拜,而RE:Re: 語彙」則是呈現以藝術家為主體,試圖呈現對聯展的反思與藝術家們長時間的互動溝通下呈現的結果,一方面可能細碎的去中心,觀眾需要更多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卻也呈現了關於聯展在積極意義上的可能性。

   123日至1224日,由新樂園藝術空間與荒原藝術舉辦「Re:Re: 語彙 」,由"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吳芊逸、李奎壁、高登、曾美福、黃耀陞、騆瑜共七組藝術家參與展出,同時也在"山珍海味"工作室舉辦「平行展」,除了展覽以外,也舉辦「溫故知新-青年返鄉 社造經驗談 」講座。

  雖然說這是由兩個空間共同舉辦的展覽活動,但是實際上來看,各空間還是獨自展出各自主題,甚至在荒原藝術這邊還延伸出在另一個空間展出的「平行展」,會有這種況狀,主要也可以看出荒原藝術這幾位藝術家關於本展的態度,也就是以"駐點"與"定期聚會、相互回應"的方式來進行對"聯展"的反思。

  對一般的聯展來說,這種每周一次聚集討論並踏查空間當地的作法可能稍嫌奢侈,許多藝術家必須自己面對自己的創作,合作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信任感與相處的時間,這種信任感甚至包括在長期的討論後依然沒有共識的情況下,如何面對一起展出這件事,而本次的展出,則是以各自作品為主,邀請其他參展藝術家合作的方式進行,此外,除了可以看見藝術家們回應的除了對聯展的反思以外,也回應了荒原所在的浮洲當地,這也可能是這幾位藝術家少數的共通點。

  以空間經營者也是參與者吳芊逸的作品<話語的邊界>為例,這是一篇寫在展場牆上關於展覽的介紹文字,在展覽期間由參展者共同回復與刪改,也就是說觀眾每次看到的可能都是不一樣的版本,但是修改互動的痕跡會留在牆上,觀眾可以看到的是話語如何形成的過程,而結果可能是呈現在展場上那些不同版本的酷卡DM,畢竟在沒有共識下,藝術家們各自製作自己版本的DM,一起呈現出整個展覽的氛圍。

  而另一個重點"駐地"則是可以在高登的<『湳湳』濕地工作坊>看到,透過對當地河岸的踏查,高登收集當地淤泥提煉成可捏塑的陶土,舉辦工作坊邀請藝術家與當地居民塑陶燒製,再讓這些當地淤泥塑燒而成的陶器由居民帶回家中,讓居民與藝術家親手碰觸並製作物品,那些平日令人厭惡的惡臭淤泥,轉身變成人人家中的裝飾品;另一件曾美福的<共感浮州經驗>則是透過一位當地便當店老闆,彼此交換衣物,既日常又扮演的共同感受在浮洲的社會經驗。

  整體而言,實驗性越高的展覽就越需要更多的說明,Re:Re: 語彙 」本身試圖呈現藝術家聚集討論聯展的狀態,這種流動的狀態如果缺乏現場說明,對觀眾閱讀展覽來說是相當吃力的,對年輕藝術家來說,如何在實驗性與說明性當中拿捏也是種考驗。 

相關評論

「假定日常人造衛星/ Sync」  --- 陳韋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