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郭強生 / 2017年度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3469

2017年度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郭強生 , 2018年03月15日 18時22分

評論的展演:娩娩工作室《死死免了米》2017松菸Lab新主藝-洪唯堯《人類派對》進港浪製作《還陽記》、《微塵.望鄉》Homecoming--無獨有偶2017作品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破身影琥珀之夢-林羿綺個展同黨劇團《白色說書人》回莫村勇為 Confronting Memories|王鼎曄 個展布拉瑞揚《阿棲睞》布拉瑞揚舞團《無,或就以沈醉為名2017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2017臺北藝穗節——梗劇場《致深邃美麗的》

      
     身為提名觀察人,連續兩年欣賞觀覽了至少二百件的作品,一方面可以讓我掌握了最新國內的藝術脈動,另一方面也令我體察到不論視覺與劇場藝術家所共同面臨的一些困境。藉著台新藝術獎的提名,是否多少能兼顧在最終的國際評審面前「展示國力」,一方面也可發揮灌溉國內土壤之效,答案一時還未知,但是本屆的委員都恪盡職責朝這個方向努力。

      今年入圍作品中,非常令人意外且驚喜的,是好幾位劇場編導都將重心放在台灣現實問題的探討,與十年前一窩風的強調風格化、去文本、拼貼顛覆相比,這些作品顯得更具誠意,而且無論台詞、戲劇結構、演員表演方法、劇場語言的靈活流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像《死死免了米》這樣的作品出自一群劇場新手,剛成軍的「進港浪製作」以兩部主題內容迥然不同的創作入圍,「無獨有偶工作室」一直默默耕耘偶戲不改其志,都是讓我們感到台灣劇場代有人才出。讓本土元素不再只是扁平的符號,而是透過有血有淚的角色,讓關懷議題顯得立體而更具感動力道,應該是今年入圍的戲劇作品共同的特色。

       即使,這樣的作品對不諳台詞內容的國際評審而言,是相對不討好的,但是今年的委員們似乎不約而同,在取捨上並未受到「什麼作品才是國際化」的觀念左右,所以在入圍作品中,我們也看到姚瑞中的台灣神像攝影系列,龔卓軍《近未來的交陪》展現台灣庶民社區活力,林泰州對台灣空汙問題迫切性的探討,游崴及「在地實驗」回顧了台灣一九九○年代的歷史時空……某種程度上也同今年的戲劇表現產生了呼應。重要的不是我們怎樣才能與世界同步,而是我們如何觀看自己。民藝與民俗,加上現實的民生與民意,在今年成為戲劇與視覺類的新趨勢,未來如何深化發展,值得持續觀察。

      家族題材在本屆入圍作品中也不容忽視,各自展現不同的低迴。林羿綺的《琥珀之夢》與同黨劇團的《白色說書人》,前者揭露國家機器對個人命運的操弄,後者重啟白色恐怖記憶,都是交織了家族檔案、親子關係與台灣歷史,是繼去年台新年度大獎作品《回莫村》後,對歷史暗角又一次不同視角的逼視。同時,家族紀事在王鼎曄的《勇為》中,以另一種多媒材方式「書寫」,深化了記憶、時間、空間三者的關係,饒富哲思。

       另有四件舞蹈作品脫穎而出,除了布拉瑞揚繼去年入圍的《阿棲睞》後,今年再以《無,或就以沉醉為名》讓人震撼,其他幾位舞者/編舞家都是年紀輕輕已成為國際舞台上的明星,可謂是今年入圍作品中最國際級的亮點。但是我們也不禁要問:像凃力元、孫尚綺與劉奕伶的出手不凡,如果不是經過國外舞團的打磨,國內的舞蹈環境會給予同樣的機會嗎?

      「進港浪製作」的《人類派對》,以及「梗劇場」的《致深邃美麗的》,雖都由劇場人製作,但卻是創意十足的跨界展演,成功融合行為藝術與視覺裝置,啟發如何觀看此一恆久命題。對於這兩個年輕團體的精彩多元,我們也樂於給予肯定;同時,這也是台新藝術獎不分類提名一貫主張之下的另一項成果,期待各類藝術能不斷彼此激盪出新的火花。


相關評論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張曉雄

再談沉醉 --- 張曉雄

插進現實的一把匕首—娩娩劇團《死死免了米》 --- 林靖傑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賴香伶

以沉醉為名 --- 張曉雄

以父之名:談林羿綺「琥珀之夢」中的身體影像 --- 王聖閎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吳瑪悧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林靖傑

【特稿】局外人評〈無、或就以沈醉為名〉 --- 趙綺芳

揭露抗爭中表演、觀看、與參與間的吊詭——布拉瑞揚《無,或以沉醉為名》 --- 郭強生

魔幻寫實的《人類派對》 [2018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青春,既暴烈又溫柔---王嘉明的《七》與布拉瑞揚的《阿棲睞》 --- 郭強生

回歸劇場的純粹性--張忣米《致深邃美麗的》 --- 林靖傑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王聖閎

歷史邊緣地帶的未亡人噩夢─閱讀林羿綺個展「琥珀之夢」 --- 黃海鳴

從攝影實踐的擴充到學院困境:也談《新活水》上的攝影論爭(下篇) --- 王聖閎